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接纳”这件事怎么理解的?

家长对“接纳”这件事怎么理解的?,第1张

家长对“接纳”这件事怎么理解的?

父母如何看待「接纳」?但像这样“接纳”孩子,有时也是毒药。“接纳”这个词,大概是目前育儿和身心成长领域最流行的一个词。无论是对孩子的行为,还是对自己的一些状态,我们总会提到“接纳”。

有一次我听到一些母亲互相交谈。亲子关系不和谐怎么办?夫妻关系不亲密怎么办?婆媳关系太痛苦怎么办?活得太压抑怎么办…

于是,这个时候,一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安慰的高端词——“接纳”就登场了。

似乎在所有痛苦的事情发生后,只要举起“接受”的大旗挥一挥,一切都会好的。

如果你不喜欢孩子的行为,告诉自己接受;

和老公沟通不了,就忍着气,告诉自己接受;

我被婆婆逼疯了。我咬咬牙,继续强迫自己接受。

于是接纳和包容开始混淆。对自己的“接纳”似乎变成了合理化,对孩子的“接纳”似乎变成了纵容。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所做的真的是接纳?

我们说接纳孩子,并不是让孩子做什么都行,而是他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他的欲望和需求;

明白孩子现在的状态是有原因的。与孩子的内在性格和父母之前的教养方式有关。

但并不是说当孩子的行为干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做。

当我们说接受自己的时候,并不是把一切都想当然。相反,我们意识到我们目前的状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的成长环境、过去的经历和局限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沉湎于过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抱怨。

接受并不是公正地把所有责任推给别人和环境。不是接受,是逃避,是逃避,是借口。

比如现在经常有一些关于“熊海子”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行为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孩子受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很大,但不代表我们可以允许他们继续为所欲为而不去纠正。

同样,如果一个成年人因为出身家庭的伤害而形成了某种性格缺陷,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成长经历,但并不意味着他要以“接受”为借口,继续沉湎于过去,抱怨他人。

我们无条件接受的是我们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曾经看到一个老师写的两个案例:一个处于秩序敏感期和肛门欲期的孩子,非常固执,有一次尿床,不让妈妈换床单,非要在床上尿尿。

妈妈接过盆,拿了一半,一定要倒回床上。如果不掉,她会哭。于是母亲一直拿着尿壶,不敢倒出来,就站在那里和孩子讲道理。

还有一个爸爸说,他的孩子每天晚上在外面玩到很晚都不愿意回家,所以很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然后就迟到了。

爸爸说:“他就是玩不够就不回家。不管我说什么,他就是不回来。没办法。老师不是说要接纳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但是,这样的情况真的不能接受。别说,我接受孩子,所以我让他玩,让他尿尿。

那不是接纳,那是顺从,纵容,溺爱。

当我们说接纳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不要仅仅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而否定或评判他们。不说孩子尿床,我们就是坏孩子,我们很惭愧。

我们看到孩子尿床是因为处于肛交期,然后又处于订单敏感期,所以不同意换床单。

我们也不把晚上不想回家的孩子评价为不懂事,贪玩,而是去感受,去听他的话。他的需求是什么?

怎样做才能在不影响正常作息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的需求?

所以,真的不要总说“接受”。你是真的接受,还是在忍受?接受和宽容有什么区别?

忍是在自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办法,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选择压抑。

当我们忍受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依然是敌视和挣扎,但这是一种无奈和无声的挣扎。

而当我们真正接受它的时候,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去发生了什么,承认一切都发生了,并在这一刻为自己负责。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心灵的层面上已经接受了,这件事真的接受了。但是你的身体会告诉你是接受还是忍受。

当我们接受的时候,内心是轻松柔软的。我们知道自己的选择,也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而当我们忍受的时候,内心是紧张僵硬的,整个人一直处于消耗状态。被压抑的能量纠缠在身体里,要么通过责备来伤害别人,要么制造罪恶感来伤害自己。

当我们真正接受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看到对方,尊重对方,不强迫他们改变,但同时,我们也不会失去自己。

我不会要求你按照我的想法去改变,我也不是按照你的期望去生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接纳不是妥协,而是尊重对方的边界,不推卸责任,不强加控制。

善于接受的人是真正能为自己负责的人。他不会指望别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不会指望对方来承担自己的人生。

接纳不等于放纵。接受不是逃避的挡箭牌,也不是消极放任的幌子。而是永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那一刻为自己负责。

然后,让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反抗,没有坚持,就像山林里的树,让风从自己身上穿过。

同时,接纳还包括在自己还做不到的时候,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强求,不强求。

接纳是一种状态,不一定是具体的行为。具有接受品质的人可以用接受的状态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我们不一定要求自己接受一切,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有选择。

你可以选择尊重地与对方交流,也可以选择降低期望值;你可以选择允许自己暂时不接受,也可以干脆选择不接受。

但不同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请接受这样的自己

我接受我的过去。无论我做错了什么,我都选择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不断自责;

我接受我的现在,不管我现在的处境如何,我选择尊重我生命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

我接受自己的情绪。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我都选择正视它们,关注它们,体验它们,从中了解我的想法和问题,建设性地解决它们;

我无条件接受自己。这是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我的权利。

我有权利快乐,我有资格成功;我有权利不开心,我有资格不成功……

虽然我经历过很多失败,犯过很多错误,但那些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是我成长的阶梯。

我接受我的礼物。虽然我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我珍惜我所拥有的,尊重我生命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

我接受我自己。虽然我并不完美,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我最好的表现。我相信我将来会做得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76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