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妈祖文化发掘传承 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做好妈祖文化发掘传承 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第1张

曹妃甸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工业区、农垦区、南堡开发区、曹妃甸新城四大板块,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口,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40亿元,财政收入110亿元,是唐山“一港双城”建设的主阵地,更是河北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妈祖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大力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不断发现文化价值

妈祖庙又称天妃宫,位于曹妃甸柳赞镇蚕沙口村。2012年这个村划入曹妃甸管辖时,天妃宫只是三间旧平房,且年久失修。接收后,区宣传文化部门敏感地认识到,曹妃甸因海而生、依港而兴,妈祖庙正是海洋文化的象征,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一是全面考证力求实 。史载,元至元2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疏浚滦河,大开海运,盛产漕米、竹纸、杂品的江浙商贾、闽粤粮船纷纷驶舟北上。经过组织专家学者考证,推断蚕沙口妈祖庙始建于1284年,至今已734年历史。在妈祖庙附近,发现了元代古码头遗址;在村东,发现了中国北方罕见的元代古墓群。在附近海域内,又发现三艘元代和明代的沉船;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的沉船散落的瓷器,也大多为元代和明代的器皿。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链。

二是外联借鉴力求宽。 为理清曹妃甸妈祖文化脉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赴天津、山东、大连的妈祖庙,并到湄洲岛的妈祖祖庙进行外联,参加各地的妈祖文化活动。在妈祖祖庙的记录里,清晰记录了蚕沙口妈祖庙。我们还联络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等海内外的妈祖庙,一起开展新年祈福,不断扩大影响,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妈祖文化朋友圈。

三是文旅结合力求活。 我们采取边发掘文化、边发展旅游、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及时在妈祖庙前建设了妈祖文化广场、复建了蚕沙古戏楼,并在妈祖庙西侧,扩建了神龟潭景区。整个妈祖庙,一年一个新变化,整个景区殿堂巍峨,神像俨然,蔚为壮观,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的功能。秉持“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促进经济”的理念,多渠道推进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硬件建设

为解决资金紧张问题,我们坚持“四轮驱动”:

一是鼓励村级资金投入。 成立了唐山天妃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负责天妃宫的规划、设计、建设、咨询、投资、管理与运营。起初公司注册资金仅10万元,性质为集体公司,是由蚕沙口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出资,其中蚕沙口村委会占60%,蚕沙口村民占40%。公司秉承“文化奠基、文旅融合、做大产业、负债经营”的新理念,敢于担当,勇于创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公司资产已达到5000多万元。

二是政府注入引导资金 。区委宣传部、区旅游局、区文广新局对蚕沙口妈祖文化旅游区大力支持,每年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形式,给于扶持。2012年以来,蚕沙口妈祖文化旅游景区先后得到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60多万元,区政府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万元,用于景区周边环境的打造。区交通、老促会等单位,也以不同渠道,支持景区建设。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 2018年,引入唐山东生集团和唐山丽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妈祖文化旅游区丽水游乐项目,以妈祖文化为设计理念,建设独具特色的实景演艺,大型灯光秀,建设水上餐厅,水上观光游乐项目,美食品鉴等,打造餐饮、娱乐、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区;唐山丽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规划投资1011亿元,建设唐山“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核心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庙”:蚕沙口妈祖庙;“一园”:妈祖文化体验园,包括世界妈祖文化风情体验、蚕沙古镇打造一街一品味、一路一风情。让元代古码头重现生机,重现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盛况;“一村”:蚕沙口古村,包括特色民宿、渔家乐、蚕沙口史馆;“一会址”:妈祖文化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包括论坛中心、妈祖文化综合体、白色公馆和山水文园。

