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Ride 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部分组成。
鼓手用鼓锤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爵士乐中常用的鼓锤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鼓棒,另外一种是由钢丝制成的钢丝刷。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比如"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爵士鼓(JAZZDRUMS)起源于美国。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
由一人演奏始时专为爵士乐伴奏。 “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
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下层黑人们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的高呼“爵士,再来一个!”。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习惯上称做“爵士乐”了。
爵土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在我国,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
最初期的爵上鼓非常简单,只有大军鼓、小鼓和军镲。人们把大军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用脚把大鼓踢响,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挂上一片军镲。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不少乐器。如大小军鼓、钹镲等,(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天才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爵士鼓的雏型。
他们把大军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个能鼓动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军镲分挂在大鼓的两边。
这样,一个人就能同时操纵多件打击乐器。后来通过发展、改良,慢慢就演化成了现代的爵士鼓。
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鼓手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再不能适应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于是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入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嗵嗵嗵嗵,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十分动听,后来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为“嗵嗵”(TOM—TOM)。
我国的习惯叫法为“嗵嗵鼓”,因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捅,有的也叫它“桶鼓”。随着爵士乐的发展,能够连动的踩镲也加了进来。
直至发展到型制健全、操纵方便、具有两面大鼓、七八面嗵鼓、八九面吊镲的世界性打击乐器了。 二十世纪中期,摇滚乐(Rock)在美国风靡起来,旋即在世界掀起强劲的旋风,由于爵士鼓变化多端的节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艺,迅即成为摇滚乐中不可缺少的组合型打击乐器了。
摇滚乐以它强烈金属的音响和丰富多变的节奏,使人产生音的摇晃滚动感觉,特别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娱性的音乐开始有所要求。
摇滚乐、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爵士鼓亦属热门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 架子鼓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
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罗等节奏。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组合配件 爵士鼓的基本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小军鼓(Snare drum)、两个中鼓(Tom-tom)、一个落地鼓(Floor tom)、脚踏钹(Hi-hat cymbal)和两片铜钹(Cymbal)。 大鼓是利用脚踩踏板来发出声音,直径有18、20、22、24、26吋等尺寸,深度以14、16、18吋居多。
小军鼓因为其底部装有响弦(Snare),故英文称作Snare drum;其直径约13或14吋,深度以3至8吋为多。 中鼓是一种圆筒状的鼓,声音类似去掉响弦的小鼓的声音,架在大鼓上方。
