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第1张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培养一个“无病”的孩子。这不是讽刺,而是陈述事实。可惜大部分人成为“父母”后,再也看不到这个道理了。

“病”教育是指孩子一辈子走不出别人的期待,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内心找到力量,活出自己的人生。

有时候,教育的问题折射出太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牵扯出太多的忧虑,进而成为国民焦虑的情绪漩涡。其实从头到尾,教育的一贯重点只是“人”,只是孩子。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孩子

可以算是“没病”

看了很多书,问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学校,开始认识到教育有三个境界。

最糟糕的状态就是给自己上紧发条,永远追上某个目标。

中道境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同阶段,不被出现的问题迷惑;

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永远有勇气去尝试,或者,永远有勇气去修正自己。

但是,我们总是把最差的状态当成最高的状态。这种错位发生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造成了不同的悲壮悲剧。

女孩A的故事,放在80后的童年,或许是一个正面的典范。

“我连地铁都不会坐。”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家乡,我可以走到所有我想去的地方。”高楼林立的城市,在激起她的好奇心之前,先摧毁了她的自信。

社会越往高处走,评价体系越多元,人的软技能越被看重。以前我们的教育创造了一个封闭的通道,只以成绩来评价学生,尖子生甚至意味着拥有特权——但现在,这种评价体系在大学被打破了,即使在高中,也不一定行得通。

长期处于自卑中,她没有找到稳定心态的位置,慢慢融入了这个城市。后来连她引以为傲的成绩都赶不上城里的同学了。除了会做题,她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书可以读,英语也要学到这种程度。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她最后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生导师。她曾经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恐惧,但答案是:

再努力也赶不上城里的同学。

老师可能觉得自己只是说了实话,却关上了女孩心中希望的大门。城里孩子的“标准”,成了她人生中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在给家人的遗书中说,她觉得人生彻底失败,甚至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这个悲剧令人痛心的同时,我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解读,可能有一半人会把它当成“阶级固化论”的一个缩影:你看,一个小镇姑娘,通过努力学习,没有办法像70后、80后那样完成阶级逆袭,阶级上升的通道已经关闭。

不过,这其实是一种把问题简单化的解读,我们就不去管它了。再看一个悲剧。

虽然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女生B的命运居然画了一个和a相似的句号.

在起点上,B是占据着“阶级”优势的。她出生在帝都的一个富裕家庭。她一路走来上了屈指可数的几所名校,学习都很优秀。她从小也有一个特别的项目,获得过国际奖项。在国内的采访和视频中,都是一副阳光的样子。高中毕业后,我被一所美国名校录取。

如果你只在拿到美国学校OFFER的那一刻做这个女生的采访,你会觉得她真的是国际教育规划的成功典范。但一年多后,学校公布了她死在宿舍的消息。许多迹象表明,孤独和长期不平衡的挫败感导致了她的自杀。

你甚至不知道她在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那种深深绝望中的压力,仔细想想和A姑娘没什么区别。

他们的“病”是在逆境中不能接纳和开导自己,这本来应该是教育真正应该教给他们的东西。一个真正关注“人”的教育,本来应该让孩子找到自我,同时培养差异化的自我成长能力,可以让孩子有信心应对生活中不同的情况。

盲目地结束学历,你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但一旦进入社会,或者遇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你的“自我”可能会很快崩塌。

A和B都是最极端的故事。这中间,似乎所有我们为了避免教育失败而拼命抓住的“救命稻草”都失败了:比如班级、学区房,甚至国际教育。

而在这些教育的外因中,教育形式的区分是最令人困惑的:

在A姑娘的悲剧中,有着时代的共性。教育中传统的“去人性化,求标准答案”的部分,现在越来越跟不上当前的社会要求。所以,虽然转向会很慢,但是学校内部已经发出了改进和探索的声音。

而在女孩B的故事中,表面似乎是按照一个相当前沿的概念来规划的。为什么会有问题?当我看完所有关于B的新闻资料时,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不断反思国际教育的“好处”。

对,就是这个问题。当我们开始意识到国际教育有真正的可取之处时,我们的思维往往会突然转向“如何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国际教育”的轨道。

我们刚换了条路,把孩子们吓了一跳。我们又一次失去了“人”本身。

为了寻求名校,我们努力获得“名校”想要的东西。潜意识里,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精心塑造,最终成为无差别的“学霸”和“牛娃”。在此期间,孩子们需要什么?那些自己真正拥有却没有被名校“盖章”的天赋,会被父母一个个修剪掉,就像从侧面探出的树枝一样。

父母所做的,无非是一系列自认为很老练的后推。他们帮助孩子制定的规划路径越“有用”,就越容易走上一条只是改变了归宿的“传统教育”的道路。

在教育问题上

真的有起跑线

只有无病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无病的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变成无趣的巨婴,或者是在别人看来很好,却无法喜欢自己的年轻人空。这些慢性的“悲剧”,因为每个人看起来都一样,就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某种“生活现实”。

但是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进入这种现实生活,我们会怎么做呢?

