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人养孩子有什么不同?

学心理学的人养孩子有什么不同?,第1张

学心理学的人养孩子有什么不同? 不少心理学流派,都认为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关系极大,并且似乎总是在质疑传统的教养方法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那么,既然他们这么了解,那么如果是他们自己来养孩子,会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非要说学心理学的人在养育孩子上有什么不同,那只是多了一些知识供参考;同时,重要的是,眼睛不要总是盯着孩子,总是纠缠孩子的问题,而是通过孩子不断了解自己,治愈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1。不盲从,不轻易受骗,不会被任何育儿经验所迷惑,能够更加理性冷静的抚养孩子,而不是急于求成,把孩子当成实验对象。

心理学家在育儿方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在于“不会被任何育儿经验所愚弄”。因为我们很清楚那些东西是怎么写出来的,离真正的科学结论有多远。这种淡定会让我们更自由、更轻松地抚养孩子,没有焦虑感,也不会把过多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让我们的焦虑污染孩子的心境。

2。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可能会有什么特点,不要急于求成。尊重孩子,顺应孩子天生的气质,不要强迫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在某个阶段,孩子总是吃手。那是因为他这个年纪需要,孩子学会骂人了。那是因为他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在没学过心理学的人看来,这些可能是急需纠正的,可能会用一些粗暴的方式去阻止孩子,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而学心理学的人会少犯这样的错误,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这些阴影无形中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且,孩子长大了,也会尊重他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

3。有意识的养育会反思自己和其他照顾者的行为,知道通常是什么地方不对,然后努力避免。

一个学心理学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代表他不犯错,或者不面对问题,甚至可能犯的更多,问题更多。但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迅速感知自己做过什么问题,并从中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意识的成长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而普通妈妈,在一些行为上是无意识的,有很多人犯了严重的错误,自我感觉良好。当然,也有正直程度相对较高的母亲,她们可以用每一个手势来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平等和包容。但这种母亲极其罕见。

学了心理学,很容易不喜欢别人的态度和养育孩子的方式。一个学心理学的男生说,看到孩子哭,他奶奶就吓孩子,“再哭,你妈就不要你了!”他生气地说:“你这样会破坏他和他妈妈的关系,以后你会粘着他妈妈。不要让他感到害怕!”孩子的奶奶表示怀疑。“我以前是这样带你的……”

他接着说,就算别人教育孩子,他也忍不住说几句。“吃酒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孩子跑来跑去,蹦蹦跳跳。朋友很生气,把孩子抓回来,打他屁股,甚至打骂。我马上说,你这样打他会听他的吗?朋友说,大部分时候还是不听,偶尔还是管用的。然后我开始……”

当然,不是每个学心理学的人都会不喜欢别人养孩子的方式。这要看每个人自己的性格了。

4。真正为孩子的成长着想,不要下意识的为了自己的私欲利用孩子。

几乎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在关注身心的和谐,身心的融合统一等等。它将是一把无形的尺子,指引他们找到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行为是否被肯定,是基于孩子自身的身心成长。其他妈妈可能会决定是否讨好别人,是否给自己留面子,是否不让孩子打扰自己……不否认这确实是大多数妈妈的现状,她们评判孩子行动结果的标准往往就是这样,因为很多妈妈都是为别人而活的。

5。如果孩子有心理问题,比一般人更能及时发现。

如果你对心理问题有更多的了解,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你就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预防和纠正。例如,德堡大学的马修·赫滕斯坦(MatthewJ.Hertenstein)教授利用他的心理学知识,在早期发现并纠正了孩子疑似自闭症的倾向。

6。具体方法真的很有帮助。

学心理学的人有一些安抚和感知情绪、规范行为的方法,既能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又能明确一些界限。主观和客观之间有一些清晰的认知。简单来说:让孩子活得更明白,至少让他们知道,清醒地活着。

7。知道了教养方式的重要性,我会更加谦虚自觉地学习。

其实学心理学的人分很多流派,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都在育儿领域有很深刻的研究。只知道一些基本的皮毛。即使是在育儿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也没人敢断言自己把这个领域搞清楚了。所以,就像苏格拉底一样,他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一旦他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他越谦虚,就越愿意主动学习更多。