四是信众捐献投入。 通过庙会,每年组织信众捐款,景区已累积完成投资13500多万元。其中:2012年投资839万元,塑成了妈祖娘娘汉白玉雕像,建设了妈祖文化广场;2013年—2014年投资471万元修复了天妃宫古戏楼,建设了免费停车场;2015年,投资547万元扩建了天妃宫,建成了“神龟潭”、海洋民俗博物馆,神龟雕塑采用墨玉石材质,高37米,宽57米,长9米,重达501吨,号称“中国第一龟”;2016年投资1985万元,完成了古戏楼改扩建、恢复天妃宫古庙群等重点工程,建设了二层的天妃大殿、东西配殿及后殿,建成了钟楼和鼓楼,将神龟潭扩大至500亩,建设了海洋民俗文化博物馆、神龟潭广场牌楼,3A级旅游厕所及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2017年已投资1680万元,铺设了景区道路,完善了游客服务中心,开展了神龟潭绿化引水工程,景区服务功能和水平实现新的突破。对于这些投入,官方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启动民间投资。

此外,还利用民间资本,将沿溯河东岸规划建设南北800米,东西400米建设明清风格蚕沙古镇,古镇内配套建设观光、餐饮、购物、住宿等相关服务设施,古镇内外建设包括河流、园林植被、假山、盆景等生态观光基础设施,蚕沙古镇将结合蚕沙口独有的妈祖文化,将文化与产业融合,建设有机整合文化、旅游、生态等要素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小镇。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景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人数和收入也日益增加。目前,景区总面积达12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2017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益达300余万元,创造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妈祖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重要核心和标志性代表。

三、柔性支撑,不断组织学术研讨

一是组织学术研讨,扩大对外影响。 坚持虚实结合、多维并举,每年举办一次专题的学术研讨活动。2016年以来,又以“服务一带一路,文化创造价值”为主题,先后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研讨会,邀请了全国知名的妈祖研究专家、民俗研究专家、海洋研究专家、旅游研究专家来曹妃甸,共同研讨妈祖发展方向及景区建设,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使古老的妈祖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二是柔性引入专家,成立研究机构。 按照“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路,聘请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中国社科院研究院金泽、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张继焦,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色音、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特聘研究员尚洁、厦门理工大学教授刘芝凤等来曹妃甸指导妈祖文化景区建设,在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的指导帮助下,挂牌成立了河北民俗协会北方妈祖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我们还多方呼吁,取得了唐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下半年将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合作,筹办首届丝路妈祖文化(曹妃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届时,世界各地800多名妈祖文化专家,将云集唐山。曹妃甸妈祖文化,将吸引世界的目光。

三是每年编写书籍,注重文化积累。 加强与中国民俗文化学会、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唐山市民俗学会的联系,以曹妃甸妈祖文化为主线,搜集整理历史文化资料,出版了图书、画册、摄影集10余部。到目前,蚕沙口这个800户的渔村相继出版了6本书。 我们适时举行了蚕沙口文化丛书首发式,这套丛书包括《神龟背上的村庄》《妈祖佑护的村庄》和《谈天说海话仙乡》三部,共计64万字、205篇,每一篇都是与当地海洋文化相联的史事、遗闻和神话传说。今年又有《曹妃甸与天妃宫》付梓,还有长篇民俗小说《蚕沙口传奇》《北方妈祖—蚕沙口考察》正在出版审核之中。

四、特色活动, 不断充实文化内涵

一是抓好系统策划。 2014年庙会期间,举办了以“体验海洋民俗,传承妈祖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为主题的“中国•曹妃甸首届‘妈祖之光’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了书画笔绘、信众祭祀等多项活动;2015年庙会,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信众祭拜、文化娱乐、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其中,“神龟潭”落成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2016年庙会以“妈祖佑福地,畅游到仙乡”为主题,举办了天妃宫落成典礼、蚕沙口文化丛书首发式暨赠书仪式等主题活动;2016年国庆期间还举办了金秋庙会暨曹妃甸首届海鲜美食节,突出本地特色,安排了丰富的特色活动; 2017 年, 举办了以“妈祖护佑,大爱无疆”为主题的蚕沙口传统妈祖庙会;2018年,我们在庙会召开之前,多次论证谋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项目,使人用耳目一新。

