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适合上幼儿园班吗?
一个想破脑袋的妈妈问我:政府的育儿假只有两年好。当两年的“最后期限”到来时,她必须面对重返职场或送孩子去保姆或幼儿园大班的选择。两岁的孩子身心适合上幼儿园的班吗?
这个问题有很多方面需要讨论。简单来说,我的建议是,过了三岁再进入群体生活比较好。我一直认为,“鼓励生育”的政策应该包括“鼓励自己带孩子”;所谓的“自己”,可以包括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一个值得信任的永久保姆。欢迎下面这篇文章分享给同样想在十字路口打破头的家长们。
***
我的夫妻朋友是双收入家庭,他们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婴。然而,由于工作繁忙,还要还房贷,年迈的父母无法照顾孙女。作为最后的手段,他们不得不在白天把女儿送到托儿所。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女儿的咳嗽鼻涕就没停过,拉肚子一个星期,最近连续十天发烧。
我妈忍不住给我打电话评估八个月的宝宝是不是“免疫功能有问题”,希望验血。
这是门诊很常见的情况。每次遇到这样的描述,我都会在这些孩子的病历上标注“托儿”二字,代表一种非正式的诊断,绰号“托儿中心综合症”。其实这些宝宝并不像家长说的“连续两个月感冒”,也不可能“发烧十几天”;他们只是不间断的,密集的,连续几次的病毒感染,造成了不断生病的错觉。更糟糕的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婴儿,父母经常睡眠不足,疲惫不堪。很快,全家都被飞镖击中,全家都很惨,更增加了育儿的挫败感。
仔细想想,宝宝抵抗力这么弱,出现“托儿中心综合征”其实是很自然的结果,一点都不奇怪。怎么说呢?
原来的抗体只能用六个月
我回忆起怀孕初期,胎儿安全地躺在母亲的肚子里。在这个时候,子宫和胎盘将有助于阻挡坏的东西,所以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不能侵入婴儿。换句话说,胎儿的免疫系统在母体中处于准备状态。它不需要真正面对敌人,也从未有过实战经验。
随着宝宝的出生,小生命的免疫系统终于启动了。以前是纸上谈兵,现在是真枪实弹。幸运的是,在宝宝六个月大之前,妈妈在宝宝的血液中还有很多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杀死敌人。这些抗体被称为“IgG”,或“免疫球蛋白G”。因为宝宝身上有妈妈的免疫球蛋白G,所以它至少保留了一件防身武器,这样在战场上就不会被提前打寒颤,被提前打死。
除了免疫球蛋白G,妈妈还提供“升级”服务,而这个升级服务来自母乳。这么说吧,婴儿出生时给予的免疫球蛋白G就像是母亲一生的免疫精华:只要母亲过去有过任何疾病,接触过任何病菌,都会在婴儿出生时通过免疫球蛋白G版本传递给婴儿。但生完孩子后,母亲仍可能得新感冒,感染新病毒,这些新疾病产生的抗体来不及作为礼物送给宝宝。没关系,上帝已经帮我们想好了办法。只要婴儿“在线更新”,母亲哺乳,母亲新制造的“升级抗体”就会传递给婴儿,提供“更新保护”。这些由母乳更新的抗体与“原始版本”不同。它们被称为“IgA”或“免疫球蛋白A”。
现在我们知道免疫球蛋白G的原始版本只能用六到八个月;而升级版的免疫球蛋白A,只要宝宝“在线更新”,喝了妈妈的奶,就可以不间断地获得妈妈提供的最新武器。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免疫球蛋白A经过冷藏冷冻后,攻击力会有所减弱,所以亲喂永远比奶瓶喂养好,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自身抗体直到七岁才完整
回到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在妈妈两个“雇佣兵”的保护下,他也开始慢慢茁壮成长。有一种军队,冲动但不动脑,很快就会建立起来。这种抗体被称为“IgM”,或“免疫球蛋白M”。当免疫球蛋白M大军遇到入侵的病毒细菌时,只会大喊一声“走!”而杀红眼,却没有策略,没有免疫记忆。所以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入侵者,免疫球蛋白M根本不会记得,反而会是新的敌人,但至少会杀得很狠。这样的傻逼军团是在一岁左右成立的,相当于成年人。
当然,宝宝会慢慢建立另一个更老谋深算的军团,就是刚才提到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抗体。虽然面对细菌和病毒时反应很慢,但他们会仔细寻找敌人最致命的攻击部位,一刀杀死细菌和病毒。更何况免疫球蛋白G一旦确立了功能,就会有免疫记忆。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它就不用再摸索了,可以迅速发动攻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因为免疫球蛋白G的建立是个慢活,只有到了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抗体浓度才会和成人持平。
如果细菌和病毒不打你,打谁呢?
