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还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告诉我们,处境不利家庭的孩子通过刻苦学习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哈佛的学子学习是不分昼夜的,巨大的压力让他们磨炼意志、感悟学习、提升创新力。可我国的学校,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课业学习,其实这是“舍本求末”。美国深泉学院的学生必须一边放牧,一边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英国伊顿公学以严格管理,要把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扳”过来,这些把“吃苦”融入孩子生活的做法值得借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但是,要制止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极端化所谓“吃苦教育”,因为它违背了教育规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携起手来,在抵制极端化所谓“吃苦教育”的同时,更要摒弃把“吃苦”从孩子生活中剥离出来的所谓“吃苦”教育的做法。按照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让“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
家长在给孩子吃苦教育的时候,还应注意和做好这几个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爸爸妈妈应该做出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也可以用英雄模范人物、老师、同学、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吃苦的正能量人物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出带头吃苦的表率,才是合格的榜样。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太安逸的生活会让人好逸恶劳,吃苦教育会让孩子有坚强的意志,还有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
二、良好环境的熏陶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最重要场所,父母要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塑造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多带子女到各种社交场合中,比如公园、风景区、农村、工厂等地方。既可以开阔眼界,孩子也能够接触社会,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最重要场所,父母要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塑造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吃苦教育”是对孩子思想品质的培育,关键在于时时刻刻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让吃苦自然地融入到孩子生活环境的全过程中,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孩子,从小不怕吃苦才能在长大的时候,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三、把握好分寸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步卢姆用他的实验告诉人们:父母要把握好给孩子吃苦教育的分寸感,才能有的积极作用。
我曾经看过看过一段释小龙两岁练功的纪录片,在片中小龙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在爸爸的督促下起床训练,压腿下腰、跑步等等。小龙流着眼泪咬牙一天天坚持着,看起来让人感觉很心疼,可释小龙却说,自己很感激父亲的严格教育,也正是爸爸对他这种循序渐进的艰苦磨炼,给了小龙永不退缩的意志力。可见掌握好吃苦教育的尺度,能够培养出孩子的正确观念。
家长一定要舍得给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这是我们中国父母最缺少的,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成长。放手让孩子接受磨练,让他吃吃苦,才能拥有独立坚强的能力,成长为阳光下最娇艳的花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