二是引入京津冀文化元素。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脉相承,三地资源禀赋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相通性和差异性并存,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广泛合作空间。我们利用独特的妈祖文化,通过北京市、天津市及曹妃甸的宣传部、文化局、文联及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学会,定期组织京津冀非物质文化精品节目到曹妃甸展演,在曹妃甸组织京津冀文化民间交流。姜昆、刘兰芳等艺术名家先后走进曹妃甸,津门书画名家也都先后来曹妃甸进行笔会。

三是培育自身的品牌特色。 在妈祖巡游、祭祀大典、滨海美食、海事体验、渔民号子等一批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今年的庙会,我们以“曹妃千古情,妈祖万世缘”为主题,共分为妈祖巡游、主题歌舞、祭祀大典、民俗表演、喷泉灯光秀、皮皮虾美食节、书画表演等12项活动,既有成系列的“文化大餐”,又有京津冀不同的“风味小菜”,能吸引更多的京津冀游客汇聚。

五、宣传造势,不断提升对外影响

一是强化庙会宣传。 充分利用妈祖文化的影响力,结合特有的渔业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推介,大力拓展市场,重点覆盖京津地区,努力打响妈祖文化旅游品牌。每年庙会前我们都举办大型新闻发布会,邀请50多家国内外重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有影响的自媒体,重点宣传庙会的各项活动内容,解答记者的提问。 二是组织网络炒作。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借传统庙会举办之机,刊登、发布庙会的宣传稿件;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发布庙会活动预告;在庙会办过程中,组织全国百家网站协调联动,集中报道曹妃甸妈祖庙会,与腾讯公司合作,及时转化成手机微信,形成刷屏效应,不断提高曹妃甸妈祖文化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是坚持持续发力。 每年妈祖庙会期间,会组织志愿者600余人次进行妈祖女神开海节巡游,巡游方阵长队如龙,分别在天妃宫、西河渔港码头、城区创业广场等多地循环举行,从蚕沙口妈祖庙出发,到城区及湿地等相关园区,大大提高宣传力度;及时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环渤海新闻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及唐山、曹妃甸一系列的公众号平台,全方位、立体式、不间断的开展妈祖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宣传工作。

六、做好规划,不断提升景区档次

一是引入高端机构,高起点做好发展规划。 邀请国内一流的规划旅游公司——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妈祖文化旅游区进行专业规划,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唐山“妈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核心区”项目可研性报告,以妈祖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综合多种旅游因素,计划打造世界级妈祖文化旅游景区。

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建设妈祖文化旅游区。 组织招商团队,到北京和天津做妈祖文化旅游区专项招商推介。同时,利用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北京文化产业博览会进行推介,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曹妃甸考察、投资置业。 三是申报3A景区,逐步延伸产业链条。 通过旅游部门,积极组织申报,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计划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实施元兵大营探秘游。在景区利用声光电再现海丝之路盛景,重现元代渔村繁华,提高旅游发展效率,积极打造北方妈祖文化基地、京津冀休闲娱乐度假目的地,争创4A级旅游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新渔村建设速度,在建设新民居的同时,建设传统渔家农庄,进一步发展渔家餐饮、渔家旅馆等传统服务行业,使其更好地融入曹妃甸新城建设,形成传统渔村与现代都市遥相呼应的发展格局。

丝绸之路并非具体的一条路,而是后世对中国与西亚、中亚、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17泉州海丝文化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泉州海丝文化征文1

