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婴儿为什么这么娇气

现在的婴儿为什么这么娇气,第1张

宝宝为何越哄越“娇气”

从孩子蹒跚学步开始,磕磕绊绊就成了生活中的家常便饭。手指不小心擦破了皮,膝盖不小心红了,胳膊不知何故青一块紫一块的……当孩子遇到这些磕磕碰碰的时候,父母会本能地安抚受伤的孩子。然而,面对父母的安慰,有些孩子不仅没有变得更坚强,反而变得“娇气”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父母应该怎么做?

夸大的焦虑

八月份一个人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把手指划伤了。一整天,他都没有因为这个“小伤”哭过,大人也没放在心上。晚上我妈下班看到八月手上的伤,吓了一跳,说:“唉!宝宝的手是怎么受伤的?疼吗?你是怎么得到它的?这么大的洞……”带着妈妈焦急的询问,八月前的我像个无辜的人,突然哇的一声哭了。直到晚上睡觉,奥古斯特还会竖起手指嘟囔着“不能再碰了,不能再碰了……”

宝宝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对某些事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能力判断。对于小疙瘩,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情绪上反应过度,孩子必然会受到父母焦虑情绪的影响,或者被父母的表现吓到,进而觉得自己遇到了大事。以8月份为例。他没有能力说出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妈妈会这样。他反而只能感受到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所以,他会认为她妈妈的表现是大事。所以他的哭闹其实是成年人的一种反应。

成年人的焦虑从何而来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坎坷,那么为什么孩子受伤了,父母会那么焦虑呢?

过度关注典型的“421家庭”现在最常见的情况是:过度关注孩子,过度关注小疙瘩。这种情况造成的担心并不是真正的担心,而是因为父母或照顾者的注意力无处可放,导致过度关注,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父母的需要。

知识匮乏。有些家长医学知识不足。面对孩子的伤害,他们无法对事情做出理性的判断,一紧张就感到焦虑。这种焦虑自然会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性格主导。有些父母缺乏安全感,对任何事情都倾向于消极思考,性格敏感,特别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容易把小事放大。当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想的不是解决,而是有多恐怖。所以当孩子摔倒的时候,安慰孩子更像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不渲染焦虑不代表忽略

和别人家不一样,刘浏每次看到儿子鲍晓摔倒,都躲得远远的,假装没看见。她认为这是让孩子变得坚强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似乎有效。儿子每次摔倒都是自己爬起来,不哭不闹。奇怪的是,孩子当时什么都没说,事后却总是抓住某个机会“撒娇”。

比如我妈拉着他的手,他会说:“我妈刚才拉我的时候弄疼我了。”接下来,让我妈解释也没用,我就趁机哭。

和刘浏一样,有些家长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既然过度的关注会将焦虑传递给孩子,那么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体验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事实上,缺乏帮助和关注,被“冷处理”的孩子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他需要被爱和关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越积越多,就会越脆弱,越娇气。这样的孩子无法很好的和父母建立联系,所以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是考验他们是否爱自己的标志。每当他们抓住一个被父母关注的机会,就会如饥似渴地吮吸那种被关注、被捧在手里的感觉。他们需要“精致”才能变相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引申开来,这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人际关系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模式。

放下焦虑,理性聚焦

刘婷带女儿田甜去野餐时,田甜的手指被树枝划伤了,但没流血。小家伙举起一点点剥了皮的手指,瞪着圆圆的眼睛,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刘婷看到女儿受伤,心里一紧:“天啊,我的甜手被割伤了,野外的细菌那么多,伤口感染了怎么办!”就在她准备张嘴说话的时候,心里有个声音提醒自己,“别吓着孩子。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去山里玩,摔跤磕碰是常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刘婷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常识,在反复理性判断甜甜的伤势并不严重后,焦虑情绪逐渐缓解,于是冷静地问甜甜:“宝宝疼吗?”田甜看着妈妈关切的眼神,然后说:“如果有点疼,吹一吹就不疼了。”于是刘婷拿起一只甜甜的小手放在唇边,关切地吹着。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后,刘婷对孩子的伤口做了一些简单的处理。其实没多久甜手就没事了。

理性关注的4种方式

理性判断。家长要能够对整个事情做出理性的判断,学会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一些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这些手段判断孩子的伤情是否严重,这样才能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调整自己的心情。父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不会紧张,也不会把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这个时候,他们会以更平静的心态面对孩子,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需求。

调整好心态后,家长需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忧。比如你可以心平气和的问孩子“宝宝疼吗?”而不是不耐烦的说:“天啊,这么大的口子你疼吗?”或者抱怨问“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哪里坏了?”

必要时处理伤口。对于一些轻微的磕磕碰碰,如果不需要去医院,家长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况简单处理孩子的伤口,或者带孩子去医院治疗。但切记不要盲目焦虑。

和孩子一起面对。过度夸大焦虑是一种情绪上的担忧,而且就像对受挫的孩子冷处理一样,这些做法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如果你能以孩子理解的方式,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传递出安全感和力量感,陪伴他面对这些坎坷,给予他需要的帮助,孩子自然会变得冷静和坚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6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