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痛、头胀
不一定所有头痛、头胀就是高血压或脑出血的前兆,诸如感冒、睡眠不足、饮酒过量或吸入二氧化碳等都可能导致头痛,头胀。然而,高血压引起头痛的情形颇为常见,同时也是显示高血压进展程度的重要症状。
高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其部位是以全头部的自觉疼痛为主,少见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以发胀、冲逆、昏沉、钝痛等特征为主,有时还会感到恶心、想吐。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治疗。
2.眩晕
高血压引起的眩晕,有时虽为轻度眩晕,却失去平衡感,一般女性比男性较多。
这种症状若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并频频出现时,就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这种症状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
3.耳鸣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耳鸣,如中耳炎、贫血、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但以上多数为单耳耳鸣,由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耳鸣,往往发生于双耳,并且耳鸣严重,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促
所谓心悸就是自己会感觉到心脏跳动的情形和平常不同,或伴随有气促情形发生。
心悸和气促的主因是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或血管异常及血液的问题。
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肌肥大、心力衰竭,或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都会使心脏的功能异常。
若心力衰竭、血管狭窄或贫血时,稍稍做运动便会有心悸、气促的发生。
5.四肢麻木
高血压病人有四肢麻木的现象。很多人清早醒来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担心自己患了高血压。
其实,能引起这种症状的,并不只是高血压。所以不能因此就断定是高血压所引起。
这种手脚麻木的现象,有时只是短暂的生理现象而已。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四肢麻木并不是单纯的四肢麻木,严重时可出现某一部分的运动障碍,当然也会出现轻微的感觉障碍,但绝非是暂时性的。如果四肢经常出现麻木现象,且持续时间很长,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及心肌梗塞的高危险因子,还可能引起尿毒症、失明等并发症,但是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全台高血压患者中,竟有三分之一直到脑中风或心肌梗塞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压!而你知道自己与高血压的距离有多近吗?
血压是因心脏搏动输送血液时,血流对动脉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有血压存在,才能驱动血液为各组织器官带来养分,并带走废物。血压过高过低都不好,收缩压高于 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 90 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
过高的血压可能造成心脑血病
过高的血压可能造成血管破裂,或管壁组织剥落阻塞血管,这在全身各部位都可能发生,而造成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包括脑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恶化甚至衰竭、视力模糊、颈动脉狭窄造成头晕、四肢末梢动脉硬化而使手脚冰冷等。
高雄荣民总医院一般内科主任林清煌医师指出,高血压的症状并不明显,若时常头晕胀痛、易倦怠,就可能是血压高的警讯,需要进一步量测血压,并寻找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病因,以确诊是否为高血压;若家族有高血压病史,建议 40 岁以上民众养成量血压的习惯,随时追踪自己的血压变化。
不过,有些人会有「白袍高血压」症状,亦即在医院看到穿白袍的医护人员会紧张,导致血压飙升比平时高,因此血压以在家量测较准确;量测时建议采靠背坐姿,静坐五至十分钟再量。
而早晨起床无涨尿时、以及睡前血压,是未来是否可能产生心血管危害的主要指标,因此建议固定这两个时间量测;另外,吃药前、身体不舒服时,也建议量血压。
用药增减都需要与医师讨论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脑中风及心肌梗塞,尤其冬天更是好发季节。林清煌说明,气温低会导致血管收缩较无弹性,且血液浓稠度提高,增加血栓风险。病人如果血压一直偏高,应与医师讨论是否需要调整药量,用药的增加或减少都需要与医师讨论,依照医嘱来服用。
最后,林清煌也建议,高血压患者于低温时应避免出门,若出现温暖的冬阳,不妨出去晒晒,「跟着阳光走,天公保健康」。另外,作菜煮汤加点姜,晚上以温热水泡脚,以刮痧梳 *** 头皮保持经络通畅,都是冬天保护自己远离中风、心肌梗塞的好方法。
1、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是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
2、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跌跤。
3、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
5、精神改变:如嗜睡,或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
6、流鼻血:经医学观察,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也可能会发生脑溢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