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很像是“铁板烧”嘛,不过烙锅可是一道实打实的本土美食。烙锅起源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相传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
用于制作的烙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砂锅和平锅。
砂锅造型奇特,中间高而四周低。这种锅型的设计很巧妙,在烹饪时,锅中多余的油会自动向低处流,汪在锅边;如果锅的顶端没油了,人们又可以随时把油舀起来浇上去。这样既保证了烹饪的需要,又不至于使成品过于油腻,而且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食客,可以说在香和腻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用于制作烙锅的平锅,算是常见的平底锅的plus版。平锅受热均匀,传热也快,适合心情急切的食客。
在贵州,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烙锅永远都是一个最佳的折中选择方案。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甭管你是坚决笃定的无肉不欢者,还是不折不扣的食草达人,无论你是特色小吃的拥趸,还是只愿意为氛围“买单”的情怀一族,在烙锅店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牛羊鱼虾一道上桌,在方寸之内展开了两栖作战;菜蔬菌菇各色齐备,在餐盘之中上演了从田间到地头的总动员;特色搭配闪亮出场,青椒肉末棒、金针菇拌鸡蛋、脆哨拌卷粉………总之一句话,创意有多丰富,烙锅的菜单就有多长。
土豆片总是率先和淋好油的烙锅一齐被端上。土豆是贵州的特产,在贵州被叫成洋芋,淀粉含量很高,口感细腻绵软。经过烙制的土豆片表面微焦,外脆里糯,从外到内的口感像薯片和土豆泥的复合,难怪作为最经典款的锅底被长期保留了下来。
洋芋粑也是烙锅的一大特色。煮熟的洋芋先捣成泥状,然后加入少量调味品和面粉,捏成饼状就是洋芋粑了。把洋芋粑放到烙锅里烙到两面都呈金黄色,集软、糯、香于一体,蘸上秘制蘸水,既解饥,又解馋。
烙苕粉,烙出来呈黑褐色,吃起来极劲道,口感不输掌中宝和板筋。
其实吃烙锅和去吃火锅一样,先点锅底,再勾选配菜,麻利干练的店家总能在你刚点完菜的一瞬间,就把热腾腾的锅底端上桌了。
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料使劲蘸。”吃烙锅如果不配蘸水,就好比吃手擀面不配面卤,吃凉拌西红柿忘了放糖。
烙锅的蘸水十分精彩,给刚烙好的食材裹上一层蘸水,相当于对食材进行二次加持,大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烙锅的蘸水分干料和湿料两种。
干料的常规配方是辣椒粉搭配盐、味精、花椒、胡椒粉和葱花。但嗜辣的贵州人并不能满足于一种辣味,不同的辣椒搭配不同的制作方法,连干辣椒蘸水也能吃出花样来。
湿料在干料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醋、酱油、折耳根甚至是腐乳等,吃完还能给免费涂口红,格外带劲儿!
不过冰粉我是吃不习惯的哈哈哈哈
吃不出来什么奇特的味道(可能是我没有在吃烙锅或者火锅的时候吃?)
但是最有特色的,还得是煮啤酒了。当地人将啤酒、柠檬、红枣、枸杞组合起来,经过加热,制作成了一款口感清甜,度数也很低的饮品。外地人着实惊呆了!至于其中滋味,自然是只有喝过的人才知道。
身边的烙锅不断传来滋滋啦啦的音效,香气也随四散的晚霞丝丝缕缕地越飘越远,而最最迷人的,恐怕就是这日日新鲜的人间烟火气吧。
罗锅,又叫烙锅。西乡塘便宜又好吃的贵州烙锅。
这家店在正恒楼下,离广西大学很近,小小的一家店,没去过贵州但是他家的辣椒面亲测和贵州麻辣土豆片是差不多的味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