落地鼓是一种装有落地脚架的中鼓,置放在大鼓的右边,直径有14、16、18吋几种,深度约14至16吋。 脚踏钹做固定拍子打点用,有13、14、15吋等几种直径,以14吋最普遍通用;上片称为Top,下片称为Bottom。
脚踏钹用架子立於整套鼓的左边,演奏的方式除了用踏板控制上片和下片的开合之外,亦可用鼓棒打击。 本段架子鼓 - 持棒方法 架子鼓 影响著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最重要的两大观念,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种方式。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无名 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不要影响棒的运动,两手手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
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
2.架子鼓的基本常识
架子鼓又称爵士鼓,它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波菜罗等节奏。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1.架子鼓的组成
架子鼓是由许多鼓和钗有机地组合而成,常见的有五头鼓、七头鼓和九头鼓。下面以五头鼓为例加以说明;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HH)大中立钗(CC)。
2.架子鼓的记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别记在上加一间,踩钗写在下加一间。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3.演奏基本方法
(1)小鼓击奏法: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3.架子鼓的基本知识
鼓1,最大的那个,脚踩的,叫bassdrum或者kick,中文,贝斯鼓2.腿中间那个,snaredrum,中文,军鼓3,贝斯鼓上方的,tomtom,中文,通通鼓4.放在地上的,大一些的tomtom,叫flood tom,地嗵。
镲片1,军鼓左边,两片叠起来的镲,hi-hat,踩镲2,tomtom上方的,看上去样子都差不多的,crash,强击镲3,右边的,比crash大的,ride,节奏镲4,很小的,splash,水镲5,翻边的,倒过来装的,china,中国镲以上就是套鼓各部件名称。左右方位以坐在鼓前演奏时为准。
这些是最常见的配置,特殊摆法除外。国内比较好的网站推荐两个/这上面交流很好的,去看看吧。
4.爵士鼓乐理知识入门
概述 爵士鼓在现代音乐里相当吃重,因为它不但决定了整个音乐的曲风与节奏形态,也决定了整个音乐的基本速度(快版、中版、慢版)。
鼓虽然没有音阶,然而鼓的节奏风格的部分,却可以让现场气氛呈现荣耀庄严,或是表现出平安慈爱,让敬拜的水流可以如浪潮般分波段起伏,达到最高的境界。 大鼓(Bass Drum)的低频音色犹如未出生的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所习惯的心脏跳动,让音乐有浑厚的深度与广度。
小鼓(Snare Drum)的中高频音色让音乐有前进感及动感。双片钹(Hi-Hat)的高频声音如同秒针般,维持音乐稳定规律的行进速度。
如果在落地鼓(Floor Tom)上滚奏。 可以让音乐呈现雄壮隆重感。
而目前一般教会中业余鼓手占绝大多数,其练习的时间一定是不足以与职业鼓手相比。个人认为学习爵士鼓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挑出适当合用的章节,省时有效率地练习,让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鼓手很快可以派上用场。
成为神赐的敬拜器皿。 一、鼓棒种类:鼓棒的种类有各式各样 1.一般鼓棒(Sticks):外形有粗细轻重。
也有材质不同之分,一般来说不同的鼓棒会有不同的音色(尤其是Rim击法)及技巧呈现。 2.束棒(Rute):以细竹木条捆札而成。
其打击音色有沙沙声,音质与音量介于鼓刷和一般鼓棒之间。 3.鼓刷(Brush)俗称鼓扫把:有金属及塑料材质刷毛之分,音色细腻柔和,用在音量需求小之地方如柔和的乐曲、爵士乐、空间狭小或传统教会。
4.棉槌(Mallets):鼓棒前端为棉或橡胶制品,打击音色有低沈稳重庄严感。 所以打击落地鼓(Floor Tom)有定音鼓的味道。
如果用在轮钹,会产生轻柔绵密的共鸣延音效果,可以营造出柔美天堂境地的效果。 5.拉丁鼓棒(Latin Sticks):鼓棒头与尾部同粗细,长度有13 吋、15 吋与16 吋3种。
用其打击牛铃(Cowbells)、天巴鼓、(Timbales)等节奏音效,有热情喜乐的感觉。 6.鼓棒槌头要是有黑色污垢(主要是击打铜钹所产生)时,打小鼓时很容易将黑色污垢沾粘在小鼓的雾面鼓皮上,造成小鼓皮平滑无粗糙面,如此想用鼓刷演奏时,很难呈现出完美的沙沙声之音效。
7.要是鼓棒槌头有破损而打在鼓皮上的话,鼓皮很容易有凹痕,鼓棒是消耗品,该换购时不要犹豫。 二、握棒方式:不正确的握棒方法通常是日后进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主要分为传统式、对称式。
等握法,两者差别只在左手的不同。传统握法以左手拇指与食指之间(虎口处)轻轻夹住鼓棒上下挥动。
2.对称握法左右手同样之握法,双手鼓棒成八字型,手背向上角度不一定,以右手打者为例,敲击Hi-Hat 或 Ride Cymbal 时右手背向上的角度就不一样,对左手来说,敲击小鼓或落地鼓时左手背向上的角度也不一样。 3.握棒法依需要而有多种握法,不可局限1~2种握棒方法。
甚至有时依需要可能一手握2支鼓棒。 所以没有那一种握法可称为是绝对正确的。
