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我们知道,胆囊中的胆汁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胆汁中含有丰富的胆盐成分、各种消化酶等成分,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很大的作用。胆汁是肝脏分泌的一种消化液,然后经过肝内胆管和肝总管运送到胆囊中,胆汁也会在胆囊中进一步浓缩和储存。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吃饭的时候,食物在胃内经胃液初步消化分解后形成食糜,然后经过胃幽门到达十二指肠球部,这时来自食糜的刺激会使得浓缩后的胆汁经胆总管分泌到十二指肠内,与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胰腺分泌的胰腺共同对食糜进形二次消化分解,食物经过分解之后,就能被人体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因此,从这里来看,胆囊对人体还是相当重要的,不到万不得已,人是不会舍弃胆囊的。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摘除胆囊?在一般情况下,有的人的胆囊出现了问题,但是根本无法治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摘除胆囊。当然,这并不是说胆囊不重要,而是胆囊病变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留胆囊是不可能的或者保留胆囊对患者的副作用大于胆囊切除术的弊端,因此,必须摘除胆囊,以消除这种副作用对人体带来的影响。
那么切了胆囊之后会影响人体的哪些方面?
事实上,对于已经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人来说,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甚至结直肠癌。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胆囊切除术患者,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明显腹部异常症状的患者应提前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再次发展。
对于进行过胆囊切除手术的人来说,一般平时要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饮方面的问题。对于没有胆囊的人来说,一定要避免吃太多的油腻、高脂、难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是少吃油炸、油炸的食物,一定要少吃,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这样也可以保证大便通畅。除此之外,由于鲜奶和乳制品都富含钙、维生素a、d等,可以抑制或减少胆汁酸的分泌,对预防结直肠癌有效,因此,平时可以多喝鲜奶和乳制品,这样对人体也是非常有利的。
总而言之,胆囊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
胆囊位于腹部的右侧,肝脏的下面。胆囊储存和浓缩肝脏产生的胆汁,胆汁经胆囊管及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
胆囊呈梨形, 长7 ~ 9cm, 宽2.5 ~ 3.5cm, 其容积为30 ~ 50ml,分为底、体、颈三部分。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脏脏面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与胆囊管相连,称哈德门(Hartman)袋,结石常嵌顿于此。
胆囊管长2 ~ 4cm,直径约0.3cm,其内有螺旋式黏膜皱襞,称海士特(Heister)瓣,有调节胆汁出入作用。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胆囊动脉来自右肝动脉,静脉直接由胆囊床引流入肝内门静脉。
胆内胆管经多级汇合成左、右肝管。左肝管长约为1.5cm,右肝管长约为1cm,两者直径均约为0.3cm。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长约3 ~ 5cm,直径约为0.4 ~ 0.6cm,有时来自肝叶(段)的肝胆管可与肝外胆道某处汇合,此即副肝管。
当其与胆囊管汇合即成胆总管, 长约7 ~ 9cm, 直径约为0.6 ~ 0.8cm。正常时壁薄呈天蓝色,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门静脉右前方,肝动脉右侧下行,经十二指肠球部后方,胰头后面的胆总管沟,斜行进入十二指肠第二段后内侧壁,70%的人在此处与胰管汇合成膨大的壶腹(Vater 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口径约0.9cm,此汇合处有括约肌围绕(称Oddi 括约肌)可控制胆汁、胰液的排出。结石亦常易嵌顿于此。
输胆管道是指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
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下缘所形成的三角(Calot 三角),其中有胆囊淋巴结、胆囊动脉通过。进行胆囊切除术时,需仔细辨认此三角区的解剖结构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每日可分泌胆汁600 ~ 1000ml。其中除水分外,主要含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蛋白质、无机盐等。胆汁在胆囊内可被浓缩4 ~ 17 倍,供消化时用。胆囊排空受着神经与内分泌的调节,胆囊胆管的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的迷走与交感神经,刺激交感神经可抑制胆囊收缩,Oddi 括约肌收缩;刺激迷走神经时胆囊收缩,Oddi 括约肌松弛,使胆汁排入肠道。当酸性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引起小肠黏膜分泌胆囊收缩素(CCK),使胆囊收缩,Oddi 括约肌则放松协调地将胆汁排入肠道。
胆汁中的胆盐可帮助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胆盐的回吸收大部分在回肠,然后再次进入肝脏被利用,形成胆盐的肝肠循环。
此外胆囊每日可分泌黏液20ml,起到润滑作用以保护胆道黏膜不致受损。胆囊的存在,可起着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胆管有蠕动作用,一旦胆囊被切除,胆总管将代偿扩张,以代替胆囊部分功能,而无特殊症状。如某种原因使胆总管括约肌不能适时开放,致使胆总管积存胆汁而急性膨胀,则可产生胆绞痛,当胆总管内压> 40.0kPa 时,则肝胆汁停止分泌。故胆管起输送胆汁的作用。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胆管还分泌胆汁。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及分泌功能。
胆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乳化脂肪、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等;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
胆汁分泌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迷走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减少。促胰液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肠血管活性肽等可促进胆汁分泌,其中最强的是促胰液素;生长抑素及胰多肽等则抑制胆汁的分泌。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 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
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胰腺横位于胃后方的腹膜后间隙中,表面略带黄色呈小结节状的狭长腺体,质柔软,平第一、二腰椎。长约12.5 ~ 15cm,宽3 ~ 4cm,厚1.5 ~ 2.5cm,重约60 ~ 100g。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头部宽大,为十二指肠曲凹面所包绕,其下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右后方形成一沟状突包绕肠系膜血管。颈部较宽,其深面是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的交界处。头颈部在脊柱右侧。胰体尾部位于脊柱右侧,两者界限不清,与胃大弯、脾门及左肾门毗邻。脾切除时勿伤及胰尾。
胰腺的血供来自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及脾动脉,静脉与动脉伴行汇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外分泌组织包括腺泡及腺管(主胰管和副胰管),约70%以上的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壶腹,成为胆汁和胰液的“共同通路”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少数情况下二者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副胰管开口于主胰管开口上方约2.5cm 处。
胰腺腺泡分泌胰液,每日达1000 ~ 2000ml,为无色、无臭、透明的碱性液体。pH 值为7.8 ~ 8.4,含有多种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酶及各种无机盐,对食物的消化起主要作用。其分泌也受神经、食物、药物的影响。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增加;阿托品、溴丙胺太林、颠茄类等抗乙酰胆碱药物,能抑制其分泌,所以用于急性炎症时的治疗。酸性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可刺激小肠上段黏膜分泌分泌素,使胰液增加,主要是碳酸氢盐增加,以中和胃酸。食物中含多量氨基酸、脂肪、脂肪酸时,肠壁分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使胰液中消化酶含量增加,同时胆囊收缩、Oddi 括约肌放松排出胆汁、胰液消化食物。
胰腺的内分泌来源于胰岛。以分泌胰岛素的β 细胞数最多,约占整个胰岛细胞的75%;α 细胞次之只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δ 细胞较少只占5%,可分泌胃泌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