我的家乡――泉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蓝蓝泉州湾拥有最璀璨的海丝文化。

一、回眸:海丝名城的历史之光

中国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陆路交通不便,而沿海地区相对水运便利,泉州作为东西洋间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占有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泉州的海外交通历史,可追溯到闽越人时代,鼎盛于宋朝,泉州与广州成为我国两大对外贸易主港,并与58个国家保持往来,东至日本,南到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东非等地,进口商品以香料、药物、珠宝为主,出口商品则以丝绸、瓷器、日用品为大宗。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有“三湾十二港”。“三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其中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组合成了十二个著名的海丝名港。泉州港成为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丝考察队前来泉州考察,并召开“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后认定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泉州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所带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古代泉州成为一座“市井十洲人”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的路桥建设无论数量和规模也远远超乎其它古代港城,并有“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和发达的海外交通,使得古代泉州社会生产长期围绕海外贸易来进行。成为海丝路上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泉州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交融。在泉州,中国固有的道教,以及“中国化”佛教,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其它世界性的宗教长期共存、相和相安,形成了中西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熔于一炉的奇观,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神学文化的宝库”。现存的老君岩造像、开元寺、圣墓、清净寺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无不体现了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在古代泉州盛行与并存、发展与交流的历史轨迹。

二、新机遇新崛起新泉州

2012年12月,“海上丝绸之路”被列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8月, 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泉州模式”,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谋划建设,泉州从规划衔接、项目带动、经贸合作、平台搭建、文化交流、氛围营造等六大方面下足功夫,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上取得了不少成效。

1德化陶瓷沿着“新丝路”闯世界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大量外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德化窑更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世界官窑”,德化陶瓷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当下,德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强化电商人才培养,培育电商骨干企业,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争创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坚持品牌营销,融合构建区域、企业、产品、大师、电商品牌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争取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合作举办国际陶瓷双年展,争创“世界陶瓷之都”。

2安溪铁观音年出口海丝国家逾万吨

安溪铁观音是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重要商品,安溪茶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之一。近年来,借力“一带一路”的商机,安溪加大铁观音对海丝沿线国家的出口力度,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之一,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外商最熟悉、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摘茶界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茶的一张世界名片。

3“海丝文化”成为泉州灿烂的文化品牌

数据显示,泉州现存海上丝绸之路代表性遗产点18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5处,包括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美山码头、文兴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开元寺、伊斯兰教三贤四贤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和洛阳桥;市级文保单位3处,即泉州市舶司遗址、来远驿遗址和清白源井。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 ,令人叹为观止。“海丝文化”已成为泉州灿烂的城市名片,是世界了解泉州的重要窗口。

通过一系列努力,泉州海丝先行区将在经贸文化合作等方面取得成果,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更加便利,使泉州成为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上丝路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2017泉州海丝文化征文2

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如果说海丝文化是一段冗长的数据,那么泉州就是一个加密的硬盘,现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遗迹、民间艺术不过是共享的、数量有限的数据资料。如果说海丝文化是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泉州名胜只是一条水量不多的支流。如果说海丝文化是本厚重的史册,那么我们所听到看到的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拍胸舞、歌仔戏等表演技艺也不过是记载着为数不多的文字的残本。

正所谓,“赏古残韵,品古绝书,惜古遗文,踏古珍迹,寻古失物”。古人留下的美好事物,理应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参观,去欣赏,去品味,去珍惜。海丝文化就像一个未完全解开的谜,还深藏着许多尚未展露出来的秘辛。古人留给我们的是底蕴,是发展创新的底蕴。海丝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海丝文化,留下的是不灭的记忆,失去的是宝贵的财富,传承的是永恒的瑰宝,托起的是举世瞩目的新天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丝文化最大的受益者。正因如此,泉州成了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简而言之,泉州传承了海丝,海丝兴盛了泉州。

清源山 开元寺 崇武古城 府文庙 西湖公园

深沪湾 牛姆林 清水岩 天后宫 五里桥

东湖公园 洛阳桥 黄金海岸 仙公山 蔡氏古民居

岱仙瀑布 郑成功史迹 涂门街

泉州十八景简介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他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3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粟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980亩,投资近3亿元。目前度假村主要项目及设施有:金沙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露天夜总会、购物街、黄金海岸大酒店、邮电宾馆、海洋宾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较具规模与特色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围绕打造“世界的古城”和“活着的古城”,在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社科联、区文投集团等单位立足后申遗时代创建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牵头策划 “城之秀、城之魂、城之声、城之貌、城之人”等五个系列,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力创建世遗古城“炫秀、铸魂、发声、展貌、聚人”的“软件体系”。

一起来看下 都有哪些精彩的活动吧!