4.拉丁音乐为求敏锐音色,常用13吋短拉丁鼓棒采传统握法,此时鼓棒尾端握手心,!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巧力敲击。 5.刚开始握棒以轻松为原则,切勿用力紧捏,造成肌腱伤害不说,此外还有腕力使用不当,造成Tom Tom 过门鼓点混浊,Hi-Hat 打点不清脆之缺点。
6.握棒的长短依需要也有多种,不过握在鼓棒尾端1/3处为多。想增加力道者可以握鼓棒最尾端。
三、打击姿势:一位鼓手的打鼓姿态,大概就能显露出来他打击的水平如何,怎么说呢: 1.上半身不正,左右肩不平衡。 2.鼓椅高度不适当,造成左右脚施力点不佳,鼓点强弱不平均,Hi-Hat 开闭时间点抓不准。
3.手臂僵硬,无法随音乐律动摆荡,动作生硬无弹性,容易腰酸背痛,无法长时间稳定速度演奏。 4.只用臂力打鼓,腕力不太会用,造成过门鼓点混浊(尤其是鼓皮较松软的落地Tom Tom),Hi-Hat 打点不清脆之缺点。
5.Hi-Hat 的打击是小手臂向下时打一下。 小手臂提起时用手腕再打一下,如此拍点较准确。
手臂较不容易疲累,更可以获得强弱分明的音色。 四、基础练习: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1.基本手法是日后非常重要的进步关键,如果忽略此练习,很多节奏不容易练好.。 Solo的困难度就更高了。
2.一般鼓手之大鼓及小鼓的音量最大,Tom-Tom的过门声音听不清楚,鼓声音量分配不良。 3.不管学打击过多久,每日的小鼓基础练习永远不能停。
此外手鼓的基础练习也是建立在小鼓基础上。 4.如果您想鼓艺精进或是想以鼓为业,国际鼓手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于1933年所发表基础打击的26式练习(The 26 rudiments),就是最基本的课程。
5.如果要涵盖交响乐与军乐的小鼓技巧,那么国际鼓手协会于2000年所发表基础打击40式练习(The 40 rudiments),就是非练不可的绝技啰。 6.要能够随心所欲用在过门的话,至少花一年的时间在小鼓基础练习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五、轮鼓(Roll):又称碎鼓或滚击或连击 基本练习的项目非常多,但是轮鼓在过门与节奏(特别是Swing、Samba、Fusion)用到的地方很多,而在古典或现代乐团及音乐打击科系的术科考试,轮鼓大都是必考的科目。轮鼓听似简单但是轮鼓的技巧也很容易反映出打者程度水准,可见。
5.我想知道关于 架子鼓的 一些基本知识
鼓手进步的重要方式:
1.爱问:千万不可倚*自己的聪明,问是进步的原动力,不问就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绊脚石
2.追根究底:不论任何学习,追根究底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没有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不但不能深切地体会,还有可能用错误的观念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落
3.理解分析:和老师学习,背熟所有的模式,及练习这些的组合模式。鼓手的脑袋变的像计算机的内存,可以在表演当中很轻松的,突如其来的就浮现这些模式。如果学习者没有理解分析能力的话,要进步将会是比较艰难。
4.正统教育:对于想要有效率学习的人而言,学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场所,也可以经由正规教育得到打击学位
5.其它:有些人浪费很多时间在练习实际演奏很少用到的章节,皆算不得法,因此挑出实用的练习章节,井然有序的依序练习格外重要;接下来多听、多看、多模仿和其它鼓手先进的交流,有朝一日你会随心所欲的打鼓,心中想的到的乐句结构马上就能以鼓声呈现出来,你有能力以极大的自由度来诠释诗歌,但是又不脱节失序;常常录下自己的音乐演奏,事后检讨改进,录音机就是最好的老师
鼓演奏教程:
在这个摇滚盛行的年代里,许多音乐爱好者爱上了爵士鼓演奏.但由于缺少好的师资和教材,部分教材只教一些节奏和插入,使得许多鼓手误以为会几个节奏及插入就会打鼓了.其实这样的鼓手最大限度也只是起了节拍器和热闹的作用.
第一课 姿势与击奏法
正确的姿势极其重要,只有正确的姿势才能保证你方便自如的演奏.
首 先调好鼓椅的高低,原则是坐上鼓椅双脚轻轻放在踏板上,膝关节成90度左右的夹角为好.还有坐鼓椅时,你的臀部和大腿的关节放在鼓椅的边缘,太前会支点不 稳,太后会影响关节的运动,你的演奏会变得无法自如.最后还强调一点,一定要坐在鼓的中央,双腿成45度左右的夹角.
所有的这些都是根据人的生理规律而形成的方式,正如人不能抗拒自然规律一样.
请你按上述方法上鼓让我们继续往下讲.
首先不要拿鼓棒,你试着象是双手干活累了一样,放松性的甩动你的手腕.这时你注意肘部和腰部的距离,记住它,因为这时你是最放松的.以后在击奏时,通常不要高于或低于它,当然击奏吊镲时除外.
鼓棒的标准持法许多教材里都有收录,所以我不再赘述.我只讲现代鼓手鼓棒通常的持法.请先用左手拿起一支鼓棒,放在右手食指的第一关节处,大拇指使 指头与鼓棒头同一方向按住鼓棒.让鼓棒自由的落在鼓皮面上,使其自由的反弹,随着你改变持鼓棒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尝试,你会发觉持不同的位置。鼓棒反弹 的高度不一样.最高的位置就是持鼓棒演奏最轻松的位置.然后你轻轻的将其他手指握住鼓棒,最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虎口一定要有缝隙,否则,你的手腕无法放松. 用这个方法让左手也拿好鼓棒.
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鼓手,就是在击奏鼓时,你非常容易的就会打破鼓皮和打折鼓棒.许多鼓手也许一直认为这是自然损坏,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是你不正确的击奏所致.
