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是一本书,你要用心读。都能发现其背后蕴含着家庭教育的真谛,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悄无声息又时时处处,原因正在于此。
某天下课之后一个家长给我讲了一件事。
老师给班里三名写字漂亮的学生(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人回家后拿方格纸写一页名人名言。孩子对老师要求的理解是:名言的字数加上标点符号刚好占满整页方格纸,一个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所以,这就对选哪一段名人名言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孩子从回到家就开始做这件事,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于是她要求妈妈帮她做这件事,她的要求是:帮她找到字数合适的名人名言,并排好版,全部弄好之后,自己直接誊抄。
妈妈在跟我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表示她当时"非常的生气",生气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听到孩子给自己提出的这么复杂的要求就觉得"麻烦","头疼"。第二,她觉得孩子应该先完成其他的作业,然后再翻回头来做这项她认为不太重要的"额外任务",但是孩子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她显然非常热衷于做这件事,从一回家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它,孩子的表现,实在是"分不清主次"。第三,妈妈认为如果她肯花时间精力去帮孩子整理和排版,那么在她整理排版这段时间,孩子就应该先去做数学作业或者其他什么作业,但是孩子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在一旁看着她,还说,"我在旁边等着你弄完"。对此妈妈非常生气。
故事讲完了,我们以这件"鸡毛蒜皮"为例,看看在家庭教育中,妈妈出现了什么问题。
1.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完全在两个频道——父母完全看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所以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妈妈一直是站在自己的道理、立场、观点中的,这是导致鸡同鸭讲、无效沟通的根本原因。
① 自我中心的"上帝视角"
"你应该"是最典型的自我中心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站在自己的视角,认为别人理所当然的"应该"怎么做。就像文中的妈妈,她在描述事件时,一直在强调"应该"——例如孩子应该先去写作业,应该写完作业后再完成字帖;孩子应该在她帮着排版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去学习或者复习功课,而不是在旁边看着自己,浪费时间。
这些"应该"的思维,就是自我中心的思维,即在潜意识认为别人理所当然的应该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采取行动,这种"自我中心"的程度实际上不亚于把自己当成上帝——虽然如果真指出来,家长往往并不承认这一点。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当一个家长无形当中带着这样极具优越感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就注定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因为世界上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孩子是父母肚子里的蛔虫,能够百分之百的遵从父母的期望去做事。所以,当孩子做不到自己的期望时,父母就会非常生气。
"看里看不见别人,只有自己",是自我中心的典型特征,而自我中心同时是一种人格,它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活在无意识的自恋里面,丧失"看到"别人的能力,而既然看不到,自然也就更谈不上理解和同频。
事实上,不仅是父母对孩子会有自我中心,应该更准确的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所以,"去自我中心"是每个人的人格完善中必须成长的部分。
② 孩子的渴望和诉求,需要被父母看到
这一点和上一点相关连,每个人做任何事,其背后一定有ta的动机。这个动机就是渴望或者诉求。但是很多人因为只活在自己的频道里,就会忽视别人的诉求。
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字帖这件事情上"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其实只要家长稍微肯用心去体察一下,就可以知道: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孩子在平时得到的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太少了。或者说,孩子太渴望被父母"看到"了。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得到的肯定和表扬非常多,就好像一个人碗里有很多珍珠,那么ta很可能就会比较"慷慨",不会那么拘泥于一颗珍珠。如果碗里只有一颗珍珠呢?那是不是就弥足珍贵?
