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所有的小谎言,我笑着说:“真的吗?然后妈妈检查一下!”
多多愣了一下,大眼睛闪烁着:“怎么查?”
我亲了亲她的小脸,说:“嗯,是草莓糖!”
多多惊讶的看着我:“你怎么知道?”
我笑着说:“不过妈妈眼睛小?”
事后我也没有纠缠朵朵吃糖。
然而朵朵不仅再也没有偷过糖,
连她最喜欢的冰淇淋也不再偷了。
那么,为什么不揭穿孩子的谎言,
反而比揭穿好?
其实不暴露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
当你点头的时候,你让孩子知道谎言被发现了。
它还能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自主意识,
主动改正错误。
我故意踏进门,
其实也是在提醒孩子,
给孩子一段时间思考消化,
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让孩子难堪的方式?
有时候适当留白可能更好。
100%的孩子都撒过谎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心
做过这样一个说谎实验: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
让他们待在同一个房间,
让他们不要偷看房间里的玩具。
但是当研究人员离开房间时,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偷看了。
但是当研究人员询问时,大多数孩子都撒谎了。
研究表明:
大约20%~25%的孩子在2岁的时候会说谎;
3岁时,约50%说过谎;
4岁时,大约90%的孩子都说过谎;
到7岁时,100%的孩子都会撒谎。
在生活中,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撒谎时,
第一反应往往是:
给我一个严厉的教训或者狠狠地揍我一顿。
然而这是不对的。
孩子撒谎不仅不是坏事,
相反,说明他的认知能力在提高。
一个孩子是否撒谎和他的诚实没有关系,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正常表现。
对于2~3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撒谎”[h/]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说谎是一种自然倾向,
它是如此的自发和普遍,
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成分。
从孩子一出生,它就有一种本能——
请他面前比较权威的人。
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岁左右,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提高,
他能把“脏衣服”和“妈妈不开心”联系起来。
然后孩子的大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现实和想象经常被混淆。
孩子非常希望自己的衣服不被自己弄脏,
所以她可能会说:“这不是我干的。”
再比如,孩子明明只是打翻了一个碗,
他妈妈问他:“谁打翻了碗?”
孩子可能会说:“桌子被打翻了”。
因为孩子希望这个碗不是自己打翻的,
我希望“桌子”做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象当成了事实。
这个年纪,晚上总会哭一会儿。
我对她说:“睡前哭会生病的。”
但是她跟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哭的,
是因为我做了一个噩梦,梦里出现了一个怪物。"
我问她:“那个怪物长什么样?”
于是朵朵开始编各种奇怪的梦,
有树怪,花仙子,精灵,
有时候,她会加上自己看过的动漫场景。
朵朵开始编她如梦似幻的小谎言的时候,
我没有揭穿她,而是配合她编的。
有时候,朵朵甚至会假装哭来编故事:
妈妈,请你问我为什么哭。
当孩子处于想象与现实混淆的阶段时,
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很重要,
为什么不和孩子编一个“谎言”呢?
4-7岁的孩子,说谎的意图并不坏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研究认为:
孩子要到七八岁才能完整地陈述事实,
他们没有试图欺骗任何人,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夸大或者扭曲现实。
孩子4岁左右就已经能分辨什么是谎言了。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大多数孩子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
想得到什么。
比如孩子很想去游乐场,但是妈妈不想去,
于是孩子跑过去问爸爸,爸爸不同意。
结果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已经同意让我去了。”
面对孩子这样的谎言,你会怎么做?
其实孩子只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是用过的“小伎俩”。孩子撒谎是没有恶意的。
家长可以引导,但不应该指责。
记得朵朵小时候,
有一次,因为不想让她吃太多薯片,
于是我和她约定只能吃5片。
但是,当我回头看的时候,
她已经吃了大半袋薯片了。显然,她已经吃了5个以上了。
于是我问多多:“你吃了几片?”
多多说:“我吃了五片。”
这看起来是多么明显的谎言啊。
我想了想,又问她,你那块有多大?
挑来挑去,终于挑到了一件很完整的。
一片没掉的薯片。
于是我挑了一个缺了小口的薯片问她:
“这个也是吗?”
朵朵马上反驳,不算,不完整。
我才明白她说的那段是完整的一段。
半个和残缺的不能算,
所以,她就吃了五片。
所以,这只能怪我之前没有设置好前提。
虽然孩子撒谎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
大多数孩子说谎并无恶意。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行为称为“恶作剧”和“插曲”,
但是真的没必要为此惩罚孩子。
当孩子撒谎时,父母会怎么做?
当孩子撒谎时,父母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甚至决定了孩子以后会不会继续说谎。
父母对待子女心安理得,
用温柔的语言去了解他,用坚定的态度去引导他,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
不管你在父母面前犯了什么错,
你说了也不会得到更恶劣的惩罚。
像这样的孩子大多会选择说实话,
下次类似的事情发生时,
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撒谎。
相反,指责或者暴跳如雷,
只会把孩子推到说谎的边缘。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孩子犯错时,
不管他承认的“错误”有多严重,
父母不要再惩罚他了,
相反,他的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
如果父母在孩子承认撒谎后惩罚他们,
很有可能孩子从此会选择说谎。
甚至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很多次,
成年人喜欢用黑色或白色思考
要定义孩子的行为,
但其实对孩子不公平。
孩子的谎言不等于不诚实,他们的小自私,
可能只是我太想达成某个愿望了吧。
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思考:
当一个孩子撒谎时,
其实是亲子交流的好机会不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