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应该看看: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家长们都应该看看: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第1张

家长们都应该看看: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多批评孩子,少表扬孩子。我们来听听育儿专家尹建莉是如何打造孩子的快乐和自信的:

1轮“笔记本”

从袁媛四岁起,我就给她买了一个小笔记本来记她的善行。本不大。他每一页只记得一件事。他记得的一切都很简单,只有几个字,“把玩具收起来”、“扔垃圾”、“自己编故事”、“晚上一个人去厨房开灯拿牙签”、“学会认钟”等等。每一页都用红色画了一朵小红花——这是她的奖励。我们把小书叫做“笔记本”。我发现渊源每次“记功”都很开心。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数一数我有多少朵小红花。

这种方法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一是孩子受到表扬,有荣誉感;第二,写在小本子上的东西提醒她,以后不要忘记再做这些好事;袁媛能记住写在这个小笔记本上的所有单词。她经常在数小红花的时候顺便念一下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字。

她上小学后,学校老师经常给小红花颁奖,就是在一张小纸条上盖一个小红花印章,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笑脸”。教室后面有一个“光荣柱”。谁的名字下贴的“大笑脸”多,就说明谁做得好。圆圆整个小学期间一直榜上有名,“大咧咧”的次数总是在前一两个。我们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但是我们从来不夸大这件事,觉得这就是常态,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这样做,她担心自己会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产生优越感,担心自己会学会刻意追求“大笑脸”,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与此同时,家里的“记录本”一直在添加内容,却没有她考试成绩好的记录。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过分关注考试成绩,斤斤计较排名,其实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关心分数和排名时,他们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校已经足够渲染成绩了,如果家长再火上浇油,不但不能促进孩子以后的学习,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小学期间记录的无非是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洗碗打扫”“二胡拉得好”“学切土豆”。学期结束的时候,也写下她这学期拿了什么奖,主要作为备忘录。除此之外,我还记得她写的一些“诗”,天真却又童真在其中。

她十岁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她一开始不习惯,想家想哭了。第二周她回来说这周没哭,我赶紧写下“住校第二周我就不哭了”。这个时期的“成绩”基本都和她在学校的生活有关:“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被老师表扬”“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洗得干干净净”等等。这些都是她成长中的一些外在进步,同时也记录了她内在的进步和成长。有一次,她和我发生了争执,在争论中我们都有点不开心。然而,她并没有用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可以同时进行辩论和思考。她一旦意识到妈妈说的有道理,就不吵了,然后跟妈妈说清楚。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也把这个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并颁发了一朵小红花。让袁媛进一步澄清,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反驳对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她也很快长大了。画小红花的奖励有些幼稚。最重要的是,媛媛的性格、思想、学习等各方面都呈现出稳定良好的状态。我们更注重与她沟通。所以她上了初中二年级后,笔记本上基本什么都不记得了,自然就停了。

如今袁媛上了大学,《功勋簿》成了我家的“文物”,成了她快乐成长的见证。我们觉得设立“记录册”是个好办法。我们从未用金钱奖励袁媛。父母给的奖励是这个小本子上的一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价值,但却无比珍贵。它帮助我们培养孩子的许多优秀品质。

孩子和大人一样,喜欢被肯定,被启发。在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自信和进步。很多家长的错误在于,总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没有物质匮乏经历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满足,但不会长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动力。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一些家长,有的甚至说:“那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得很好。我家孩子天天让我头疼,也没什么好记录的。”

这种想法确实是错误的。

其实每个孩子的优点数量都是一样的,他们的特点往往也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储存在孩子心中的种子,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培育和滋润,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可惜很多家长太善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却对孩子的优点感到平淡。他们整天对孩子充满了批评和指示。原本可以在孩子心中成长起来的优点的种子,总是受到冰雹和风霜的打击,直到枯萎或者死亡,都无法很好的成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最后真的是长满了缺点,很难找到优点。

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即使父母没有时间用实物设立记录簿,至少也要在心里设立这样一个“记录簿”。你心中有这样一本书吗?你的眼神和话语都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成绩越多,给他的快乐和信心就越多,就会让他越来越好。

2不必要的“记过簿”

有些家长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并及时指出不好的地方。原则上是这样,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碰到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事还得从渊源说起。初中的时候,我曾经跟她讲过我们的童年。我提到,在我的家乡,当人们讽刺那些自以为有成就的人时,会说“我给你一个便池底的功劳”。媛媛觉得这句话很搞笑,想象着那一幕很有趣,于是商量着“记录簿”基本停了,以后要把功劳记在便池底部。我找到一张纸,袁媛在上面画了一个尿壶图案,并写下了“笔记本”几个字。在上面,我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激励,不如说是一种娱乐。因为媛媛从来不缺鼓励,所以更成熟。所以,在这个“尿壶”上,我没有给她一个好的“立功记录”。后来录了两个,总共也就五六个。以后我也懒得再记了。