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妈妈说:“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心理学的知识就像拐杖,或者老祖宗出行的推荐图,供参考。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给他。还有,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懂得扣分的会比较少。"

“怀孕的时候学了很多,有些超级有效,包括理解孩子的哭声等等。用一些训练的方式也不是不可以。”

另一对学心理学的情侣说:

“我们也会主动学习育儿知识。一方面,现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平时多学习肯定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以前上学的时候,理论知识给的比实际操作多。这是两种知识体系。所以我们有了价值观之后,需要学习最新的运营经验和知识。应该和普通家长一样。”

一个整天和心理咨询师打交道的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也观察到:

“有时候辅导员遵循剧本和一些规章制度是必然的,但最重要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对待问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会影响孩子。我接触过的心理咨询师都承认自己有很多问题,但他们都在努力接受和面对这些问题,而这也是他们带给孩子的态度,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礼物。”

8。可以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熏陶,有限的提供一些专业的指导。

一个被学心理学的父亲养大的孩子出现了:

“家里随处可见的心理学书籍为我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现在我本科专业是心理学。但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心理学能让我更了解自己,释放心灵的枷锁。

“虽然我爸不能和我建立标准的咨询关系,但是他可以在我有问题的时候给我提供他给来访者开的药方。”

但是即使是学心理学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遗憾:

1。理论的不完善和不统一+理论和应用之间也有距离。即使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心理学家,在实际过程中也可能操作不当。

下面是一些学心理学的人的看法:

“学习心理学,理解心理学,能够学以致用,差距很大……你现在能记得多少你在大学里学的课程?心理学毕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能记住两个成绩就不错了。”

“就算你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假设你从18岁开始学习,很多人26-27岁就有孩子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没有学会这门庞大的学科,所以心理学最多只能是一门专业,一门不会带回家的技术。”

“学习心理学只是一种职业,一种理解,但不代表一个人已经深刻理解了儿童心理学的本质。因为即使记住了学过的所有东西,也只是几门课,几本书,几份文件,效果很弱。没有人敢说读了几本书就知道教育孩子的一切。更何况我们所学的一切都不是结论性的结论,所有与育儿相关的心理学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才能更加成熟。”

“即使能灵活运用,也要正确运用。比如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时候难免情绪化。”

2。理论粗糙,但应用精细。应用中的具体操作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没有标准答案,效果无法保证。

“在我看来,父母的性格、以前的观念、处理事情的习惯性思维对孩子的培养影响最大。也许我的描述没有那么准确,但其实是这个父母在生孩子之前的二三十年里的整体培养。

“心理学只能‘引导’它。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学教材无法给你提供参考指标的,需要你自己去把握。比如哪些问题是可以容忍的,哪些事情是必须严格制止的。课本上会举一些例子,怎么过分溺爱,怎么过分严厉,但是生活中的事件太多,没有解释。

“这要看家长自己的标准和观念。

“有的父母观念僵化,要求高,可能会因为哪怕是一件小事就批评孩子,而有的父母比较宽容,所以孩子以后可能会形成比较随和的性格。”

3。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和自己有关,医生不给自己治疗。他们通过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与之一起成长。

父母学心理学,做心理咨询。如果孩子有心理状况或者心理问题,你无法和他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关系,因为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心理问题大多和你有关’,所以只能寻求别人的支持。通过其他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让我们看到自己无法感知的东西,调整内心的自我,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真正开放的、改变自我的环境。

4。如果你态度不好,很容易有比一般父母更高的期望。

“父母有一个成功的儿子,一个成功的女儿,这是很正常的期望,但是转行做心理学,真的有一种想试试见识的心态。不经意间把孩子作为实验观察的对象,自然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会更高。这是所有学心理学的家长最常犯的错误。”

5。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避免正视自己,反而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作为防身的武器,伤害别人,破坏关系。

在这一点上,他们掌握的任何知识和技术都会让他们更加僵化和教条。这样的家长还不如那些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家长。

所以最后,一个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能从学过心理学的人身上学到什么?