孩子作为全班那么多同学里面被挑出来的三分之一,被任命完成老师交给的这个任务,对孩子来说,这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孩子这么认真的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但是不管是价值体现还是责任心,妈妈都没有看到,妈妈活在自己的标准里,活在那些"应该"里,活在自认为正确的道理里,却唯独对孩子没有一点共情的能力。
③ 父母的共情能力,决定了和孩子沟通的质量。
如果父母能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能读懂孩子,那么也就有了共情孩子的能力。有了共情的能力,才有可能感同身受,完成和孩子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没有前面的"一",就没有之后的"二"和"三"。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支撑就是对孩子的共情(同理心),其实这不仅适用于家长之于孩子,应该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这样的支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罐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和希望别人给到自己这样的情感支撑,尤其是自己的重要他人。作为孩子来讲,当然更是如此,所以,家长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孩子——明白孩子的内心,体察孩子的感受,领悟孩子欲言又止的渴望。
在这个故事里,妈妈有自己的标准,在妈妈的标准里,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孩子应该怎样做,如果不这么做就是"错"的,"不懂事"的。这种简单对立的二元思维,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孩子的否定和控制。我们一直在说"存在即合理",孩子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有ta自己的道理。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标准,看到孩子希望被看到、被表扬、被鼓励的渴望,并且将这一点反馈给孩子,让孩子感知到,那么孩子一定会获得情绪上的稳定。当情绪稳定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才会有效。
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认为正确的标准里。这就直接导致了孩子满心欢喜的来到父母身边,但是又沮丧的铩羽而归的现象。
缺少共情能力,不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需要,也就不能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沟通必然无效。亲密关系,依恋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一点,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2. 孩子的拖拉磨蹭背后有对挫败的恐惧和逆反
不管是妈妈是要求孩子先去做数学作业(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比较差,所以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先把最难的做完,再做简单的),还是要求孩子在自己为她整理字帖的时候,先去完成其他作业,孩子都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在妈妈看来,这就是孩子的拖拉磨蹭。但事实是,拖拉磨蹭是现象,背后却有其"正常的"心理机制。
① 对挫折的恐惧
孩子的拖延实际上都是一种对困难的抵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何为舒适区?就是在舒适区里呆着是最舒服的,从某种角度上说,没有人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对于文中的孩子来说,做语文作业和写字帖,她是比较胜任,容易做到的,所以这就是她的"舒适区",而数学她不会做,所以这就是她的"非舒适区"。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非常容易理解,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没有任何人尤其是内心力量还不足够强的人,能很愉快的挑战自己的非舒适区。所以,畏难情绪是孩子写作业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畏难情绪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是受经验驱使的动物,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条件反射的动物。也就是说,畏难,是因为之前的条件反射的习惯。
中国有句老话叫"初生牛犊不畏虎"。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懵懂的,不知道什么叫舒适区,什么叫非舒适区,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之所以在后天对困难、挫折产生了畏难情绪,一定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当中困难和挫折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体验。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有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对孩子完成很好的引领。
比如一个孩子,他走路的时候摔倒了。一个家长说:怎么又摔倒了,裤子又白换了。赶紧起来吧。另一个家长则把孩子扶起来,接纳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告诉孩子你之所以摔跤,是因为你现在的神经系统发育的还不完善,但是这不是你的错,随着你年龄长大,走路就不会再摔跤了。
可想而知,这两个孩子后面的心理状态和各方面的发展一定是不同的。他们对待挫折的感受也一定是不同的。如果家长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阶段,多给孩子一些正向的鼓励、支持,避免让孩子对自己做不好,做不到的事产生挫败感和羞辱感,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对困难不那么恐惧。反之,如果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伴随而来的总是一些伤害性的体验,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做完成困难的事。
② 逆反
孩子的拖延背后都有逆反。拖延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喜欢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的逆反。比如作业,我不喜欢做,不想做,没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做。比如上学,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但又被逼着不得不上。
你见过哪个孩子打游戏逆反?玩手机逆反?不存在的。只有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才会逆反,拖延。
而之所以会产生逆反,这一定是哪些地方做错了。比如作业太多,孩子觉得永远看不到希望,就会逆反,懈怠。再比如父母不断加码,写完作业还有一大堆事要做,既然这样,那不如拖拖拉拉,最后能少干一样算一样。再比如,家长学校不断的把学习和吃苦联系起来,苦口婆心的劝诫孩子,一定要多吃苦,肯吃苦,这样才能学习好——无形当中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灌输给孩子,那孩子凭什么要吃"苦"呢?谁不知道"甜"才更好吃...
