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同理心

小孩同理心,第1张

想要小孩有同理心怎么办

想让孩子有同理心,该怎么做?什么是共情?孩子有同理心有什么好处?共情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培养。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善解人意,懂事,有同理心,但同理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教”或“说”。只能通过后天的模仿和学习来发展。

在亲子餐厅的游乐区,我听到家长大声训斥一个五岁的男孩:“你为什么要打人?如果有人打你,你会开心吗?你喜欢别人这样对你吗?要不要我也打你一拳?”原来是小男孩和另一个小哥哥抢了玩具,但是他们出于愤怒动了手。只见小男孩哭着说:“我也想玩。我先看到的!而他的父母则严厉地说:“你怎么能这么自私,不能为别人着想!」

问:你是在用这种方式教孩子换位思考吗?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善解人意,懂事,有同理心,能对大人的辛苦感同身受,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就更好了。然而,移情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动发生。只能通过后天的模仿和学习来发展。关键在于家长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互动。毕竟“没有被同样对待过的孩子,不可能同样对待别人”。

一个被爱的孩子会对他人更有同情心

所谓共情,是指一种情感上的共情,也是一种建立在一定认知发展基础上才能获得的能力。所以,当大人要求孩子具备与他人相似的能力时,首先要了解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免造成错误的期望。台湾省力康复诊所职业治疗师吴指出,共情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与他人互动,并感知他人的存在。认知要能“替代意见”:“我不是你,但我能想象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想,怎么做。除此之外,你还要有基本的识别情绪的能力,明白一个事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和感受,明白自己的情绪,才能理解别人。

从情感层面来说,同理心的培养与成年人的情感联系密切相关。被足够疼爱的孩子,长大后自然更愿意付出爱和关怀。另外,从认知层面来说,指的是一种“心理解读”能力。在四岁之前,孩子处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几乎只关心自己的感受。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情不容易,但他们可以慢慢学会如何解读别人的行动、需求和动机;五岁时,心智解读能力正式发展,共情开始萌芽。

换句话说,在孩子四岁之前,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多花时间亲密相处,采取温和坚定的育儿方式。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逐渐发展,大约三岁半以后,多询问孩子在生活中的感受,增加孩子的情感素养;同时,练习换位思考,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冲突后。你不妨带他进行一次事后讨论:“如果再来一次,你能做些什么来做出不一样的结果?」

同理心很难教,需要示范

“移情很难用“教”或“说”,但可以用“示范”。大人愿意先放下批评,先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猜测孩子可能的想法和感受,这是帮助他建立共情的第一步。

比如,当一个孩子和别人发生抢夺玩具的争执时,不妨简单地从事件本身的客观描述开始:“你先看到这个玩具,想玩,但他一下子就拿走了,你气得忍不住打了他。而不是说“你为什么要打人?“在孩子的行为上打上一个大大的叉。

然后试着帮孩子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看自己行为的后果:“后来发现什么了吗?”“你打了他,现在还有办法继续打吗?”“如果两个人玩得开心,下次还能做什么?」

猜错孩子的想法没关系。大树老师分享到,你的孩子会知道你在关注他,而不仅仅是行为的对错。你经常做出这样的猜测。你不仅会越来越了解孩子的想法,他也会吸收你的语言,猜测别人在想什么。这是同理心的研究。

提醒,当孩子还处于目前的情绪时,他可能无法理性思考。家长没必要急着要求孩子进入对方的位置。让他先想想:“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情绪,还要提供解决方案或替代方案,增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下次你再教孩子要有同理心的时候,无论如何,请记住:“只有拥有足够同理心的孩子,才能发展出与他人同理心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5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