城之秀

01

“刺桐烟火气·非遗新势力”    

1活动时间:福建省文旅经济大会召开当晚

2活动地点:中山路

3活动内容:将南音南戏南拳、非遗手工制作等传统闽南民间艺术元素结合街舞、现代舞、流行音乐、汉服COSPLAY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沉浸式体验一场时间与空间交错、多维度、全方位的感官艺术盛宴,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02

“美好生活•古韵鲤城”

闽南非遗民俗歌舞 微踩街活动

1活动时间:7月25日晚上

2活动地点:中山路

3活动内容:在中山路举行火鼎公婆、拍胸舞等微踩街形式的 闽南民俗 歌舞表演。

03

“灯火不夜城  唱歌拼输赢” 

  —— 户外音乐灯光秀

1活动时间:7月25日前后

2活动地点:府文庙

3活动内容:世遗一周年主题灯光秀,通过灯光的变化,体现宋元泉州“光明之城”的繁华盛景;音乐灯光秀,结合当下旅游的风口,开展露营音乐会。

04

“印象世遗·情系鲤城” —— 2022年刺桐文化广场 走进企业文化活动

1活动时间:7月下旬

2活动地点:各街道

3活动内容:依托鲤城区“刺桐文化广场”品牌,将世遗泉州、鲤城文化推进鲤城企业,通过 闽南特色 艺术演出、世遗摄影作品展、图书漂流、古城文化旅游推介展示、非遗技艺体验等系列文化活动,为新鲤城人提供沉浸式 闽南文化 体验。

05

“宋元中国·展鲤城世遗魅力”

—— 泉州鲤城区文化旅游产品

创新设计大赛

1活动时间:7月15日-9月15日

2活动地点:待定

3活动内容:以福文化、鲤城城市IP、非遗文创三大赛道,打造涵盖商品研发、版权保护、IP转化、产品营销四大链条的鲤城旅游文创产业生态圈。

06

世遗点“旅拍+”宣传展示计划

1活动时间:7月25日宣传发布

2活动地点:鲤城世遗点

3活动内容:打造三处城市示范景区:深化“旅拍+文化”融合、 做精“旅拍+美食”文章、做强“旅拍+休闲”产品,向海内外游客宣传推广泉州鲤城区世界遗产文化传承的风采。

07

“世遗”名城

—— 泉州鲤城元宇宙文化馆

1活动时间:8月

2活动地点:泉州后城何氏祖厝(后城140号)

3活动内容:立足于“数字+文创”的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趋势和技术,通过元宇宙创艺和鲤城区文艺工作者的共通努力,打造极具文化和科技的智慧化元宇宙展览馆,展现鲤城区历史之美、精神之美、文化之美。通过元宇宙线下展馆,建设满足当下大众文化体验触达方法。“科技+文化”,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聚焦于鲤城区“世遗”文化,通过展览,赋予其更加长久的生命活力。

08

2022年“中国**编剧周” 启动仪式

1活动时间:7月22日

2活动地点:滨江皇冠假日酒店

3活动内容:结合泉州文化发展战略和鲤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家协会、福建省**局和中共 泉州市 委宣传部合作举办“2022年中国**编剧周”活动,并于7月22日在鲤城举办启动仪式、第一届活动将在鲤城区举办。

09

《众神之城之人间编辑部》 项目

1活动时间:8月

2活动地点:鲤城区内

3活动内容:以多格式内容打造《众神之城》IP,陆续推出多季 《众神之城人间编辑部》中短剧,后续持续开发其他长格式内容,打造“中国众神宇宙”。借助影视作品传播及“众神”IP的后续开发,吸引头部影视资源及资本到来鲤城投资,实现“上游的影视制作产业+下游的影视旅游产业相互赋能”,打通文化与商业闭环、促进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

