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来自与官职名。古代,相当早期就设有医官。秦朝有太医令、太医丞等,唐代除太医令外,还设医学博士、医监、医正等职,至五代时,又设翰林医官使,宋代设翰林医官院。
一般来说,医官分七级二十二种,最高级的为大夫,其次是医卿、医效、祇候等。“郎中”就属于“医卿”之一。人们为了表达对医师的尊敬和赞美,所有产生了这种有奉承抬举意味的称呼,即大夫和郎中。大夫是最高级别的医官,郎中次之。
宋代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且喜爱文字游戏。他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加皮”等,将中药名巧妙融入诗中。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胡芦巴。”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应声“蔡君出口便成衰”。这之中,半夏、葫芦巴等为药名,便成衰则是证名。此事传开,人们认为陈亚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每有学医者以读“药诗”为乐,陈亚也成了人们把对医师的称呼变成“郎中”的第一人。所以一般,把设馆坐堂(主要指中医)的医生称为大夫,把四处行医的称为郎中。
同时出现了“江湖郎中”的称呼,指的是游医,就是古装剧中拿着个幡子走街串巷吆喝的游方医生。现在“江湖郎中”成为了“江湖骗子”,而在宋朝的时候,江湖郎中可以说是医生的初级阶段,对于以后开设医馆变成坐堂医,游历江湖见到了各种病症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其实这一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医生的尊敬。在使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之前,古人因为分不清医术与巫术两者的区别而将医生称呼为“巫医”。因为这些巫医中经常会混杂一些坑蒙拐骗的人,所以导致巫医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种社会现象直到唐朝时期依旧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医术高明的巫医被召见宫中专门为君王以及其它贵族治病。这类人便是御医。
御医的身份自然要高于普通巫医,因而的百姓不好再用巫医这一词来称呼他们。所以慢慢地百姓开始用“郎中”或者“大夫”这两个称呼来称呼那些真正有医术的巫医,借此表示尊敬。其中“郎中”一词本就是一个官职名称,且还属于高级官员。这个官职自战国时期起便已出现,等发展到汉朝该官职主要是指那些宫廷近侍。御医作为君王专用医师,与郎中的职责有相近之处。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才会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
进入宋朝之后,“郎中”与“大夫”这两个称呼彻底取代巫医这个叫法。非常有意思的是,称呼医生为“郎中”的生活在黄河以南的南方百姓,而用“大夫”一词来称呼医生的人多生活在黄河以北。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可知。
至于我们现在惯常使用的“医生”一词,则是起源于唐朝。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一本名为《唐六典》的古籍中,指代那些学医之人。不过在古代“医生”这个称呼相比起“郎中”与“大夫”,其使用率要比后两者低。“医生”这个称呼成为主流称呼是在进入近代之后,而“郎中”与“大夫”这个称呼并未因此遭到淘汰,至今仍处于使用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