逆反的原因还有很多,成因也很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拖延背后一定有逆反的情绪在。至于怎么化解孩子的逆反情绪,这需要家长用心体会。可以简单的说,对孩子少一些包办替代、唠叨控制、有意无意的干涉…孩子的逆反就会少很多。
③父母的榜样的作用,远胜于教导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就像文中的这位妈妈,她和女儿正好相反,她擅长数学,但是却对语文无感。所以,当她听到女儿给她布置的"任务"时,她感觉非常恼火。这个恼火,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让我做两道数学题,倒是还可以"。
后来的结果,是这位妈妈采取了"这是你的作业,不是我的事"的模式,成功的"摆脱"了孩子给自己布置的艰难的任务。我问这个妈妈:你自己觉得麻烦,不愿意做的事的时候,掉头就跑,你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迎着困难上,什么骨头难啃就去啃什么呢?
这个妈妈一时语塞。
很多家长都喜欢长篇大论的讲很多人生的道理给孩子,恨不得将自己毕生的经验全部用嘴巴传授给孩子。但是,事实是: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孩子跟你,就像大小号的同模"产品"。如果你觉得孩子让你愤怒,那么你自己身上一定也有类似的特质。只不过,你的眼睛只看到了孩子,却没有看到自己罢了。
家长最令孩子感觉到不能信服的地方莫过如此——自己都做不到,却一本正经的要求孩子做到。同时,这也是导致孩子"信度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注和警惕孩子的"假完美"人格
文中的孩子,她为了完成这样一篇字帖,斟字酌句,甚至拿尺子衡量,认为写的稍有瑕疵就撕掉重来——这也是为什么她妈妈认为她"没必要","浪费时间"的原因。
九型人格的1号,是完美型人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假"完美。假完美的人格特质会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内耗,并往往伴随着强迫性的行为,而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害怕犯错。
所以,挑剔、指责、抱怨的家庭环境是生长假完美特质孩子的主要土壤。家长可能会觉得冤枉:我并没有要求她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啊?是她自己非要撕了改,改了撕,我反倒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这样追求完美。
那既然家长是这样的"低"要求,孩子有为什么这么苛求完美呢?
首先,是孩子平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当孩子一旦遇到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就会表现得非常非常积极,非常想要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不想有一丁点瑕疵,不想犯一丁点错。这就造成了追求完美的特质。
其次,为什么孩子平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比较少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的优点不被看到,不被鼓励和欣赏,反倒是自己犯一丁点小错,父母就会揪住不放,喋喋不休。
比如文中这个妈妈,她自认为并没有在字帖这件事上要求孩子,但是她既看不懂为什么孩子在字帖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又对孩子没有按照她的期望和时间安排写作业而愤愤不平。换句话说,她的眼里,只有孩子没做到,做的不好的,或者是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苛求完美就不显得奇怪了。而且我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因为追求完美而从中受益,比如说,老师可能会表扬她的字帖写的认真、工整,那么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正性的强化,会无形当中加强她对"完美"的追求。
应该更准确的说,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追求完美,又因为追求完美,可能会导致用时较长,这样也可以无形当中逃避对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例如写数学作业。
我们的眼光,不仅要看到孩子现在对一篇字帖的态度,更应该从"人格"的角度去"审视"孩子。因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人格,而不是性格。假完美的强迫性人格背后,是一种深深的防御——即害怕被挑剔,指责,不敢犯错。当一个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用于防御,用于防止自己犯错之上的时候,ta的神经就会不自觉的紧绷,也会不断的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完美"要求而自责,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一个人产生极大的内耗——因为这样势必导致ta没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有建设性的方向,同时也势必会导致ta的"行动"困难,执行力、行动力、自我效能感都会大打折扣。这一点,是需要家长未雨绸缪看到的。
4.家长的"双标"和简单粗暴的应对模式对孩子影响深远
① 双标
妈妈显然是双标的,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她自己觉得给字帖排版麻烦,就找借口推掉了,但是却要求孩子能做到迎难而上,主动去做数学题。再比如,她自己在推掉孩子的请求时,她说 "这是你自己的作业,你自己弄吧",但是她在孩子晚上到很晚还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又埋怨孩子还不赶紧写完作业,搞得她也没法睡觉。我问她,你不是说写作业是孩子的事吗?你为什么要管她写到几点?难道你希望自己解脱的时候就说作业是她的事,因为孩子没写完作业引发了自己的焦虑的时候,就需要孩子负责了?
