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该怎么办

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该怎么办,第1张

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自私”的时候,人际交往才真正开始。哭着喊着“这是我的,我的!”从哥哥手里抢过枪,跑进房间,偷偷把枪收在衣柜里。

我丈夫对鲍尔说:“这是你的枪。能不能跟我哥玩一会儿,等会儿他还给你!”“不!我的!”不管怎么说,鲍尔总是强调枪是他的,别人不能买。自从哥哥动了枪,玩了一会儿就会偷偷养起来。

我的二宝刚满3岁。很多家长朋友会发现,三四岁的孩子很“自私”,他们的玩具是绝对不允许别人动的。即使不玩,他也会把玩具留在那里,如果有人动了,孩子会立刻暴跳如雷。

所以,有些家长会不管不顾的拿走孩子的玩具,让别的孩子玩。他们觉得不能让孩子太自私,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和玩耍。其实这样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违背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占有欲的敏感期,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

储藏和占有敏感期的表达和意义

孩子在3、4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占有和占领的敏感期,他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拥有和支配自己的东西的快乐。他们不允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小心碰了,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所以我们会发现3、4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经常会为了玩具打架,一起玩也不容易。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期,而藏与藏的敏感期则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后,就会说“我的”。如果孩子想分辨什么是我的,就需要用物体,比如我的玩具,我的水杯。儿童从有形的、可感知的物体中构建出具体的我,然后发展成有意识的我。这是一个从有形的“我”到无形的“我”的过程。可见,孩子对物品的占有,其实是在向别人宣誓自己的独立性。

所以,我们不要为一个孩子一时的霸凌而感到不解和苦恼。其实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只有当孩子真正拥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权利时,他才能逐渐超越物质占有,形成自我意识。另外,只有物品完全属于孩子,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物品的时候,交换意识才开始形成,同时,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就开始了。

当孩子处于占有欲的敏感期,父母是如何应对的

既然知道了孩子藏东西占东西的原因,自然也就理解了他们的行为。这个时候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

第一,尊重孩子,支持孩子享有自己对商品的所有权

经常看到一些家长未经孩子同意就把玩具给其他孩子看,会引起孩子的强烈抵触。如果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每次都这样,就无法让孩子完成从具体自我到自觉自我的转变,让孩子止步于具体自我的这个阶段,无法超越对事物的占有,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那么,你是怎么做到尊重孩子的呢?第一,给孩子一个自己支配的房间空,比如准备一个抽屉或者储物柜,告诉孩子这是他可以用的东西,别人不准用。其次,当我们需要拿孩子的东西时,要通知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其次,未经允许不得乱动别人的东西

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支配自己财物的权利,还要让他们意识到别人的财物是不能擅自拿走的。

五一节,鲍尔去了奶奶家。他看到陈余的姐姐有很多玩具,他想玩玩。我告诉鲍尔,“这是陈余姐姐的。如果你想玩,你可以问陈余的妹妹吗?”通过这种行为,孩子认识到“我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当然,一个孩子被拒绝,哭,一定很难受。这时候我们要重申,“这是别人的。他不给你玩,你就玩不了。”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人与人之间是有界限的,既不能让别人越界,也不能自己越界。孩子们长大后,会更加自尊。

第三,不强迫孩子合租

不强迫孩子分享是老生常谈了。分享不是强迫的。越是被逼,越是小气,因为分享是违背他的意愿的。当然,他得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

分享是孩子成长的必然。当孩子形成了真实的自我,意识到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孩子玩,可以得到孩子的表扬,让别人更喜欢自己,也让自己开心,有更多的朋友。一旦这种愉快的体验产生,他们就会爱上分享,并乐于分享。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心理真相。也许我们成年人真的无法完全理解孩子,因为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是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8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