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从一岁半开始就进入了“拖-拖-拖”的阶段。那时候我给了她“淡定姐姐”的称号,很多事情都为我火了,但“淡定姐姐”依然以不同寻常的优雅和淡定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一直在后面催她,张牙舞爪,把小D往那里引。
总有一天我会受不了这样的自己。那个说好的(吐舌头)温柔的女人呢?于是,我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总结了一些行动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还是很有效果的。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注意今天说的是学龄前儿童的拖延症,小学以后的问题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区分缓慢和拖延
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区分的两个概念。我们眼中的孩子拖延症其实是相对的,相对于我们自己的标准。殊不知,这本身可能就是孩子应有的节奏。他们需要花时间去体验我们已经习惯的所有活动。
我们认为它只是在吃。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在体验食物的颜色、质地和味道。而是他们在协调他们的大脑,手臂和嘴巴。而是他们在练习用语言来表达食物的美味。对这些小家伙来说,这需要时间。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所谓的拖延症是假的,但在这个阶段,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拖延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只是抱怨、督促,反而什么都做,那么这些错误的行为会导致孩子上学后出现“真正的拖延症”。
区分你和你孩子的需求
这一点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也是导致我们对孩子拖延症特别恼火的根本矛盾。在抱怨孩子的拖延症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她的拖延症影响了谁?
比如我以前就特别烦小D每天早上磨蹭,总是担心她错过校车会迟到上幼儿园。于是,每天早上,我就追她,开始喂饭,帮我穿衣服,抱着胳膊下楼。
后来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她迟到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迟到了,浪费了和同学玩耍的时间。也许老师会批评她。这一刻,我意识到自己越界了。当我们把孩子的需求变成自己的需求时,孩子自然不会担心自己的行为,反而会觉得我们帮她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另一种情况,真的影响到我了。比如我本来打算3点和小D去游泳,然后设法去健身房的儿童游戏室,这样我就可以自己练一会儿器械了。可谁知道,她一出家门就开始磨蹭,催了她好几次,她还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玩火车轨,直到四点半我们才开始。
往往这个时候,我很容易生气,但是回过头来这个问题,我知道我真的不能怪她拖延。只是她的行为影响了我的需求。如果我不急着出门,我不会庆幸她的专注力特别好吗?
这真的是你的问题吗?还是你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成了你最大的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的拖延症,第一步分清谁受到了影响是很重要的,这样问题才会有所侧重,然后解决的方法才会更有针对性。
孩子的需求——让她承担自然后果
不愿意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是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拖延时犯的最大错误。这其中的本质就是我们把孩子的需求变成了自己的需求。我们对结果比孩子更紧张,所以总是催促,威胁,甚至大吼大叫。
现在每当我确认这是小D自己需要的时候,我只会提醒他一次,决定不再反复唠叨,让小D自食其果。但每次她不愿意接受的后果发生,我都不会抱怨,说:“你看,我早跟你说了,你就是不听。”而是会感同身受,安抚,更重要的是会强调她之前的行为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儿童博物馆关门了,真的很难过。下次出门,妈妈提醒小D穿鞋的时候,如果小D能马上行动,我们一定能追上。”
我知道这样做很难,我也一直在练习。但孩子才是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后果,但是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的父母目前对我有这个要求。他们所经历的,只是此刻我们父母的紧张、焦虑和情绪失控。这是一种他们不喜欢的情绪,自然会逃避;他们所意识到的是,我们想要控制他们,命令他们做这做那。这是他们不喜欢的,自然会反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焦虑,孩子就越磨蹭。
第一条规则: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且因为不想让孩子承受这种自然的结果,所以我们经常会安排换人。D主任曾经说过,家长经常抱怨孩子总是拖拖拉拉,起床慢,写作业慢,有时候甚至吃东西满嘴都是。
其实不是孩子上了小学就混日子,而是很多家长上了小学才意识到“标准”。原来这些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做。但是在小学之前,很可能是父母替他们做的。
孩子不经过练习阶段,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是自己要做的事情。而我们在能力和意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却突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会本能的逃避,这是人之常情,在我们成年人眼里就成了“混日子”。
我的需求——父母为自己提前规划
如果孩子的磨蹭阻碍了我们的需求,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在了解孩子特点的同时,自己提前做好规划。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比如我急着出门的时候,小D还在看绘本。我给她打了几次电话,她都不理我。我一看时间不早了,就开始唠叨小D磨蹭。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孩子,反映出来的却是自己内心的节奏失控。成年人肯定比孩子更有时间观念,但这种时间观念要体现在我们自己的提前规划中。这个计划有两个方面。
首先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像以前一样,早上小D坐校车的时候,我要忙着照顾小D,一旦时间来不及,我就会两头失落,情绪失控。现在,我会早起,先把自己收拾一下,然后给小D幼儿园准备点心盒和水杯。
其次,了解孩子“慢慢来”的发展需求后,要提前给孩子预留这些时间。这意味着也许我们需要早点叫醒孩子,也意味着晚上要早点睡觉。如果下午3点要出门,要提前1到半小时左右开始跟孩子打招呼,让她有期待,慢慢准备,而不是出家门就大喊大叫,发号施令。
成年人应该比孩子更有计划性和组织性。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能拿孩子当“借口”,要为自己提前规划。
不要把自己的节奏强加给孩子,尊重他们内心的节奏。焦虑的父母往往会失去对自己节奏的控制。
唠叨和催促是一把钝刀,不仅不会让孩子磨蹭,反而会无形中“切断”亲子关系。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去体验,去承担后果。这才是陪伴的真正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