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勤奋”?答案值得反思。日本父母有一句教育的话,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的,其他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日本的父母和日本的学校是孩子勤奋培养的典范。
从幼儿园开始,日本孩子就要接受自理能力的教育。他们穿好鞋子,收拾好书包,用毛巾洗脸。这些都是基本的成长要求,家长会有意识的引导。
到了小学阶段,孩子每天上学的“随身物品”也是自己准备的。书,文具,牙刷,手帕,甚至他们自己都会带桌布,筷子,餐具去学校。中午,孩子们需要把教室变成食堂,自己铺桌布和餐具。值日生也是穿着围裙戴着口罩去厨房拿饭,然后把饭拿回教室和所有的孩子一起分饭。孩子们吃完后,还要打扫教室,甚至还要把吃的奶盒拆开,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送到学校回收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在学校也种菜!孩子们的这些劳动被称为“食育”,是日本学校的基础教育。就像数学英语,都是要学的。
类似日本的“食育”,芬兰、德国等地区的学校也有幼儿培养的做法。
芬兰的学校往往有一门必修课叫“生活教育课”,培养孩子做饭、做家务、家庭理财的能力。孩子们每天回到学校,不是先学习,而是先去“厨房教室”做饭。为什么?自己做一天的午餐!孩子们从中学习各种烹饪和烘焙课程。芬兰父母也鼓励他们的孩子照顾他们的家庭。除此之外,芬兰的孩子还有木工课程。孩子们必须学习如何使用电钻、各种钉子和螺丝、刀子、刨子甚至锯子,还要学习如何制作家具。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这两门课程是芬兰孩子的最爱。
在德国的一些幼儿园,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木材加工或者机器维修的课程。孩子学习机械原理,甚至开始修理旧电脑、旧机器,学会自己制作简单的工具;犹太孩子从2、3岁开始正式分担家务;美国父母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一个特别的家务清单…
相比之下,据非官方统计,我们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这种育儿意识,很多学校几乎没有具体的食育教育。就像前段时间,一个国内校长去国外学校考察。小的时候看到孩子,他带着锯子、电钻、电炉回来。回来后感叹“打死我也不敢开。”为什么?值得国内家长反思。
勤劳是一种好习惯。在这方面,玛利亚·蒙台梭利说,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马丁·塞利格曼揭示了努力工作背后的积极心理。他说那是一种“控制感”。当孩子没有控制能力,父母包办一切的时候,是大人直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会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获得了控制感,能够自己专注于一件事时,不仅能帮助他克服挫折,还能获得自尊和快感。因此,努力往往与快乐相伴。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得更直接。他说懒惰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让人以为是安逸,是休息,是祝福,其实它给人的是厌倦,是倦怠,是压抑。
有一个老师,也是一个4岁男孩的父亲,妻子长期在外地工作。在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方面,他有一句口头禅——“不强求,只给孩子看”。他的想法很简单。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的眼皮底下。大人经常做,孩子一定要学。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每周必须在孩子面前做三次家务。一开始孩子在客厅玩玩具,他默默收拾;慢慢的,孩子会主动帮爸爸做一些事情,比如有时候抹布放的很远,孩子会帮他拿;后来,孩子们自愿承担了一些任务,比如打扫地板。
现在父子俩一周打扫三次卫生,孩子们也学会安排工作和玩耍的时间。他们总是在打扫完之后和他们的孩子出去玩。爸爸觉得孩子太甜了。这是努力的例子,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做也是一种做法。
有一次,我和古阿古阿去超市买东西,买了很多。结账后,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拿一袋牛奶回家。有些包很重,像他这么小的孩子搬回家是个挑战。孩子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记得我经常跟他说,“能够完成一件事,是一件幸福的事”。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路上,孩子不停地擦汗。他不仅上气不接下气,小手也红红的,但是他非常努力地呆在家里。
回到家,古阿古阿兴奋地跟我说:“妈妈,你让我接到任务就坚持下去,我脑袋里的‘典狱长’要提高警惕,不能让‘懒骨头’出来搞破坏……”听到孩子的话,我就安心了。他了解到“懒”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懒骨头”,他也知道人要想做出违背人性的行为,就不应该让自己懒惰,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的成功,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努力开始。习惯是一种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就像大树的根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