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我们不小心摔坏东西后,内心就会跳出声音:
你看看你怎么回事?这么点事都做不好!你呀,要完蛋了,死定了,等着吧你,这么废物,干啥啥不行!你看 都怪你。因为你耽误我们后面正事等等,这些话都不是旁边的人说的,而是来自我们内在父母的声音。由于小时候外在父母的声音或是重要他人的声音内化成现在自己的“内在父母”,而父母的信念和言行内化到我们潜意识里了。
这种“内在父母”批判下,我们会有下意识的感受反应,比如害怕、紧张或者内疚等等,这种主观感受就属于“内在小孩”部分,这都属于心理的内部操作。
比如同事不小心做错事,把我的杯子打碎了。我都还没说什么呢,她就在那瑟瑟发抖,紧张得说不出话,开始不停的说对不起,对不起。
这个时候我就奇怪:真是的,我什么都没说,也没责怪她啊,她这是干嘛啊。
她的情绪来源于什么? 被内在父母谴责了,我们可以通过她外在动作,看到她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关系如何。也就知道她怎么了。
上面这两个小人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对话。
通过上面内容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或者家人。
可是有时候我们都告诉孩子说:“做错事,没关系,不要怕。”可为什么孩子还是不依不饶的不肯原谅自己?一直说:怎么办?我不敢,我害怕。这是因为以前的过度评判已经内化到孩子心中,形成了内在父母,孩子能理解但还会拧巴着说话。
为什么我觉得这件事是小事,都不在意了,比如忘记买一些东西,可老公却一直念叨着没完没了,他至于吗?
老公和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都在受自己内在父母影响,所以我们说没关系,对他们效果不大。
(以上整理丽丽老师课堂学习内容)
反思: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深受内在父母的影响,其实我们的朋友亲人又何尝不是被过往的经历所困住。所以我需要时常保持自我觉察,才能的换位思考,理解和同理家人孩子。
队友经常动不动就指责我,吃饭后剩菜没有马上放冰箱;洗菜的时候,浪费太多青菜叶。为什么队友会对我暴跳如雷?看到这些事,他就怒火中烧。因为他的内在父母告诉他:不能浪费,要说到就马上做到,不能拖延,你不能表现出懒的行为。内在的信念,告诉他,懒是可耻的,浪费是可耻的。从小生活在匮乏年代,他家是没有田地的,当年家里也是非常困难,所以他也养成了节省抠门的习惯,当然他也会这样去要求身边的人绝对不能浪费。
这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理念的不同。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有田地,青菜是吃不完,家里有鸡有猪,所以剩菜剩饭都是喂动物,几乎不吃隔夜菜。
当我能看到他从小生活的样子,也就会理解他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把他的指责和评判看成事实,我真没有用,我就是懒,我好槽糕等等。因为他的理念,只是他生活的一个局限认知,这也是他的潜意识。换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些声音更多的是来自于他小时候父母的声音,没有对错之分,一切只是一种思维习惯。
可是在我的潜意识里,从小父母很少指责我,所以一旦听到被指责的声音,我就会觉得很生气,很愤怒。因为这意味着我认可了他的话,我把他的评判当成了事实,他竟然说我懒,说我没用等。也就导致每次队友指责我的时候,内在父母告诉我:你真的很糟糕,你真的是一无是处,这样的我就掉了黑暗中,要么开始反抗,要么开始自我攻击和自我谴责,当然也就没有心力去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两个人的冲突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多.
通过学习,我可以多自我觉察,在沟通不畅的过程中,一旦我能察觉到我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声音,我就能看到了我的潜意识,也就不会给自已制造各种剧情,不轻易被代入,掉入别人的制造的剧情当中。当我能公正、客观地审视自己和别人的时候,我才能不被情绪所困扰。
这几天,我在阅读资深心理咨询师、看见心理创始人武志红的个人著作《为何家会伤人》。我每天深耕于对孩子们的教育,努力寻思挖掘“家·校·社”三者间的关联。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阐述如何构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以此形成孩子的人格基础。按照作者的说法,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着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小孩”。这种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很难改变,不仅能决定一个人的心智模式,还决定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这种关系模式,会投射到所有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上去。
作者的这些观点,激发了我的情感认同。是的,作为一名教育人,接触到的教育个案没有哪一个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或校园行为,都脱离不了与家庭的关系。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遇到孩子的个案教育,思考孩子行为习惯的源头时,我只知道笼统的经验判断——孩子的行为大多来自于家庭教育的投射。接触了这本书,才逐渐明白孩子的行为表现真正的根源。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每个行为都反映着自身精神胚胎的需要。如果6岁前,一个孩子的自发行为没被压制,那么这个孩子的心智模式相对较健全,而且极富有创造力和自主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沉浸在“内在的父母”中,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塑造”孩子。一旦孩子的精神胚胎的需要就被严重受到压制,孩子就要想方设法做回“内在的小孩”,寻找自己的自由。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见孩子发呆的现象、好动、霸道无理等现象,其实都是有根源的。
前不久,一个孩子在上体育课时,老师提醒这个孩子排队集合,在提醒了两次后这孩子无动于衷,像没听见似的坐在座位上自顾自玩自己的小东西。于是,老师提高了嗓门,大声告知他排队集合。这孩子无奈地从座位上起身,一边气冲冲地朝外面走,嘴里一边嘀咕着。旁边耳朵尖的孩子听到了那个孩子嘴里嘀咕的是一句脏话,于是马上给老师报告。老师立即问那孩子是不是在骂人,但那个孩子怎么也不承认是在骂人,反而借口说那是他的口头禅。
对于那个孩子,尤其是说了脏话不但不承认,还给自己找理由的行为,老师的教育引导肯定不能缺位。于是,经过老师的引导教育,孩子能够纠正自己的认知。但是事情不应该止于跟孩子的沟通,还需要跟家长沟通。于是,老师又找了家长沟通。家长口头上态度非常明朗,要严格教育孩子。但是第二天,孩子反馈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据孩子讲,他下午回家,妈妈与他有下面一番对话:
“你今天是不是在学校又犯了错?”
“是的。”
“向老师认个错。今后不准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很明显,家长的引导并没有深入孩子的行为背后与孩子深度交流,也可以类推出孩子平时行为的合理与否,家长的界限教育引导并不明确,大多采用的是告知式。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家庭中最懒惰的爱——放纵型溺爱。放纵型的溺爱会带来三个恶果:一是依赖,二是自卑,三是任性。在上面这个案例中,那个孩子身上就有明显的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只要事情没有按照他自己的需求发展,就表现出极度不满,而且有一种“我要,我立即要”的习惯。你看,想骂人就骂人,想干嘛非要照自己意思去做。
对于那个孩子而言,家庭放纵型溺爱的恶果不止发生的这一件事。比如,打餐时,别的孩子能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值日生点名排队打餐,而他总会不耐烦地反复抱怨值日生不点他的去排队;路队放学中,别的孩子都能安静有序地行走,他却非要一个人歪歪斜斜、边说边走……
正如武志红所说,孩子的人格建立,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取决于“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这对关系模式和谐健康与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