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国的课堂最缺的是什么?最该“教”什么?

[教育]中国的课堂最缺的是什么?最该“教”什么?,第1张

[教育]中国的课堂最缺的是什么?最该“教”什么?

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的孩子,都要上课外班,比如美术、外语、数学、语文等。各种阶级无处不在。

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略有不同。课外班的老师会更活泼,和孩子的互动会更多,但这并没有改变这类课程的本质。

即以教学为目的,而不以教育为目的;但是,教学形式的改变不会带来教育的本质变化。

2005年,钱老感慨地说,“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没有一个取得了可以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提并论的学术成就。”钱老又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既是疑问,也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描述。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新的教育模式,都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提高教学,而不是教育。

哈佛幸福班导师塔尔在讲座中提到,西方认知心理学家逐渐发现,始于柏拉图时期的将心灵与肉体分离的“二元论”并不能使人变得更加积极和幸福。

比如西医治疗的发展,很多精神疾病是治不好的。相反,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

西方的思维方式虽然促进了西方科技的发展,但并不是解决教育乃至人类问题的灵丹妙药。

因为西方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解决人与自然或者人与物的关系;东方思维模式指向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因为“人定胜天”。

众所周知的《论语》中“边学边学不是更好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道就不要绅士?”“我的三省和我的身体;难道是为别人作弊?交了朋友却不信?不习惯?”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延伸到教育。就像“钱学森之问”一样,民国时期,国不富民不强,却产生了很多大师;如今国富民强,却再无大师。根本原因是教育抛弃了本质。

那就是不再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关心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根本目的是孩子能否掌握有形的或抽象的东西,比如单词、概念、解题方法等。

父母不再关心孩子是否学会了如何与亲人、老师、伙伴相处,反而会在谈论孩子时以成绩高为荣,而不是人缘好。

虽然学习成绩可以成为孩子走向新的社会阶层的敲门砖,但不是孩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成绩好的孩子不能多做点开创性的工作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2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