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心理品质都在这个时候形成,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他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遗传,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质对孩子的影响上。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教养方式不得当。在有些家长看来,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于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父母重视知识灌输,却忽视了行为习惯培养。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或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大人的行为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心影响。尤其离异家庭,对孩子内心的冲击巨大无比!孩子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产生害怕恐惧心理,会变得非常胆小。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一样。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双方言行一定要一致,否则会让孩子产生不信任,造成说谎。例如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找家长。父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好了。找母亲的话,回家就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就会说话不一致,说谎的习惯就养成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2、父母本身不得危害子女的人身安全,侵害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婚姻法第21条第4款规定:“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其中溺婴不仅仅是指父母用水溺杀自己的婴孩,父母杀死自己的婴儿的行为都属于溺婴。
3、父母有义务防止和排除来自外界的侵害,当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父母为其法定代理人,有义务保护子女,使其免受伤害,保障子女的安全和健康并有权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提起诉讼,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4、当未成年子女被人拐骗、脱离家庭或监护人时,父母有权要求归还子女,并要求司法机关追究拐骗者的刑事责任。
扩展资料: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成年人保护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