10

环球**福建赛区选拔赛

1活动时间:9月

2活动地点:鲤城区内

3活动内容:“环球**大赛”创立于1952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关注度最高的选美比赛,以“青春闪耀·东方魅力”为主题,举办第70届环球**中国区大赛福建分赛,以“1+N”的方式,即一场选美赛事+N场主题活动的方式,打造独具泉州文化特色的环球**大赛。在展示青春奋斗力量与东方女性特质的同时,将于泉州非遗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传统与时尚碰撞融合的时尚盛宴。

城之魂

11

创建世遗典范城市核心工程

——“活着的古城” 闽南方言

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

1活动时间:全年

2活动地点:鲤城区内

3活动内容:线上搭建平台,开发建设“泉腔鲤音” 闽南语 研学小程序,拟分普及类、工具类、互动类三期建设完善整个平台。线下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推动闽南语研学研修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城之声

12

“一台戏”—南戏·薪承   

1活动时间:8月初

2活动地点:A4馆

3活动内容:将南音、掌中木偶、梨园戏等的传统剧目与现代创新的节目相融合,起到对比反差的艺术效果,配以主持人访谈的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传统闽南戏曲的魅力,并激发年轻人以现代审美的理念去创作创新,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色彩。

13

“海丝泉州•古城讲坛

1活动时间:7月下旬至年底

2活动地点:苏廷玉故居

3活动内容:以“文化应用推广、落地项目转化”为思路策划举办讲坛,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围绕创建世遗典范城,讲好世遗古城故事,打响古城文化品牌等,开展主题讲座和研讨交流。

14

征集“我心目中的世遗古城” 话题

1活动时间:下半年

2活动地点:线上

3活动内容:围绕保护利用世遗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创建世遗典范城市开展话题征集活动,组织开展分享研讨交流。

15

“福鲤桐声”微宣讲

1活动时间:全年

2活动地点:各街道

3活动内容:结合“福”文化的宣传推广,采取“1+1+N”(微宣讲+文化下乡+N)形式进行,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各类文化空间等场所,推动“福鲤桐声—微宣讲+文明实践”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街巷、进世遗点,打造“福鲤桐声”系列活动品牌。

16

“福鲤桐声·世遗泉州”

世遗展板巡展宣传活动进基层

1活动时间:7月25日后开始

2活动地点:各街道

3活动内容:深化“世遗泉州”主题宣传教育,与市海交馆合作,由市海交馆提供宣传展板,开展“福鲤桐声·世遗泉州”世遗展板巡展宣传进基层活动,由各街道轮流进行巡展宣传。采取户外流动展览(半天)与室内展览(一周)相结合的形式:一是各街道结合宣传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步举办世遗展板巡展宣传进社区活动,现场邀请市海交馆文史专家和志愿者进行宣传讲解;二是各街道选取一处可放置宣传展板的室内场所进行为期一周的宣传巡展,方便群众参观学习。

17

“宋元泉州·法映刺桐” 研学活动

1活动时间:7月21日

2活动地点: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映刺桐展厅

3活动内容: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宋元时期泉州海洋商贸相关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采用文字、实物、照片、图版、图表、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手段,打造成宣传教育普及宋元海丝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功能完善的法映刺桐展馆。结合申遗成功一周年,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宋元泉州·法映刺桐”鲤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研学活动。

18

“福鲤桐声”之“世遗古城”

主题微宣讲视频展播

1活动时间:7月中下旬起

2活动地点:A4馆

3活动内容:利用“鲤城微事”视频号“福鲤桐声”微宣讲平台,结合申遗成功一周年等各项活动,开展“世遗古城”主题微宣讲视频及各类活动视频展播。

鲤城微事 ,赞88

19

“南音新 势力

1活动时间:7月18日启动

2活动地点:中山路金鱼巷、泉府印象三道行等

3活动内容:以世遗南音为主要创作灵感,用“潮玩南音”“新式南音”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不一样的非遗魅力,开拓新的视野。

20

“申遗成功一周年” 系列宣传活动

1活动时间:7月(贯穿全年)

