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两岁了。她从小就带着孩子出去玩,是软柿子的主人。被抢了也不会回电话,一直排队等别人。我让她说大声点,让别人不敢这么对你,她却一直说不知道。我感觉好像不敢。如果她突然去一个孩子很多的地方,她会觉得害怕,一定要我抱着她。我甚至打算让她看看怎么骂别人,但是我怕其他家长有意见。
我可能是个急性子的妈妈,女儿的成长方式和你的假设有些偏差,让你感到不安,这完全可以理解。我的建议是让她自由成长。即使她痛苦,也是必要的经历。她需要自己去感受,帮助她理解这些不同的感受。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社交方式。你女儿才两岁。很多你觉得不公平的事情,其实在她的世界里并没有这样的标准。
尤其是2岁这个年龄段,一般建议大人利用环境的设定来避免竞争,而不是教孩子分享或者其他他们无法理解的概念。
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抢了他玩具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会对你女儿造成伤害,你女儿的表情很有限。可能她的表情还不足以让抢了她玩具的孩子明白真正的意思。但是你看到的是不公平的,她的朋友圈里也会有人有同感。我在工作中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会争取自己的好朋友。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社交方式。只要没有大人的过度干预,这种圈子总是会自然形成的。
另外,如果父母本身特别强势,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差。一方面,他们害怕做错事;另一方面,大人会替他们做。
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和女儿的关系是不是太牢固了。2岁的孩子特别善于捕捉大人的表情,希望用微笑来传递你对孩子的信心,而不是通过皱眉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沮丧。
孩子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会害怕。这是每个孩子对陌生环境的警觉,但却是好事。如果她真的不怕去任何地方,我认为她反而需要担心。
父母需要做的是接受她的恐惧,坚定地袖手旁观在她身边,和她一起适应。不要把她推出去,不要逼她勇敢,甚至不要把孩子的“恐惧”当成一种“病”,要时刻想办法快速消除这种情绪。当孩子足够信任父母时,她自然会愿意接受他们的建议。所以,不建议从现在开始强迫孩子跟着你的想法走。而是应该反思自己平时的语言或举止是否已经把这种不耐烦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她非常没有安全感和焦虑。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多花点时间观察孩子,尽量看到她的优点,忽略她的缺点。让父亲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中来,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比任何指令都重要。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些担心,就是“我的孩子是顺从型的,不会反抗,所以担心自己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别人不合理甚至强烈的要求和行为呢?
其实要帮助孩子改变,前提一定是我们家长自己先改变。所以,我的建议有几个方面:
1。允许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孩子整理情绪。
这个怎么理解?问题中,母亲提到孩子“害怕”“害怕”。显然,母亲并不接受这种反应。
其实,当孩子受到惊吓、不知所措甚至哭闹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他整理、诉说自己的感受。
比如:“妈妈看到刚才孩子们抢了你,你哭了,因为你觉得有点害怕。他跟你说话那么大声,还偷了你的玩具;你可能还有点生气。他毫无礼貌地从你手里抢走了你的玩具……”
这样的每一次“情绪摊开”的倾诉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停止不知所措和惊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
2。鼓励孩子积极的行为,学会关注自己的优点。
整理好孩子的情绪后,这个时候孩子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情绪,我们家长会做接下来的鼓励工作。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看到你没有像那个小伙伴那样打人/抢东西,这是很真实的。而且,这个小伙伴抢你的时候,你也学会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很重要……”
当我们描述孩子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的表现时,孩子自己也会回忆起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并强化自己的正确行为。他似乎不那么担心和害怕了...这样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它。
3。头脑风暴解决方案,引导孩子关注解决方案。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我们还能怎么办?”
家长和孩子一起集思广益,想办法应对。需要注意的是,头脑风暴时,家长帮助孩子写下所有能想到的方案,而不去判断和讨论这些方案是否正确。在列出多种可能性后,讨论并选择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