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大科学家,他之前逃学离家出走,后来浪子回头,回到学校,重新开始学业,最后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还有一个年轻而严肃的‘酒鬼’艺术家,后来成了千古名画。"
看完这本书,孩子问了一个很刺激的问题,“看来当大人物挺简单的啊!”
爸爸问他为什么这么想。
他回答说:“将来,即使我逃学,逃学回家,酗酒,成为乞丐...不管我怎么走,最后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的?”
哈。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那个朋友听了孩子的问题。首先,他肯定这个孩子读过这些传记,有一些动力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然而,你怎么向一个热心的孩子解释这样的故事呢?
那些故事都是夸张的?
那些故事只是特例?
还是直接告诉孩子你的逻辑错了?
如果你把这个告诉你的孩子,那本书的可信度会打折扣吗?
后来这位朋友换了一种方式,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他说,“这些故事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们,做一个大企业家、大科学家、大画家其实很难!”
哦?
这位爸爸继续他的“神回复”,“因为,你看看外面那么多乞丐,只有一两个成了大企业家。多少离家出走的人,只有一两个,成了大科学家。”
然后那个爸爸直奔主题:“你知道其他不是大人物的人都在干什么吗?”
爸爸此刻谷歌了一堆可怜的无家可归者的照片,看完之后不忍心再看下去。孩子们经常哭着说,“不要再看他们了……”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的故事吗?”爸爸问。
孩子摇摇头。
“我只想告诉你,这个年纪,你要坐在书桌前好好复习功课。下了书桌,可以多读书,多体验,多学习……”爸爸说:“千万不要翘家,不要酗酒,不要当乞丐。这样你就有更好的机会成为大企业家、大科学家、大画家。”
然后这个爸爸还没完。重点还是在下一句。
“那么,”父亲说,“即使你成不了大企业家、大科学家、大画家,你……还是可以做一个像你父亲一样的父亲。”
听了这位朋友的“神回复”,我笑到眼泪都要喷出来了!不过,父亲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甚至,考试不用复习,作业不想写,家长出面给老师说情;孩子想出去玩,家长花大价钱带孩子出国,不管孩子课业。
这些家长心里一定在想,“这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一定要限制孩子?”
但这样浪漫的想法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孩子其实不知道如果跟着感觉走,最后会面临怎样的生活。
也许,那是一种非常高风险和痛苦的生活。
也许,流落街头也是一种生活,和谷歌那些照片一样悲惨。
为人父母不需要限制孩子,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充分利用经验和智慧进行分析,让孩子充分理解“各行其是”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那是孩子们已经准备好面对的真实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