你用手慢慢的向下按鼓皮到一定范围后,你再也无法向下,如果你强行向下,鼓皮就会出现凹点,甚至破裂.也就是说,你在击奏时鼓棒接触鼓皮并使鼓皮向 下到其承受范围后,你的鼓棒应迅速的收回,这样就不会损坏鼓皮了.你或许会问,这样会不会音量小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音量是由振幅决定的,只有击奏和收 回都迅速,并且你的力量刚好到鼓皮能承受的极限,鼓皮就得到了充分的振动,这个音量就是这套鼓的最大音量值
鼓棒容易打折,主要原因是你的手腕太低,鼓棒在击奏时,过多的直接击触镲面的边缘刃口处.你在击奏时,手腕稍高一些,鼓棒击奏镲边缘的弧形部分,这样即可达到同样的效果,鼓棒也不易打折。
6.架子鼓的基本知识
鼓
1,最大的那个,脚踩的,叫bassdrum或者kick,中文,贝斯鼓
2.腿中间那个,snaredrum,中文,军鼓
3,贝斯鼓上方的,tomtom,中文,通通鼓
4.放在地上的,大一些的tomtom,叫flood tom,地嗵。
镲片
1,军鼓左边,两片叠起来的镲,hi-hat,踩镲
2,tomtom上方的,看上去样子都差不多的,crash,强击镲
3,右边的,比crash大的,ride,节奏镲
4,很小的,splash,水镲
5,翻边的,倒过来装的,china,中国镲
以上就是套鼓各部件名称。左右方位以坐在鼓前演奏时为准。这些是最常见的配置,特殊摆法除外。
国内比较好的网站推荐两个
/
这上面交流很好的,去看看吧!
7.架子鼓专业知识
立镲是什么???我想应该叫踩镲吧
踩镲一般13,14,15寸,常用14寸
吊镲一般14,16,18寸,常用16寸和18寸
叮叮镲一般18,20,22寸,常用20寸
我上面所说的都是一般情况,也有特殊的定制镲。
PS:刚刚看到LX有人说,那句话是对的,再次强调,吊镲不是叮叮镲,标准尺寸不是20和22寸,吊镲又叫重音镲,强音镲,炸镲,英文学名为crash,标准尺寸为14,16,18寸(当然也有例外,这里指的是一般情况),而叮叮镲,即ride才是20和22寸(也有一种小尺寸,它兼顾了吊镲和叮叮镲的特点,即crash/ride,一般为18寸)
概述 爵士鼓在现代音乐里相当吃重,因为它不但决定了整个音乐的曲风与节奏形态,也决定了整个音乐的基本速度(快版、中版、慢版)。鼓虽然没有音阶,然而鼓的节奏风格的部分,却可以让现场气氛呈现荣耀庄严,或是表现出平安慈爱,让敬拜的水流可以如浪潮般分波段起伏,达到最高的境界。大鼓(Bass Drum)的低频音色犹如未出生的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所习惯的心脏跳动,让音乐有浑厚的深度与广度。小鼓(Snare Drum)的中高频音色让音乐有前进感及动感。双片钹(Hi-Hat)的高频声音如同秒针般,维持音乐稳定规律的行进速度。如果在落地鼓(Floor Tom)上滚奏。
可以让音乐呈现雄壮隆重感。
而目前一般教会中业余鼓手占绝大多数,其练习的时间一定是不足以与职业鼓手相比。个人认为学习爵士鼓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挑出适当合用的章节,省时有效率地练习,让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鼓手很快可以派上用场。
成为神赐的敬拜器皿。
一、鼓棒种类:鼓棒的种类有各式各样
1.一般鼓棒(Sticks):外形有粗细轻重。
也有材质不同之分,一般来说不同的鼓棒会有不同的音色(尤其是Rim击法)及技巧呈现。
2.束棒(Rute):以细竹木条捆札而成。
其打击音色有沙沙声,音质与音量介于鼓刷和一般鼓棒之间。
3.鼓刷(Brush)俗称鼓扫把:有金属及塑料材质刷毛之分,音色细腻柔和,用在音量需求小之地方如柔和的乐曲、爵士乐、空间狭小或传统教会。
4.棉槌(Mallets):鼓棒前端为棉或橡胶制品,打击音色有低沈稳重庄严感。
所以打击落地鼓(Floor Tom)有定音鼓的味道。如果用在轮钹,会产生轻柔绵密的共鸣延音效果,可以营造出柔美天堂境地的效果。
5.拉丁鼓棒(Latin Sticks):鼓棒头与尾部同粗细,长度有13 吋、15 吋与16 吋3种。
用其打击牛铃(Cowbells)、天巴鼓、(Timbales)等节奏音效,有热情喜乐的感觉。
6.鼓棒槌头要是有黑色污垢(主要是击打铜钹所产生)时,打小鼓时很容易将黑色污垢沾粘在小鼓的雾面鼓皮上,造成小鼓皮平滑无粗糙面,如此想用鼓刷演奏时,很难呈现出完美的沙沙声之音效。
7.要是鼓棒槌头有破损而打在鼓皮上的话,鼓皮很容易有凹痕,鼓棒是消耗品,该换购时不要犹豫。
二、握棒方式:不正确的握棒方法通常是日后进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主要分为传统式、对称式...等握法,两者差别只在左手的不同。传统握法以左手拇指与食指之间(虎口处)轻轻夹住鼓棒上下挥动。
2.对称握法左右手同样之握法,双手鼓棒成八字型,手背向上角度不一定,以右手打者为例,敲击Hi-Hat 或 Ride Cymbal 时右手背向上的角度就不一样,对左手来说,敲击小鼓或落地鼓时左手背向上的角度也不一样。
