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你画了几次画不好,或者画不出想要的效果,别人就断定你的孩子没有能力学这个技能,或者没有天赋?而你是赞同他们,认为你的孩子不适合这个,从此果断放弃,还是让他在这个有趣的学习中得过且过?
有时
孩子的“不”和老师有关系吗?
三年级的时候,我爸送我去了校外的乒乓球兴趣班。老师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也不喜欢他。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努力教我打正手和反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总是批评我的错误动作,却从不表扬我,导致我只注意握拍姿势,从不接球。有一天,他烦了,对我爸说:“你家孩子好像学不会这个……”兴趣班还没上完,我就被拖回家了。因为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我再也没有拿起过球拍。
之后的很多年,我都不再愿意参加其他球类运动。这一切的改变,只因为老师对我爸说的一句话。那句话就像毒药,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变成紧箍在头上的咒语——你学不会这个。
初中的时候,第一学期体育课打乒乓球。我害怕学习。当我支支吾吾地对体育老师说,“我没有这个潜力,所以我永远不会...他打断我说:“这么多年,我的学生一直学不会。如果只是告诉自己不行,以后做不到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这句话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学校里,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被老师“训练”得在学习上束手无策。心理学家Dwick曾经要求7到10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实验。起初,这些孩子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一道无解的数学题。当他们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希望。
然后,他们得到了另一个更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奇怪的是,他们半天也解不出第二张数学试卷。后来Devik换了一个测试老师,让孩子们正常解决数学题。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仅仅因为学得慢就做出“不行”的评价,很难让人信服。是因为孩子学的慢才影响老师的工作效率吗?是因为孩子学得慢,老师或者家长的工作量才增加的吗?我们把情绪上的不快转化为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可能很常见,但无疑与孩子的“不”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仔细想想,有时候孩子的“不会”是不是也和老师或者家长有关?回顾学生时代,也许我们都有同样的经历。在老师教的一些科目上,我们总是达不到理想的好成绩,虽然我们并不是不够聪明。
父母最大的不幸
就是觉得孩子不行,从此放弃他
小时候有个邻居的阿姨曾经对女儿说:“你要学这个,就要有这个素材,先学会这个技能。如果你教不了它,它会杀了你……”她一直认为,一个孩子想要在兴趣技能上取得成功,首先要靠天赋。她不想让女儿学唱歌,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嗓音条件,她也不想让女儿学钢琴,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出众的乐感基因……到目前为止,女儿在这些令人羡慕的领域一无所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成功都是靠优秀的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仅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就过早地对孩子下判断,压制孩子的兴趣和热情,未免过于草率。
2006年,各大媒体有一个关于一个男人的讨论。他叫王楠子,曾经是上海某中学的标准差生。经常被老师“照顾”,但王楠子的父亲不信这个邪,执意要把被拒的儿子送到美国纽约读书。八年后,王楠成为全国动画大赛个人冠军,被老师誉为天才。王楠子命运的蜕变,给了很多人一个打击。为此,王恩忠曾经抨击过教过孩子的老师。后来有记者问王恩忠:你觉得做父母最大的不幸是什么?王恩忠说:最大的不幸是你相信了一些人,你认为你的孩子做不到,所以你放弃了他们。
“没天赋”还是“没能力”。在著名教育家李希贵看来,很多时候,一些专业人士给孩子贴的标签,看似是了解情况后给的评价,实则是一种偷懒的责任,去匆匆忙忙地整理人。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们作为父母,被这些魅力所迷惑,一时认可了别人给孩子贴上的标签,从此对他们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投资界的超级巨星彼得·林奇认为,他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操作的有效方法。于是,一些有“隐藏天赋”的孩子被扫进了被遗弃的垃圾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够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发挥他们的才能?
其他人的评论更多地反映了他们是谁
而不是你的孩子是谁
孩子长大了,这样的咒语还有很多。它们可能都是从别人的一个无意的、善意的或恶意的评价开始的,以至于一个家长逐渐把这些评价变成自己内心的声音,像真理一样相信它,然后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某种放在孩子身上的“美”。
怎么才能破除这些魔咒?永远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你孩子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从头到尾都是别人对你孩子的理解。它更多地反映了他们是谁,而不是你的孩子是谁。
所以,下次再有人这样评价你的孩子,请积极面对他们的反馈,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但也请记住,你孩子的能力或天赋与他们的评价无关。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发展变化,现在能不能做到,有没有天赋,都不是最终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你需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鼓励他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接受当下不完美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