如何帮助宝宝管理情绪,培养宝宝快乐的能力!
1减少宝宝的攻击性行为的必要性:不难发现,即使是很小的婴儿,在发脾气的时候,有时也会咬人、掐人,甚至打人。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婴儿期,如果家长未能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以发泄情绪的行为,那么当这些行为频繁发生时,很可能会形成习惯性的攻击行为。
习惯性攻击行为一旦形成,那么爸爸妈妈们就不仅仅是头疼了!童年的习惯性攻击,青春期的打架,甚至成年后的犯罪,都是可以追溯的。
因此,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的原因:
1。内部生理驱动:
攻击行为是一种内在的生理驱动,有先天的遗传和内分泌原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发育,这种行为在孩子两三岁时频繁出现,五六岁时形成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同时,男生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女生。男生不仅爱欺负女生,男生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发生率也很高。这和性别直接相关。
2。负面情绪无法及时释放:
当孩子找不到发泄愤怒的方式,或者遇到挫折感到自卑时,他们通常会把目标转移到第三者身上,以发泄对自足的不满,或者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情况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3。自我中心意识:
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会让他下意识地把玩具占为己有,互相竞争,而不是分享;而且,太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大家都得听他的。他就是权威,以至于一旦别的孩子不理他或者不按他的意思玩,他只能用拳头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同龄人中获得领导地位。
3应对“暴龙宝宝”的方法:1。建立和谐的家庭沟通模式。
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一定要避免激烈的争吵和动手。孩子的气人行为,用拳头是制止不了的。
婴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通过社会模仿和观察学习产生的!边肖曾经在早教中心看到一个三岁的男孩,他的行为特别具有攻击性。每当他感受到情绪时,他就会攻击其他孩子,发泄情绪。他之前是被脾气暴躁的爷爷带大的,妈妈很少关心他的情绪。
在家里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寻求在外面殴打弱小的同伴,以此为突破口模仿大人的打骂。所以,和谐的家庭沟通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2。引导宝宝正确解决矛盾。
孩子有争执和争吵是很正常的。当问题出现时,父母应该帮助宝宝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为了打架而与其他孩子的父母争吵。这样吵架的结果只能是吓到孩子。
引导宝宝解决矛盾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分享、交流,分散孩子对同一个玩具的注意力,暂时分开,转到其他活动和游戏等。
分散注意力对小宝宝来说是个好办法。大一点的宝宝家长可以告诉他们,他们的手和脚是用来写字、画画、跑步、玩游戏的,不是用来伤害其他孩子的。
3。给孩子冷处理。
一旦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高频发生,在其他孩子没有受到威胁的前提下,应该对孩子进行冷处理。比如不允许他继续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在固定的“反射椅”上停留5分钟。
但即便如此,家长也要记得不要用厌倦和拒绝来孤立孩子。批评是针对孩子做出的事情和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性格。一旦孩子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改善,就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