2活动地点:各街道各单位配合

3活动内容:通过“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多点分发”的运作模式,围绕“世遗”主题持续设置议题,以自有平台“鲤城微事”为基础,以“一中心”带动“多板块”。在主流媒体层面,对接外宣,推送新闻稿件到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端,扩大鲤城对外影响力;在社会传播层面,引导鼓励自媒体大v及民间组织发声助力,搭建“多维度统一发声、多平台全面覆盖”立体式宣传矩阵。依托鲤城文投集团融媒体公司平台资源,在人才、技术、资金、渠道、平台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在各宣传板块植入海丝家族城市ip进行有机串联。‍

城之貌

21

世遗古城十二组景短视频展播——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宣传展示活动

1活动时间:7月下旬

2活动地点:各街道

3活动内容:多元古城的人文景观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开展世遗古城十二组景短视频展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发动各街道进行辖区文化资源摸底,遴选确定能较好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拍摄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在“鲤城微事”视频号、抖音号等官微进行展播,接受社会公众点赞投票评选,以短视频形式宣传世遗古城,推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鲤城微事 ,赞107

22

“世遗古城·清风之旅” 廉洁文化精品研学路线 启动仪式

1活动时间:7月21日

2活动地点:老城区四个街道

3活动内容:廉洁文化精品研学路线展示及廉洁文创项目发布(包括廉洁文化手绘地图和电子地图发布、入驻“智慧鲤游”小程序等);开展“古巷清风·三朝巷”廉洁文化街巷提升介绍;组织部分新提拔区管干部和部分新入职年轻干部参观泉州六中小城隍内“漫谈廉洁 画迎清风 喜迎党的二十大”廉洁漫画展,并开展“鲤城青年话清廉”主题沙龙。

城之人

23

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

(新会址)揭牌

1活动时间:7月5日

2活动地点:中山南路金刚巷42号

3活动内容:在中山南路金刚巷42号举办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新会址)揭牌仪式,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加大历史文化名人李贽宣传力度,办好系列纪念活动,打好“双李”名人牌开展研讨交流。

24

“古城百匠守艺人∙文化遗产新设计”

传承发展计划

1活动时间:下半年

2活动地点:相关高校

3活动内容:集结古城具有闽南特色的非遗项目,通过与高校相关的学院、学生进行对接,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促进传承人与高校学院或学生之间的1+1、1+N的合作。

25

世遗” 文化讲解员技能竞赛

1活动时间:7月22日

2活动地点:正音书院

3活动内容:围绕世遗泉州的遗产点,组建世遗点讲解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进行世遗讲解技能PK。

26

古城世遗景点公益双语讲解活动

1活动时间:7月下旬

2活动地点:8处遗产点

3活动内容:依托古城文化传播人才培育计划第二批培育的双语讲解员,在古城世遗景点开展公益讲解活动。

27

成立鲤城文史学会

1活动时间:7月14日

2活动地点:鲤城区内

3活动内容:聚焦培养、汇聚更多宣传、阐释、传播古城历史文化的专业人才,成立鲤城区文史学会,吸收的学会会员以热爱古城、热心古城历史文化传播的年轻人为主,老中青三代结合,以老带新,形成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人才梯队,共同做好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阐释、宣传和转化利用。

28

培训街巷在地居民

驻点志愿兼职讲解员

1活动时间:下半年

2活动地点:鲤城区内

3活动内容:培训街巷在地居民驻点志愿兼职讲解员,把古城街巷的故事讲给你听,鼓励和推动教师、学生、文化人才、热心人士参与古城街巷文化资源整理,标识特色街巷,讲好历史故事,赋予传统街巷建筑故居商业的当代价值,让市民游客“知来路”、“明去路”,更好地展示古城文化旅游魅力,提高世遗泉州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进古城街巷活化工作。

29

鲤城、长汀历史文化名城 双城联动

1活动时间:7月底

2活动地点:待定

3活动内容:鲤城区与长汀县在古城保护、文旅融合、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方面开展合作。

以上就是关于做好妈祖文化发掘传承 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部的内容,包括:做好妈祖文化发掘传承 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泉州海丝文化征文、请问南安市市区离哪个海景景点最近,又好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416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