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钢琴?也许你用错方法了

孩子不爱学钢琴?也许你用错方法了,第1张

孩子不爱学钢琴?也许你用错方法了

注意你的手势,孩子。告诉你多少次了,你总是记不住。你为什么弹跳?你的身体是弯曲的。坐着别动。......和孩子一起弹琴,简直是妈妈和孩子共同的噩梦。事实上,弹钢琴可以让你更快乐。看看专业老师怎么说。

小鸿弹琴的成长故事

小红五岁左右开始学弹钢琴。

刚开始练的时候,手指总是平平的往下压,忘了站起来。老师上课提醒他,他妈妈纠正了几次,他还是一直忘。我妈翻了很多钢琴教学书,找到一张小黑猫教小朋友弹钢琴的图片。它说:“你看,手是弓着的,像一只小黑猫要跳。”“跳的时候,摔的时候很放松,准备再次起跳。”小红被画面吸引,多次模仿一只小猫弓着背“跳”,然后跳上黑白键。“把这只驼背小猫的形象贴在旁边,好吗?我一看就想起来了。”不久之后,他习惯了使用新的手势,尽管旧的手势偶尔会出现。

有时候小红弹琴的时候身体是歪的,妈妈提醒几次都不开心。我妈用手机拍他弹琴,弹了一遍,让他自己看。通常,他厌倦了笔直地坐着。有了视频,他也想在镜头前好好表现,放几遍。他还发现,当他斜着坐着时,他的演奏不如直着坐着时好。下次他会坐直,他就不会不高兴了。

小红用左右手同时弹奏新曲时,经常会忘记换手,弹错音。他还没发现,他妈忍不住马上纠正。他哭着说:“弹钢琴很难转手,但我弹了好几遍都不会。”他妈妈说:“学弹钢琴的时候换手有点难。你还记得你刚开始弹钢琴的时候,你的手势经常出错吗?后来,我学会了像小猫一样跳,我玩得还挺好。”和妈妈的钢琴老师商量后,我录下了老师下次弹钢琴的示范。玩之前我让小红认真听,一听不对音就能停。一起看音乐,想转手的地方,让小红自己画个记号;小红喜欢唱歌,妈妈找了很多好歌,比如《一闪一闪小星星》。在播放熟悉的歌曲时,他可以自己边弹边唱。如果他犯了错误,他会慢慢地重新找到正确的声音。他妈妈不干预,只是在他身边视频。在看钢琴演奏视频的时候,他们也把他找不到声音,唱歌跑调的地方当成搞笑的桥段。

练习弹《一闪一闪小星星》的第二周,我妈躺在床上跟正在弹琴的小红说,我妈今天好累,心情也不好,但是听你弹完这首曲子我就感觉好多了。感觉就像躺在野营帐篷外面看星星。小红觉得好玩,对妈妈喊,你弹吧,我听听。他也躺了下来,闭上眼睛,听着妈妈弹奏,享受着“野地之夜空”的感觉,感觉很满足。

有一次到了弹钢琴的时候,小红在柜子里找到了好久没弹的象妈妈和小象娃娃,说:“我现在想和他们一起玩,但是我还不想弹钢琴。”妈妈说,“他们从来没听过你弹钢琴。请你给他们安排座位,让他们看你打球好吗?”小红让大象妈妈和娃娃躺在钢琴上看。妈妈说,今天要演《两只小黑鸟》。我们可以改编曲子,把小黑鸟变成大象。既然歌里还提到了小黑鸟的名字(叫做杰克和吉尔),我们也要给两头大象起个名字。妈妈可以给黛西和宝宝本打电话吗?小红强烈反对。他说妈妈叫Coco,宝宝叫Apple,小红就很开心的弹着唱着。改变游戏的玩法,增加了他玩的兴趣。

小鸿妈妈的技巧1.巧用生动形象来模拟动作,孩子对练习会更有兴趣。

在练习手势和坐姿时,如果老师/家长过于严厉(有的老师甚至打人),孩子就会害怕犯错,弹琴很快就会变成一件令人望而生畏、有些沉重的任务。一个孩子怎么会喜欢让他害怕的东西?