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很久,被我的一个好朋友看到了,她很担心女儿的教育问题。我利用这个机会给她讲了设置笔记本的好处。她觉得这个方法很新鲜很好,说要回家拿一张纸贴在墙上鼓励十岁的女儿。然后有一天我去她家,看到她做了,但是操作上有些问题。

这张纸分左右两栏,优缺点都写在那里。父母用心良苦。他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还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记录簿”的设立是为了达到一种催化作用,让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而这种偶然的行为最终会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的缺点白纸黑字写下来贴在墙上,不断提醒,也能稳定这些行为——本来就该抛弃的不好的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下定义,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将优势巩固为实实在在的优势;缺点也会被巩固,成为永远改不掉的。

教育全在细节。这是一个错误,但这是一个错误。

孩子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还没有形成,更容易被暗示和兴趣所支配。大人认为,把孩子的缺点写下来,贴在眼前,孩子往往会提醒自己,理性地改正错误。这种想法太不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而且每个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那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于是我提醒这位朋友,为什么要把孩子隐藏的一面钉在墙上。在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优点”不记“缺点”会更好。

她焦急地问我,我的孩子有很多坏习惯,她想改。我该怎么办?这样写下来提醒她不好吗?我说,当然可以提醒你,但是换个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错误”变成“成绩”,也就是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上来说,要“只立记录簿,不做记录簿”。

比如孩子钢琴练得不好,要经常被父母提醒去练。而是应该写下“他没有自觉练习”,但看到孩子至少每天都在练习,就应该写下“他每天都能练琴”。其次,她很懒。她一个小时都不想练。她没有写下“一个小时没打”,而是要写下“虽然只练了40分钟,但打得很好”。她发现你接受打40分钟,然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天只打40分钟。你可以先回避时间的问题,写下“练琴很认真,水平也在慢慢提高”——也就是说,从孩子的错误中,你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能给孩子良性的暗示和积极的刺激。这样孩子会逐渐有成就感,练琴是为了时间,而不是技巧。当她不再和父母对着干,真正想练好一首曲子的时候,她就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而且苦练半个小时的结果会比游手好闲一个小时的效果好。

我的好朋友还是有点担心。问我,你不指出孩子的缺点吗?如果我们不指出来,她的缺点将永远得不到纠正,而且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我们做什么呢

我说有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就是如果不开口说话,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他不扭曲,他就会正常成长。对于孩子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而不是直接反复批评,更不要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像贴在墙上的“记录本”,会固化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很难从那个缺点中分离出来。

为了让我的这个好朋友更好的理解,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早上在学校混日子,你要催他穿衣服,吃饭,拿书包,你要拖着出去才不迟到,哪怕你说一万遍“快点,别混日子”,批评他一万遍这个缺点,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的不断重复只会让孩子逐渐养成这样的坏习惯。如果改变方法,问题是可以得到根本改善的。你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庄重友好的谈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上她会有自己的上学时间。那么从第二天开始,你就真的可以做到不催了。你只是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准备早餐,或者收拾好自己准备送孩子。至于孩子,她自己安排时间,你淡定的等她磨蹭。

孩子第一天不适应,可能晚磨蹭了一个小时。她在路上哭,对你发脾气,怪你没提醒她。这时,你表扬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真的是个好孩子,上进,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太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说这话的时候要表现出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只要父母能真诚地坚持下去,不生气,不责备,不在这个过程中包办一切,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经常为孩子“记功”。当孩子反复出现时,她仍然能从自己的负面表现中找出积极的方面,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自觉的管理意识一定会形成,混日子的毛病一定会消除。

父母要给孩子建立一个小本子,不管是实物形式的,还是自己心里的。只有“记录本”,没有“记录本”。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孩子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不成熟意味着有成长的空间空和成长的可能。父母要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地打开“记录本”,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错误就不由自主地打开“记录本”。

为人父母的素养和理性表现在,无论什么时候你打算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你都要思考你所采取的手段:你到底想强化什么?你采用的方法是你的孩子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是正面还是负面,刺激还是负面,眼前还是长远,高尚还是低俗?不考虑这一点,只按照自己的情绪和习惯去做事,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从根本上破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370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8
下一篇2022-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