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性的有:血余炭 仙鹤草 棕榈 蒲黄
温性的有:艾叶 三七参
寒性的有:地榆 白茅根 白及 槐花 侧柏叶 大蓟 茜草
2 : 棕榈、大蓟、茜草煅炭用长于止血,侧柏叶煅炭用止血作用略差,醋艾炭长于温经止血。
3 : 止血特点:凉血止血,性涩者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4: 寒性的药除白及收敛止血外,其他均凉血止血,或兼有收敛之功。
艾叶温经止血,三七化瘀止血。
仙鹤草、棕榈收敛止血。
5: 可用于治疗痈疮肿毒的有:仙鹤草 地榆 茜草 大蓟 白及。
6 : 这些长于止血的中草药各自的特点介绍:
白及 味涩质粘腻,善入肺经可敛气平喘渗痰。
白茅根 止吐血,长于治疗上焦出血症,大剂量煎剂内服可解酒毒,清热利尿消水肿兼治肺热咳嗽解烦渴。
地榆 止痢血,长于治疗下焦出血症可医烫伤,大面积则不宜外敷,因为容易导致肝炎
槐花 可疗肠风清肝泻火,能治头晕目赤。
侧柏叶 生乌发,可疗血热脱发。
茜草 能治疗骨节风热痹痛。
大蓟 可治疗一切出血症,药效显著;脾胃虚寒者勿用。
仙鹤草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滴虫性肠炎效果很好可用于治疗脱力劳伤;止泻疗疟疾。
蒲黄 味清香可入气分,故可导淤结治疗一切气血凝积之痛。此药有收缩子宫之力,所以孕妇勿用,但对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所导致的出血症有很好的疗效。
三七 止血之神药,上中下焦凡血有外越者均可奏效,一味独用亦可,与补血补气之药同用效果更好。
艾叶 温经散寒,可治疗风湿痹证具有温里之功,可疗腹冷痛并壮子宫可散一切沉疴痼疾郁结之症,如咳嗽气喘,瘰疬结核,瘫痪痹证等。用法有:内服,外洗和灸法。
血余炭 就是头发灰,鼻出血者吹之立止,也可治疗其他的出血症;除可止血外还有利尿之功。
1 补血中药有哪些
1、阿胶
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水经注》即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
2、何首乌
何首乌,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3、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4、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5、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6、三七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7、当归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8、熟地黄
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9、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正如《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与甘草同用,对胁、胃脘、腹、头、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
10、鸡血藤
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11、桑葚
《中华本草》:“归肝肾经。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本草纲目》记载“桑葚能补五脏,利关节,通血气,安神定志,明目乌发。”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补血中药。服用时,应辨证用药,要分清是一般血虚、肝血虚、心血虚,还是心脾两虚,最好咨询过医生后再服用
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极高,不仅是病情的变化复杂,更主要是因为妇科诸病很难被根治,所以常常备受困扰。在诸多的中药方剂中,有着许多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其中 有一剂方药,虽然组成简单,但却是中药“血中血药”和“血中气药”的相互配伍,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良方。
在《齐氏医案》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年过三十的妇人,李徐氏,得了大便下血的疾病,而且时间有三年之久,无论怎么医治都没有效果,并且出现了肌肉消瘦、坐立难安、饮食不佳,面色白如枯骨,脉象沉微的病症。这是严重的血虚症,后来听说有一个医术高超的郎中,家中的人连忙去找这个郎中,后来这个郎中给了一剂药方,经过长期的喝药治疗,李徐氏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元气也得到了恢复,这个药方就是四物汤。
四物汤,包括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这四味中药,有着补血和血的功效,用来治疗营血虚滞的病症 ,这类患者大多是因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导致的。
营血亏虚的患者,头面目失去濡养,就会出现目眩头晕。 人体内的脏腑,心主血、肝藏血,如果心肝血虚就会出现心悸失眠,难以入睡,面色唇发爪甲没有濡养,失去光泽。
同时 气血的亏虚,营血不足,冲脉和任脉失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比如月经不调,或者痛经、闭经等;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导致腹部的疼痛。
四物汤中使用了“血中血药”白芍药和“血中气药”川芎,熟地黄甘润味厚,具有滋阴养血之功 ,《本草纲目》中说它具有“和血”的作用; 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 ,两者的相互配合,增强了补虚补血,又活血行气的功效;白芍药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通温、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增强熟地黄和当归的活血行血的功效。
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味中药,但是配伍上,讲究动静结合,重在滋营补血,地、芍得归、芎助力,则补血而不滞血,当归、川芎与地黄、芍药一同使用,行血则不伤血, 该药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行而不滞,共奏补血养肝、行血调经之效。
四物汤中四种药的用药几乎等分,重在补血调血的目的,可以调理肠道中的淤血滞留。所以 历代医家几乎都是将四物汤作为补血养血的方剂,重用熟地黄增强补血的功效。 《汤头歌诀》中说到“血家百病此方通”,表明四物汤只要通过加减,会有更大的功效,治疗多种血分病证。
兼有气虚的患者,加黄芪、人参,可以起到补气益气的作用;对于瘀滞较重的患者,白芍换成赤芍,再加桃仁、红花,可以增强破血散淤的功效;对血虚有寒的病症,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便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阳气的妙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