3.握棒法依需要而有多种握法,不可局限1~2种握棒方法。甚至有时依需要可能一手握2支鼓棒。
所以没有那一种握法可称为是绝对正确的。
4.拉丁音乐为求敏锐音色,常用13吋短拉丁鼓棒采传统握法,此时鼓棒尾端握手心,!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巧力敲击。
5.刚开始握棒以轻松为原则,切勿用力紧捏,造成肌腱伤害不说,此外还有腕力使用不当,造成Tom Tom 过门鼓点混浊,Hi-Hat 打点不清脆之缺点。
6.握棒的长短依需要也有多种,不过握在鼓棒尾端1/3处为多。想增加力道者可以握鼓棒最尾端。
三、打击姿势:一位鼓手的打鼓姿态,大概就能显露出来他打击的水平如何,怎么说呢:
1.上半身不正,左右肩不平衡。
2.鼓椅高度不适当,造成左右脚施力点不佳,鼓点强弱不平均,Hi-Hat 开闭时间点抓不准。
3.手臂僵硬,无法随音乐律动摆荡,动作生硬无弹性,容易腰酸背痛,无法长时间稳定速度演奏。
4.只用臂力打鼓,腕力不太会用,造成过门鼓点混浊(尤其是鼓皮较松软的落地Tom Tom),Hi-Hat 打点不清脆之缺点。
5.Hi-Hat 的打击是小手臂向下时打一下。
小手臂提起时用手腕再打一下,如此拍点较准确。
手臂较不容易疲累,更可以获得强弱分明的音色。
四、基础练习: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1.基本手法是日后非常重要的进步关键,如果忽略此练习,很多节奏不容易练好.。
Solo的困难度就更高了。
2.一般鼓手之大鼓及小鼓的音量最大,Tom-Tom的过门声音听不清楚,鼓声音量分配不良。
3.不管学打击过多久,每日的小鼓基础练习永远不能停。
此外手鼓的基础练习也是建立在小鼓基础上。
4.如果您想鼓艺精进或是想以鼓为业,国际鼓手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于1933年所发表基础打击的26式练习(The 26 rudiments),就是最基本的课程。
5.如果要涵盖交响乐与军乐的小鼓技巧,那么国际鼓手协会于2000年所发表基础打击40式练习(The 40 rudiments),就是非练不可的绝技啰。
6.要能够随心所欲用在过门的话,至少花一年的时间在小鼓基础练习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五、轮鼓(Roll):又称碎鼓或滚击或连击
基本练习的项目非常多,但是轮鼓在过门与节奏(特别是Swing、Samba、Fusion)用到的地方很多,而在古典或现代乐团及音乐打击科系的术科考试,轮鼓大都是必考的科目。轮鼓听似简单但是轮鼓的技巧也很容易反映出打者程度水准,可见轮鼓对鼓手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轮鼓有两个分类:
(1)开放式轮鼓(Open Roll):单手一次打一个点或一次打两个点。
让左右手轮流循环敲击。
(2)弹跳式轮鼓(Close or Press Roll):.利用鼓面的弹性,手指下压自由弹跳,让鼓面发出短促的延续音。
轮鼓的基础练习过程要由慢到快到慢循环练习,并要能随心所欲控制鼓声强弱,利用(一)手指弹或甩(二)手腕之曲与伸(三)手肘提放(四)手臂随棒自由挥动摇摆,形成一个美观天成的打击动作。
六、节奏练习:
1.如果略过基本手法练习,直接进入节奏课程的话,那么您未来的学习会很辛苦。就拿打节奏来说。
练好一个节奏要花比别人多的时间,而且打出来的节奏不一定悦耳。
2.很多新进鼓手跳过基础训练,强弱重音的练习,急就章就开始学习节奏型态,然后就上场演奏了,于是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就一直是重音+重音+大声,音乐性谈不上,层次分明就更不用说了。
3.记得20多年前学鼓的时候,老师在打击板上光教右手开始的(左手开始的练习没教)超基础打点练习就教了2个月共8节课,其间连真鼓都没摸到。想到当时虽然抱怨连连,如今却心存感激,因为超初级的打击基础都建立在那个时候,住在学校宿舍的课余练习也打破好几本书。
4.节奏润饰:现场演奏一成不变化的打节奏来说,难免贫乏无味。
所以必需配合主旋律的强弱律动,以左手小鼓点做变化。
七、脚部练习:一开始学习踩大鼓时经常会产生很多的疑惑
1.脚的练法和手一样。
此时坐姿高度很重要,因为坐姿脚度决定了踏板上最佳踏点,与最轻松最快速有的力的切入点。
2.鼓踏踏法可分平踏(Heel Down)及垫踏(Heel Up)2种,现今以垫踏踏法占多数,最好都练并能分别以平、垫踏2种方式演奏"或"开"之音色。
3.脚部练习一定要先单独以左右脚依照音符作4分音符及8分音符的正反拍,16分音符练习,再加入双手训练。
4.依照音乐的需要,大鼓皮有时候调硬而有的时候调软,其反弹力不同,所以脚踩鼓踏会有不同的感觉。
5.好鼓手可以依照音乐而踩出开放音、闷音、强音、弱音、双击音。
不单只是重踩、快踩鼓踏而已。
6.基本上大鼓和贝斯是一体,但并不是和贝斯同样的点就可称它为一体,而是要与贝斯的律动一致。
7.敲钹(Cymbal)时绝大多数(85%)要配合脚踩大鼓。
如此钹音才有深度及广度。
8.鼓踏抵住墙壁是不错的自我练习方法。