父母学心理学不能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硬指标,但学学当然没坏处。比如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规律,盲从,避免一些错误,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等等……好处还是很多的。

但是有的人不学心理学,孩子教得好,也没什么大问题。因为人品本身很重要。所以,如果你没学过心理学,也不用太焦虑。

不管你是不是学心理学的,都可以用可用的育儿方法:如何制定规则,讲道理?

1。什么叫合理?

所谓道理,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做一件事,为什么要做一件事,为什么不能做一件事。

例如:

XXX,你为什么要抢我妹妹的玩具?你已经有玩具了。你为什么要拿我姐姐的?我姐姐的玩具很好。你真的想要吗?那你为什么不让你姐姐借给你呢?抢别人的是坏孩子吗?别做个坏孩子,好吗?去跟你妹妹说对不起,然后问她能不能把玩具借给你玩一会儿。走吧。

2。你讲什么样的道理?

很简单,大到尊敬父母、善待他人的大原则,小到上厕所要洗手、感谢别人给糖、踩了别人的脚要说对不起的小原则。任何你认为需要记住并执行才能让孩子成为“好孩子”的事情,都叫道理,都可以讲给孩子听。什么样的孩子叫“好孩子”?没有一定的规则。每个家长的标准都不一样,自然最后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一样,性格、行为准则等等都不一样。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也不代表谦虚就是好,强势就是坏。

3。为什么要讲道理?

建立行为准则和自控能力。

刚会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知道遵守什么规则。能不能打人,能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都需要你去教导他,不断地规范他,逐渐让他成为一个遵守一般道德和纪律的人。

当然,简单的打骂也能起到禁止的作用,但这就好比你把罪犯关进监狱,他就不可能是罪犯了。他被释放后呢?如果他不能控制自己,他可能会犯罪。同样,讲道理有利于建立孩子自己的行为规范,增强孩子自己的自制力,这样当你不理他,不盯着他看的时候,他就知道要“听话”,知道做完作业再玩。你知道“无忧”是什么意思吗?这才是安心。

奠定独立能力的基础。

一个孩子有想法,会思考,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性,这样他以后才能自立。这些都离不开他自身的素质和水准。有了这些基础,他才能有上层建筑。基础是什么?这是你小时候父母告诉你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后果是什么?这些东西最初来自于你的父母从小告诉你的:“善待他人”、“与孩子分享”、“错了要说对不起”、“要诚实”。

连美国人都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讲各种道理(“做个好孩子/好女孩!”),这样的好处是,当你懂事了,到了十几岁,你可以放下很多东西。但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从小我们就只是放任自己。这样培养不了孩子的独立精神。这只能使他们更加放荡和无组织。当然,如果你把这叫做独立,请自便。

4。怎样才算合理?

既然合理,那就一定稳定。今天你告诉孩子不要闯红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然后,第二天你带孩子闯红灯,然后叫他快点去做。那个孩子会问,守法重要还是你自己的30秒重要?这个时候你很难说出口。因为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其实很差,需要你帮助建立一些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你一直换,孩子自己也会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可能脾气暴躁(该死,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什么行?),懦弱(我该怎么办...),胆太肥(什么规则,狗屁!)或者太胆小(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我好害怕……)。

说话算数。你不能说今天考100分就有奖励。如果你明天得了100分,你将得不到任何奖励。这样孩子会认为你制定的原则和规则是没有用的。如果他们不信任你,他们会逐渐不再听你的话。以后再打再骂,这种信任就没了,再也不会在乎了。

奖惩结合。一般来说,物质刺激结合精神劝导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得到奖励,他会慢慢说服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当然,奖励不能太多,惩罚也不能太重,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奖励/逃避惩罚,而不是为了遵守规则,“做个好人”。所以奖励要适当,惩罚也要适当。

注意沟通。很多家长在惩罚或禁止了某些行为后,默认了孩子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这时候你要主动问:你知道妈妈/爸爸为什么这么做吗?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和孩子的想法,必要的时候和孩子讨论,确定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正确的做法。需要明白的是,孩子有孩子要做的事,大人也有大人要做的事。必要时,父母需要对孩子做出让步。孩子年龄越大,越应该注意沟通和交流。你是讲道理的,而不是独裁的(虽然早期看起来是这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5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