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单姓6931个。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相关介绍: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 [15] ,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又如《左传·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
很明显“姓”在这里是指吴女所属姓族之名号,即“姬”。所谓姓族之“姓”与作姓族名号讲的“姓”是一实一名,属于两种概念范畴,所以会发生此种混同,当如杨希枚先生所言是由于名代表实,积久而以实为名,于是产生姬、姜之类姓之名号就是姓的概念。
司马迁在《史记》中常言姓某氏,没能区别古代姓与氏之不同,但他所说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黄帝——针灸之祖: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扁鹊——脉学介导者: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张仲景——医圣: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华佗——外科之祖: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葛洪——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药王: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钱乙——儿科之祖: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宋慈——法医之祖: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李时珍——药圣: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吴谦——《医宗金鉴》总修官: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中国姓氏人口排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
1、李姓:中国大陆10090万,港澳台160万稍多,海外华人250——300万,海内外越南裔50多万,海内外高丽人1300左右,全球李姓约1.2亿左右。
2、王姓:中国大陆10150万,港澳台100万稍多,海外华人250万左右,海内外越南裔几万,海内外高丽人更是忽略不计,全球王姓约1.05亿多。
3、张姓:中国大陆9540万,港澳台150万左右,海外华人200——250万,海内外越南裔少于10万,海内外高丽人至少160万,全球张姓约1.01亿多。
4、陈姓:中国大陆6330万,港澳台330万多,海外华人500——600万,海内外越南裔近1200万,海内外高丽人20万左右,全球陈姓近8400万。
5、刘姓:中国大陆7210万,港澳台90万左右,海外华人至少200万,海内外越南裔太少,海内外高丽人40万稍多,全球刘姓近7600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