9.鼓踏(Pedal)选择:好鼓踏才能以单脚踩出漂亮的双击音。
A.最好有重底板,踏起来稳定不摇晃。
B.脚踩鼓槌(Beater)到底。
突然让其回弹,回弹次数越多,回弹时间越久越好。
C.槌头角度最好可调,爵士乐用小槌头而POP音乐多半用大面积槌头可资参考。
D.炼条式比皮带式传动力直接,触感佳。
E.踏板以小角度摆荡,鼓槌同时就能获得大角度摆荡。 如何学习爵士鼓
赵鸣(北京市现代音乐学校副校长)
[摘要]
对于爵士鼓初学者来说。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常做一些无效、低效的练习,而自己又无法认识到这一点。
以之于练习很长时间,演奏水平还是一般,因此在练习爵士鼓之前,学生应该对如何学习和练习爵士鼓有一些基本认识。
[关键词]
习惯 模仿 方法 培养和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避免无效和低效的练习
有计划有目的地练习,避免爽快地发泄:
许多学生一上鼓,就凭着对鼓的喜爱,不知所谓地对着鼓乱打一气。
汗流浃背,但却自我感觉良好。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你这样打3个小时。
就已经浪费了2个半小时。没有计划和目的的练习,只是徒增无谓的莫名充实感而已。 避免盲目的模仿而不求甚解:
学生在看到高手打鼓后,往往喜欢私下模仿,而不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扎实地练习基本功,导致的结果是:
--演奏永远也不会正确(因为不知道具体内容及手法、要点是什么)
--内容永远也不会记得(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内容而无法记谱,自己也因不确定而将再度忘记)
--演奏水平永远上不去(因为这就好象在沙滩上建房子,基础结构就不行)
--永远要从头学起(因为基础结构不好。
当遇到问题,只能是拆掉重盖了) 集中时间全神贯注地专心练习:
初学者在练习基本功时。
往往不能把一天的时间集中起来,全神贯注地专心练习,因为全神贯注地专心练习鼓的基本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件辛苦,枯燥而单调的事情,完全比不上爽快发泄的那种舒畅。
但是请切记!所有的大师级人物都曾经是"学生"。所以你只要能承受这每一分钟的痛苦,你就会有百分之百的进步。 不要随便简化乐谱的难度:
初学者常碰见对于乐谱的取舍问题,一首曲子的节奏或过门或Solo(独奏)太难….怎么办?可不可以简化按自己的想法来演奏呢?回答永远是"不可以"。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首曲子不会的地方太多,难度太大,表示你的程度还不够。
根本不必简化。
而是应放弃,等到你的基础上去后在练习不迟。
--如果因演奏不出来而简化或改动,一定会演奏成自己原本就掌握的技巧,这样就放弃了曲子里唯一会使你进步的东西。
但是真的不能改动乐谱吗?倒不完全是这样,如果能轻松地将乐谱全部演奏出来。
你就可以尝试挑战原作者来改编。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演奏有难度而选择随便的简化。
如果能认真的做到上述四点,养成习惯,练习就会事半功倍。
(二)重视爵士鼓的相关音乐知识
1. 乐谱
懂的看谱、记谱能够帮助初学者更正确、更有效地学习爵士鼓。
--学习乐谱是互相交流与规范练习的前提。目前,许多教材、资料的记谱方式不完全统一,但大的规范已经形成。只要初学者掌握一些必要的乐理常识,勤于分析和总结。
这样就能尽快地看懂遇到的乐谱。
--乐谱是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曲目有没有学过,学的怎么样,通过乐谱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且每个练习曲目,都可按日期详细记载当天的练习情况,方便自己有计划的完成或加强这些曲目。
--视奏乐谱是鼓手的必备技能;很多时候鼓手是临时拿到乐谱,也许曲目你根本都没听过。
就要立即演奏,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你的视奏乐谱能力了。
--乐谱是你拷贝歌曲后的永久资料;拷贝歌曲是作为鼓手学习爵士鼓的一个重要手段,将曲目中的节奏、过门、Solo及段落听出来,记录成乐谱。
方便研究分析和演奏。而这些乐谱就代表了每个鼓手的个人财富。
2. 历史
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音乐历史知识,特别是爵士乐史、欧美流行音乐史都与爵士鼓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很多爵士鼓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同时代的音乐家有直接的联系。这些对初学者学习和认识爵士鼓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大量吸收资讯