这是家长典型的双标:什么对自己有利,就说什么。家长双标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孩子觉得没法和家长沟通——道理全让你一个人说遍了,怎么着都是家长有理。这个时候,孩子的逆反必然会滋生。
而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双标,很多人根本察觉不到,反倒是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责怪孩子哪做的都不对。到最后,再给孩子安一个"逆反"的罪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有双标的父母,除了会有"逆反"的孩子,还必然会有"耍赖"的孩子。因为双标也是会习得的。双标本身,就是一种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而且,双标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在这样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也会习得双标,习得以自我为中心,习得耍赖模式。
所以,家长应该时刻觉察自己身上有哪些人格问题,及时修正。
② 简单粗暴的应对模式
其实简单粗暴的应对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犯懒"的模式。因为遇到问题不愿意思考,所以就采用最简单的方式,一推了事。
比如说,在这个案例里,妈妈对女儿不写作业,交代给自己为字帖排版但是仍然在旁边等着,而不去写别的作业等行为是不满的。但是妈妈没有和孩子沟通,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也没有引领孩子更合理的安排时间,既没有让孩子放心,表示自己会认真对待孩子交代的任务,引导孩子可以安心先写别的作业,也没有跟孩子探讨一下不愿意写数学作业是不是因为遇到了一些问题?
因为女儿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去做,妈妈直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了应对:拒绝孩子的要求。
这个拒绝,一方面是逃避自己不擅长的事,另一方面,是用拒绝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不满。
沟通是需要耗能的,引领是需要智慧的,但是拒绝是最简单的,不费力气的。所以,偷懒的家长就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平时偷了懒,就意味着将来孩子要多走弯路。
事实上,这里面也涉及下一个话题,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陪伴质量。
5.父母给孩子的高质量陪伴
毫无疑问,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陪伴,但是陪伴光有时间的维度还远远不够,它更看重质量的维度。
高质量的陪伴,至少应该包括几个方面:聆听、接纳、共情、引领。
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和诉求。
接纳孩子的情绪,例如孩子的畏难情绪,孩子对于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愤怒情绪等等。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应该被尊重,被接纳,被允许的。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尤其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还经常被孩子的情绪干扰,要么无原则的妥协,要么迁怒,暴跳如雷。
如果家长不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那么就不可能做到接纳孩子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一个家长共情孩子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ta的陪伴质量。共情的前提是看到,看懂,感同身受,而做到共情,首先要做到去自我中心,放下自己的架子,从自己的视角里走出来,尝试去理解和看到孩子,这才有可能做到共情。
有了以上的基础,剩下的,就还需要有引领的功力。以文中案例举例,引领孩子,问问孩子作业的安排计划,问问孩子打算怎么分配几科作业,如果遇到难题打算怎么解决,等等,启动孩子的思考智慧,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引领孩子思考将来遇见同质问题时该如何处理…
做到以上四点,才算有比较高质量的陪伴。否则,就算花费再长的时间,也依然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填补不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
不管是对孩子的陪伴,还是对家人的陪伴,如果想实现高质量,都需要花费心血,不仅是时间的输出,更是情感的链接。做父母的,需要用心体察。
父母好,孩子才会好。很多家长弄反了顺序,把精力都用在"改造"孩子上,这实在是一个可惜的误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