当我把教育的终点往后移,接触到一些“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开始和他们聊我的人生观。谈完之后发现,教育是有起跑线的。

那些走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点是知道自己的“差异”在哪里,并自发地为之努力。

他们平时努力探索的方向并不是别人安排的,而是出于自己真挚的爱。这种追求大部分不仅仅是一种梦幻般的想象(比如我们年轻的时候说要成为科学家、作家,实际上是一种梦幻般的向往),而是我们有多么了解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是如何运作的,我们仍然有兴趣把它作为一生的爱好甚至是事业。

通俗地说,那些在正确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成熟上是值得尊敬的。

去年面试一个女生,ed申请了,被藤校录取。她给我讲了东南亚的高中慈善项目。说实话,我一直对“做慈善”持保留态度:一个少年对慈善所能做的就是在项目中“光顾这里”,但当她开始讲述自己的东南亚情节,如何尊重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习俗,如何在乡村过夜时,她觉得自己被远离现代繁华的宁静和淳朴所感动,打算大学毕业后留在那里。

还有一个男生,高中在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被校长称为书呆子。这种偏好很容易被误解。他是不是上思政课上瘾了?但是,经过详细的聊天,我们会发现,他确实是一个认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好者。他在西方语境中阅读《资本论》中的马克思和原著中的马克思,通过阅读寻求现实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方式。结合他在学校的表现,你会发现他并没有幼稚或片面的理解哲学,他已经确立了初步的学术目标。

前年夏天,我接触到一个在美国读大一的女生。她在暑假期间回到中国,继续她在高中时与朋友一起开始的俱乐部活动。他们在安福路一家别致餐厅的阳台上举办了一场展览,展示他们独立收集的“业余绘画”。那个女孩在大学里同时学习天体物理学和艺术。

还有两个女生曾经是我的实习生。现在一个在纽约学建筑,一个在顶尖的文理学院。拿到学校的OFFER后,有一天他们在我单位对面喝咖啡,看到报纸的名牌,一时兴起想问问能不能实习。于是,整个夏天,他们成了编辑部最年轻的两位成员,工作能力亮眼。

我还采访过一个初中去美国读书的男生。她妈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那是对教育的恰当评论:你不应该规划孩子的人生,你也规划不了。你能做的就是真诚的关注他,然后父母会在他真正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上站高两三个台阶,给孩子一些引导,或者提供一些支持和资源。

通常情况下,如果父母有这样的洞察力,就不会在孩子上高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列一个单子,一个一个“打”。而是应该有进有退,帮助孩子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要回到正轨,父母需要像春天的树一样看着孩子天生的活力,欣赏孩子原本的性格。在择校的道路上,各类新兴学校因理念不同、资源不同而各有个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家长要从他们身上寻求“适应”的差异,让孩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正确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能够善待他人,也懂得遵从内心,争取机会;向内,是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经历孤独和逆境,也有能量从中得到滋养。

这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

寻找合适的教育

推倒别人为你筑起的墙很重要

然而,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家长有独立的精神,同时要知道不同教育形式的本质和“性格”。

从育儿的角度来看,“父母”的角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困难。学校会传递理念,提供资源,但不再独自承担孩子的成长,家庭重新承担起“教育管理”的原始责任;

但是从爱情的角度来说,现在似乎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无论如何,你的孩子不会再因为一维的标准而被分成三六九等。父母终于有机会按照孩子的天性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虽然低俗,但不正是父母想要的吗?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拆掉别人为我们筑起的墙。有很多这样的墙。如果你一直在各种家长微信群里游来游去,就能看到各种千变万化的庇护墙:

别人家孩子的参照物是第一堵墙;

只知道排名不知道概念的名校是第二堵墙;

父母功利的从众之心和毫不掩饰的焦虑,是隔开孩子的第三堵墙。

这些墙让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差异。他们焦虑地去外面寻求解决方案,收集万能的修炼攻略,却不去思考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孩子进入某个入学节点,或幼升小,或初高中,家长该如何选择一个在家长圈口碑第一的理工名校和一个校园文化热闹、文艺出名、排名略低的学校?

如果成绩指标足够好,大部分家长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种,但这真的适合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真正擅长什么?是否符合学校文化?这将是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考虑的更重要的问题,远比学校排名和成绩重要。

如果他擅长语言和思辨,那就帮他选文科学校;如果他擅长逻辑和数学,那么学习奥数,冲刺理科强的学校,是适合拓展和支持的。如果他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能力,那就找一个社团活动比较多的学校,给他更好的锻炼;如果他从小就表现出艺术天赋,那么一个艺术资源丰富的学校,显然会比其他类型的学校更能滋养孩子...这才是家长真正应该研究的信息。

当我们把教育的眼光放长远,你会看到未来的社会会越来越重视差异化的人才,这种人才来自于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

标准化注定要被人工智能接管。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兴趣,影响他人的能力,才是最稀缺的未来竞争力。

对于父母来说,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寻求某种标准化的“包装”,而是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个独特的孩子找到一个合适土壤的花园,自信地开出让他快乐的花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6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