对于初学者来说,对爵士鼓的认识往往是凭自己的兴趣。
也许是一次现场演出鼓手的潇洒让你心情澎湃,也许是某个歌曲的节奏令你莫名冲动。
也许就是爵士鼓的外型让你爱不释手。但是。
要成为一个鼓手。
一个自己想象中的鼓手,就不仅仅是找一个老师、报一个学习班、或找几本教材自学那么简单。
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练好爵士鼓,成为一名鼓手,必须大量吸收资讯。可以说学鼓就是大量吸收资讯与消化过程中的自我练习。所以初学者在学习前要清楚这些。
就好象现在,几乎所有的教材和老师都会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并告诉你为什么要练基本功。但初学者依然无法将基本功与节奏、过门、Solo灵活地联系在一起。听到学生最多的提问是:我还要练多久才能演奏?还有一些学生,练了没多久。
就热衷于拷贝歌曲,组乐团排练,把基本功练习扔到一边。
其实持之以恒的练习基本功是学好爵士鼓的关键。
但同时多听歌,多拷贝歌曲对学好爵士鼓也非常关键。所以在学习爵士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学鼓?每天你能花多长时间练鼓?你心目中的大师是什么水平?你要演奏到什么水平?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讯。
第一套爵士鼓1914年生产于美国,其后在欧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西洋乐器,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从学习爵士鼓的环境来说,也远远落后欧美、日本及港台。这就更要求初学者必须主动去掌握大量爵士鼓的资讯: 音乐赏析
演奏爵士鼓是非常讲究技巧的。
其技巧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些技巧又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忽视了这个问题。
技术再好、打的再快、再花哨。
离开了音乐。
没有了音乐性,什么都不是。现代音乐的风格种类很多,听音乐最好不要局限在自己喜欢的范围,要广泛地听,多听,才能发现这些音乐中节奏与旋律的必然联系。 练习教材
目前国内的教材很少。
可共选择的不多。国外的教材则比较丰富。
一般可分为三类:
综合类:主要介绍各种类型的节奏及相关的手法。
主题类:介绍某一特定的节奏或基本功手法。
大师类:某大师或知名鼓手的个人惯用技巧。 观看表演
如果有条件,没有比看现场演奏更真实的事了。鼓手的专场演奏。
演唱会,乐队排练这些都能使你更深入的了解爵士鼓的千变万化,也能激发你刻苦练习的自觉性。 网络信息
学习之余,经常登陆互联网。
查询有关爵士鼓,打击乐的信息动态。包括知名爵士鼓品牌的主页、著名鼓手的个人主页、一些爵士鼓教学网站,相关爵士鼓、打击乐的论坛,部分琴行的网站等。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善于交流
不管是与老师,还是和其他鼓手都要经常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将自己的感受也介绍给大家,才能共同进步。如果组团了,也要与其他乐手多交流,不要简单地认为鼓就是节奏,旋律和声与我无关,这样你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鼓手。
学习爵士鼓是辛苦也是快乐的,希望所有的爵士鼓爱好者共勉之。
(1)小鼓击奏法: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
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
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
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
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
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影响著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
最重要的两大观念,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种方式。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无名 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不要影响棒的运动。
两手手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
