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用药,这十个错误最常见

给孩子用药,这十个错误最常见,第1张

给孩子用药,这十个错误最常见

误用药物预防疾病

医学是一把双刃剑。用了就是药,不用了就是毒!

以前Xi安有一家幼儿园给健康的孩子分批打“病毒灵”(盐酸吗啉胍),说用药的目的是防止病毒感染。事件曝光后,大家都注意到,这种药只能用来治疗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不能用来预防。即使用来治疗感冒,也不是常用药。

这只是冰山一角。是什么让你相信,在晨检时给孩子集体喷利巴韦林、板蓝根、口腔消毒剂的幼儿园,这些药物能预防流感病毒或其他病毒?

除了疫苗,世界上没有预防流感病毒的神药。敬畏药物!不要轻易给孩子吃药!

然而,普通感冒没有有效的预防药物。七天不吃药,一周吃药,治疗没有特效药。

另外,很多家庭总是养板蓝根,以为流感季节给宝宝吃可以预防感冒。再次提醒家长,板蓝根也是药,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不要只给孩子吃药。

错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吃自己吃过的,感觉有效的药物,给大人的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孩子不是微缩的成年人。给儿童服用成人剂量的一半是不科学的,也是危险的。

儿童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

儿童肾脏还在生长发育,清除药物的能力不如成人;

孩子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阻止一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所以,不能自己给宝宝服用任何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有些药物真的没有儿童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是否可以给孩子用。

错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由于国内药品安全问题频发,家长会更倾向于选择海淘药品,其实风险很大。

一是因为语言不通,很多家长无法理解海淘药物的真实用途、用法和用量。

比如在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其疗效,说是万能药膏,可以吃。然而,其实它在美国的适应症是用来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用的人2岁以上,每天最多3~4次。如果他们不到2岁,他们应该咨询医生。

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草,FDA已经在其口服补充剂上发布了肝毒性警告,不含外用剂型。所以外敷要避免皮肤溃烂,以免有肝毒性。

其次,由于网商缺乏监管,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难以及时获取。

比如有人买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配料表里有苯佐卡因。事实上,由于这种成分可能导致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和美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已经警告公众禁止在2岁以下的儿童中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软膏。

错保健品当糖果吃

保健品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孩子服用保健品。保健品厂家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孩子,把自己产品的口味做得太好,以至于很多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

比如很多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给孩子吃的多种维生素。味道很好,外观可爱,小朋友都很喜欢。其实国外报道过很多小熊软糖过量的案例,都是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错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保健品吃多了会中毒。他们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不是糖,把保健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在柜子里。

错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但是中医是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通常标注为“不清楚”。“尚未明确”只是表示没有临床数据可以参考,很可能有一些风险没有被发现和确认,并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说白了就是风险未知。和明说的不良反应相比,哪个更可怕,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另外,100%植物来源的药物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强身健体,切记古训“药三分毒”。

错朋友推荐的药物肯定错不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验,对朋友推荐的用品和药品比较信任。他们不经过药剂师或医生,私自给孩子服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在判断患者病情后决定需要使用哪些药物以及如何使用,而不是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自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

错滥用抗生素或拒绝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一旦孩子真正需要抗生素,抗生素就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所以有些家长拒绝盲目使用抗生素。

其实抗生素的使用还是要理性对待的。抗生素是处方药。家长不赞成主动给孩子用抗生素。但如果医生在治疗时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并开了抗生素,则应遵医嘱服用,不应以排斥反应盲目拒绝。

使用抗生素时,也有一些误区需要避免:

第一,一好就停用抗生素。其实没有足够的治疗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

第二,如果抗生素效果不好,马上换药。细菌感染是一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到效果。不是一剂就能立竿见影的,不要随意停用抗生素或者频繁更换抗生素。

第三,抗生素越新越贵越好。有些患者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没有人比抗生素更强大。不同的感染部位有不同的致病菌,所以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错多吃药好得快

很多家长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药吃得越多,好得越快,所以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

事实上,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是被肝脏代谢失活,通过肾脏排泄清除的。因为孩子的肝肾功能还不完善,所以要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造成肝肾损伤。

如果病情需要多种药物一起服用,也要请医生决定如何正确服用。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是用来退烧的,但这种成分也存在于很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在退烧的同时服用复方感冒药,可能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从而导致肝损伤。

再比如抗过敏药扑尔敏。这种成分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都有,成分列表可能是扑尔敏。如果家长不知道扑尔敏是扑尔敏的成分,孩子在服用扑尔敏的同时,很容易服用含扑尔敏的感冒药,导致扑尔敏过量,可能导致孩子入睡,严重时甚至导致意识丧失。

错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全国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近1/4的用药错误是由于混淆药品名称造成的。

比如儿童发烧用的泰诺和儿童感冒症状用的泰诺,很容易混淆。泰诺是一种单组分药物,活性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是一种复方药,里面含有四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

对于高烧的孩子,如果需要用药,应该用泰诺。如果你把药名搞混了,选择了泰诺,发烧不一定会消退,但会给孩子带来嗜睡、乏力、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药品包装的相似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同一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有些外包装很像,不仅大小相似,颜色也很像。所以家里准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家长也需要格外小心。

不过,这个错误真的很低级。犯过的家长要好好想想。

错依赖药物轻视护理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更重要的是病后的关爱,不管病情是重是轻。

比如湿疹宝宝的皮肤经常干燥发痒。抓挠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一旦破损,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更容易进入体内,使湿疹恶化。所以,经常多涂低敏保湿霜,重建皮肤的屏障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保湿是控制湿疹复发的基础。做好保湿可以事半功倍。

外用激素类药物不能治愈湿疹,但可以控制湿疹的复发,直至自愈。

另外,很多新手爸妈对宝宝红屁股(也就是尿布疹)也无能为力。其实,预防或治疗红屁股的关键在于护理:尿布要勤换。通常建议2~3小时换一次尿布,或者宝宝一拉就要及时换尿布。换的时候用流动的温水冲洗臀部,然后用软布拍干臀部。必要时可以用吹风机的低温档吹干宝宝的臀部,或者让宝宝暂时不用纸尿裤。平时可以在屁股上涂护肤剂。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护理,而不是依赖药物。这是治疗的基础,也是副作用最小的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38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