经过以上免疫学的概述,你应该很容易理解“托儿中心综合征”的成因了。就我的观察,幼儿中心综合征的宝宝大概是从七八个月的宝宝开始的;在这个年龄段,妈妈给宝宝注射的免疫球蛋白G已经过了有效期,所以少了一个武器。另外,当然,送到托儿所的婴儿是不可能母乳喂养的,所以“升级抗体”要么被削弱,要么根本没有(喝配方奶),所以又少了一个武器。再加上七八个月大的婴儿,连愚蠢军团(IgM)都不成熟,更别说智能军团(IgG)的建立,这让情况变得更糟。此时可以用空来形容。如果细菌和病毒不打你,会打谁?
据统计,在宝宝入住托幼中心的前三个月,肺炎链球菌感染会增加两到三倍,导致反复中耳炎和细菌性肺炎。宝宝越早进入托儿所,患中耳炎的几率就越高。一岁以下被送到托幼中心的儿童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可能性高达3-4%,一岁至两岁才被送入托幼中心的儿童仍有高达28%的可能性。住院率最高的孩子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三岁以下的独生子女,最近一年刚进托幼中心,家里没有其他兄弟姐妹。
所以,其实这些反复感染,看似无止境的孩子,并没有遗传问题,也没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只是在它们的免疫力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进入虎口的羊就被送到了育婴中心,在那里它们要努力对抗雪崩般的病毒和细菌,仅此而已。
记住“洗手,洗手,再洗手!”
有时候我会这样安慰无法改变现状的父母:“反正这些病毒都是要面对的。只是早了晚了。现在早点生病,以后就不会生病了。而且根据卫生学理论,小时候脏,长大后过敏的概率比较低!”
大多数家长听到我这样说,只能苦笑着接受事实。但说实话,我只是想让他们好受点。这个逻辑不完全正确。
虽然“卫生学理论”告诉我们“小时候脏,长大了就不喘气了。”但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肮脏的环境意味着接触细菌,分枝杆菌等。存在于农场的自然界,而不是呼吸道病毒。所以除非你选择的托幼中心在清境农场,否则你可能得不到任何“小时候脏”的好处。更坏的消息是,这些在托儿所、幼儿园流行的病毒中,有一部分会“诱发”过敏体质,以后患哮喘的概率可能会更高。对于这些复杂的免疫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不要抱有错误的期望。
另外,根据研究,托儿所少量的聚集性感染都是通过医生和护士被污染的手传播的。所以,万一你的孩子“已经”在托幼中心或幼儿园大班,暂时无法自拔,你只能提醒护理人员和老师“洗手,洗手,再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当然,请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哪怕是轻微感冒,也要老老实实请假在家休息。
自我保护的部分,即尽量在保育室外给宝宝喂奶(祈祷宝宝没有乳头混淆);该接种的疫苗应尽早接种,包括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水痘疫苗等。因为在宝宝反复感染生病的时候,除非症状稍微严重一点,尽量少吃感冒药,以免宝宝服药过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准备怀孕生子的父母一个提醒。我一直认为,“鼓励生育”的政策应该包括“鼓励自己带孩子”;所谓的“自己”,可以包括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一个值得信任的永久保姆。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还能建立心理依恋感。想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