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
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掌心向内。以虎口拇指持棒,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以及爵士鼓奏法。
3、扣腕式:持棒与直腕式大致相同,但双手要向内翻一下。
使手心朝下。
两鼓棒集中于敲击点上,两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玛琳巴琴、钢片琴、爵士鼓以及室内演奏小军鼓等均用此腕法。
不论何种方式控制鼓棒。
均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双手与鼓棒成为一体,自然地运动鼓棒。
轻松自如。
相关链接:中国音乐学院爵士鼓考级教程 (主讲 陆勋)
在鼓手的养成当中,以下七件事情必须要很扎实,以后才能在不断的练习当中, 稳健的进步,而不再需要东补西补。
1. 视谱与记谱:
这就像你要和人沟通,比须要会『语言』与『文字』这两样东西一样,有缺乏 就相当不方便。 而对等於爵士鼓来说。
语言就等於打鼓。
文字就等於谱。
2. 节拍器练习:
任何音乐都需要稳定的拍子。
音乐才不会忽快忽慢。大型的乐团 ( 比如交响乐团 ) 就是用指挥来带全团一致的拍子,而小型的乐团里,拍子的指挥就是鼓手。
所以鼓手拍子要像机器一样准确才行,因此所有的鼓手打任何东西的练习, 都需要节拍器来配合,唯有长时间这样练习, 人才可以变成和机器一样精准。
3. 拆解:
现代爵士鼓在还没组成一整套的时候,他是每个人负责打一颗或是几颗的情形 ( 比如军乐队有小鼓打击手,大鼓打击手 )。
因此今天要演奏整套爵士鼓, 那就是一个人的四只手脚要分别做不一样事情的情形,如此才能组合或模拟成 好多打击乐手一起时的听觉,这样四肢分别做不一样的事情的模式称为: Four Way Drumming ( 也就是四肢互相的拆解 )。 而最简单的拆解就是我们俗称的节奏,因此鼓手要勤练各种节奏, 才能不停的将四肢越拆越好,进而了解各式音乐的演奏类型,最后才能达到
Four Way Drumming 的真正目的。
4. (1) 姿势、(2) 手法、(3) 脚法、(4) 移位:
(1) 姿势:
就像任何运动员一样,正确的姿势都是必需的。
(2) 手法:
来自於小鼓,在学院派中有美式 26 种基本手法,( The Standard 26 American Drum Rudiments ) 他几乎将单一颗鼓利用手的排列与变化,发挥得相当多元复杂,因此 如果我们在爵士套鼓中去采用单一颗鼓里那麼多种的变化,那不用说可以应付
歌曲里的打点。
在鼓的独奏 ( Solo ) 也是完全游刃有余的。
(3) 脚法:
双大鼓的诞生,让脚的演奏技巧一日千里,因此手怎样做,脚就怎样做,道理同 (2),因此。
Four Way Drumming 的境界更加被拓宽,因此鼓手也必须除了手法 之外,脚法也一整个需要勤练而扎实了。
(4) 移位:
为了让 Four Way Drumming 实施的更彻底。
将手部移动到各个鼓或是个钹, 混合移动音乐就更丰富多元。而移位练的乐精准。
我们俗称的过门 ( Fill In ) 当然 更加精湛了。
5. 大量听音乐:
任何一样乐器,最后呈现出来的都是音乐,因此不管是独奏或是与乐团一同演奏, 能够了解越多的音乐型态与风格。
对於抓歌、即兴、甚至是创作都将大有助益。 而如果能够连鼓以外的乐器也去理解的话,那更能提升编曲时的能力。
6. 参加乐团:
乐器的乐趣除了本身之外,还有和别种乐器及歌手等一起配合出来的所谓『组合』的乐趣,没有参加过乐团的人,基本上只能算是一个玩乐器的人,但永远也不是一个玩音乐的人,所以只要有任何的可能,就尽量去参加。
那种『组合』的经验绝不是单一玩乐器的经验所以提供的。
7. 看杂志、摸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任何事情都需要情报,国外的爵士鼓杂志如:Modern Dermmer。或是各大制造鼓相关产品的网站,一定要常看。
现在是资讯的时代,资讯可以告诉你新的练习、新的器材,任何的学习只要什麼时候不『学』,就等於宣告你将要进步缓慢了。
而器材是要花钱买的,因此如果有机会看到不同的器材就要赶紧去试试看。
一方面可以帮助你了解各大产品的差异,又可以省去都要花钱的困扰,长期试下来, 你就能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好产品一定能够帮助你表现更加优异的。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
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
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别记在上加一间,踩钗写在下加一间。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