日常行动习惯大多是自动的。学习一个新的动作习惯(弹琴时手落下时弓手背,手指自然下垂)是不自然的。它需要反复训练和强化。如果能用孩子们喜欢的形象来模拟钢琴演奏的动作(小猫在它的弓上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文小红还希望在钢琴旁边贴一个小猫形象,提醒自己弹琴时的动作要领。适当的提醒会帮助孩子不至于不自觉地回到原来的习惯。

2.鼓励孩子自我评价,增加自我的评估能力。

家长和老师总在一旁提醒(比如“坐下!),孩子觉得很无聊,心想:“不是在弹琴吗?为什么一定要坐着不动?在这篇文章中,母亲用视频的方式让他看到和听到自己的“表现”(孩子对看自己的视频很感兴趣,他也想表现得更好!),当你觉得歪的时候,听起来不好听,你可以自己调整。

其实父母一直在那里纠正孩子自己的累。孩子似乎不会自己评价怎么弹钢琴,而是依靠父母的反馈来弹钢琴。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空,让他自我评价,鼓励自己在练习换手的时候把符号标出来。孩子这样会少一些阻力,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增加主动性(自我评价,在谱上标出哪里易手),有进步的时候会有更好的成就感。

3.给孩子反馈,让其感受到进步。

小红在学会换手弹琴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弹错了一段,被妈妈纠正的时候也不开心。(你怀疑她妈妈纠正的是对的吗?),感到压抑和挫败。

妈妈后来调整了一下,增加了两种反馈:一种是记录老师演奏的示范,让小红对比自己演奏的对错;另一种是让小红学唱英文歌或者乐谱。一旦她熟悉了这些歌曲,就可以在演奏的同时进行自我反馈,及时纠正。

父母使用具体的、描述性的语言对孩子也是一种积极的反馈。比如文章中,当听萧红的曲子“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的时候,感觉到了学习的成长,比“玩的很棒”的总结性的赞美好多了。

4.遇挫时接纳孩子真实感受,鼓励回顾过去,获得成长的动力。

孩子弹琴的时候会觉得有点烦。如果你说:“你怎么可以这样?隔壁姐姐弹琴的时候特别开心!”或者“马上玩,以后还可以玩”。前一种说法否定了他的感情,认为他不应该有。后一种说法是希望孩子烦躁的情绪能“把大事化小”,但暗示弹钢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不接受孩子的真实感受。

小红在学习左右手轮流弹琴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她妈妈首先承认“学会用另一只手弹音乐有点难”,既接受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也承认了他的努力(试想一下,如果小红听到“用另一只手弹钢琴”,其实很简单!之后妈妈和他一起回忆过去的困难和克服的过程:“你还记得你刚开始弹钢琴的时候手势经常出错吗?后来练了小猫的跳,我就学会了。让孩子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练习过程中总有困难,但找到合适的方法,然后练习巩固,可以有效提高。

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弹琴才有乐趣

如果要求孩子每天练琴巩固和提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哪些方面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呢?对于苹果来说,在时间(饭前还是饭后)、和谁玩(和你妈妈还是你自己)、观众(动物玩偶,比如母象和小象)、怎么玩(把两只小黑鸟的主角换成两只大象,分别给它们起名字)这些方面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鼓励他们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一些改编,这样他们就越有自主权(比如在故事里)

以研究内在动机而闻名的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认为:

每个孩子都有归属、自主、胜任的内在心理需求。如果这三个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孩子会有更强的内在动力去做事,自主需求的满足是必要条件。

对孩子有充分的接纳,可以满足孩子的归属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力的进步可以满足自己的能力需求。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要尽量少用或者不控制(威胁“玩不好以后不要吃饭”或者纵容)、社会攀比(“和邻居的胖乎乎比,你玩起来一点都不顺利”)、deadline(“我最后再给你五分钟!”)等手段。

我曾经问过一个学生,为什么她从小练琴就有乐趣。她说导师没让他们考等级。在练习的过程中,她会告诉他们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曲的经历,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和自己在练习中的进步。老师经常组织学不同乐器的小伙伴一起排练一些音乐,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演奏时乐器之间的衔接对应,再到一团顺畅。所以,我很乐意一起排练,一起演奏,我可以尽情的弹钢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7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