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在我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前,江南的蒋军分为两大部分,即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所属部队和白崇禧“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所属部队,前者拥兵约45万人,不在本篇的讨论范围之内,后者的作战序列既有桂系军队,也有中央军和地方部队,所以重点说明白崇禧掌握的桂系部队数量。
白崇禧的这个“华中军政长官”,除直辖的野战部队各兵团以外,理论上还可以指挥宋希濂的“湘鄂边绥靖公署”和程潜的“长沙绥靖公署”,另外还有一个据守广西老巢的“桂林绥靖公署”,其实也受白崇禧直接指挥,主任是桂系大将李品仙。
宋希濂的部队是中央军,程潜的部队基本是湘军地方体系,所以白崇禧真正能够指挥得动的,就是原“华中剿总”所辖的各兵团和李品仙的桂林绥署部队两部分。其中前半部分包括五个兵团的番号,共11个军31个师,兵力为208000人,另有特种兵21000人,非正规军11000人,总兵力为24万人。
(黄杰)
这五个兵团分别是陈明仁第一兵团(后来为黄杰)、张淦第三兵团、徐启明(原夏威)第十兵团、鲁道源第十一兵团和刘嘉数第十七兵团。众所周知,这里面真正属于桂系嫡系部队的只有第三兵团和徐启明第十兵团,也就是桂系保存到1949年的主要家底。
这两个主力兵团辖有第7军、第48军、第48军、第56军、第97军、第125军、第126军共七个军13万余人的兵力,其中第三兵团45000人,第十兵团78000人(兵团之间部队一度有所调整。),连同长官部直属队和广西李品仙的三个师17000余人,新桂系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约16万人左右,这也就是西柏坡判断的:“桂系本钱小,所以作战极为灵活”。
(夏威)
从起源看,新桂系军队是由早期李宗仁担任司令的一个支队7000余人,和黄绍竑的3000余人发展起来的,当两部合编成为“定桂联军”并形成李、黄、白三驾马车时,兵力约20000人。经过一系列军阀混战,到桂系加入北伐军时,其第7军共辖九旅37500余人,兵力大约翻了一番。
北伐期间桂系军队扩充很快,到1928年“二次北伐”完成时,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直接掌握和控制的部队已有30万人,包括第7军、第8军、第12军、 第13军、第15军、第18军、第19军、第36军等八个军23个师,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收编的唐生智湘军和其他杂牌武装,所以成分很是混乱。
(李宗仁)
桂系的实力膨胀引起蒋某人的疑虑后,开始对桂系军队进行打压、分化和攻击,至蒋桂战争结束时,失败的桂系部队被迫缩编,到1933年部队仅为两个军计29155人,其中第7军兵力12335人,第15军兵力16320人,后期偷偷有所发展,但是数量不多。
1937年抗战爆发后,新桂系部队改编成两个集团军北上参战,其中第11集团军约有兵力100000人,第21集团军约有兵力65000人,合计约17万人。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桂军伤亡不小,但是随着战局稳定,新桂系形成了广西、大别山两块比较稳定的根据地,部队规模有所恢复,至日本投降前已经发展到25万余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桂系军队被压缩留存的只有三个军,后改制为三个整编师共9个整编旅,即整编第8师、整编第46师和整编第48师,加上留守广西的一批地方部队,总兵力也只有约80000余人。直到白崇禧就任华中后,才有条件新建了一批部队,包括第56军、第126军等等,桂系军队的部队规模得以维持在16万左右的兵力规模(民团不计)。
在第四野战军的南线大追歼中,衡宝战役。桂系主力第7军和第48军的四个主力师被歼,白崇禧率部逃往广西,而四野主力随后跟踪入桂,在广西战役中将桂系所余部队基本全歼,只有黄杰率领的第48军第176师一部出逃境外。至此,在民国军政舞台上纵横24载(从1925年统一广西军政算起)的新桂系军事集团彻底灰飞烟灭。
(黄杰和小蒋)
1949年4月下旬,为了夺取全国胜利,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过长江。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组织20多万军队节节抵抗,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5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决定以四野及二野第四兵团向赣南及湘、粤、桂进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部。同时,指示四野、二野采取大迂回大包围方针,从一翼或两翼直插敌之战略纵深,乃至缅甸、越南等国接壤的国境线上,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往回打,避免国民党残余部队逃往国外,遗留后患。毛主席于7月16日指出:“白崇禧准备和我作战之地点不外湘南、广西、云南三地,而以广西的可能性为最大”,“白部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作战”。依据中央军委的部署,7月,四野和暂归四野指挥的二野第四兵团在华南各游击纵队的配合下,发起解放中南各省、消灭白崇禧集团的作战。9月中旬,白崇禧将其主力5个军秘密集结于湖南衡阳地区,妄图乘隙寻歼四野前出的部队。四野抓住战机,组织衡(阳)宝(庆)战役,一举歼灭桂系赖以起家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的4个主力师,连同其他部队共4.75万人。白崇禧极为惊恐,于10月中旬急令全军退守广西。
在衡宝战役期间,四野十五兵团和二野第四兵团于10月2日发起广东战役,10月14日解放广州市。第四兵团则昼夜兼程,尾追向粤西窜逃的余汉谋部主力第二十一兵团。10月下旬在阳江、阳春地区全歼该敌4万余人。广东的敌军大部被歼灭后,白崇禧集团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此时,败退广西的白部经休补后尚有正规军5个兵团12个军约18万人,加上广东余汉谋残部3.5万人,共约21万人,另有地方部队约10万人。
为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广西,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等人组成的前线指挥部于11月1日由武汉迁抵衡阳,并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于11月4日作出了广西战役的作战部署,决定将9个军42万人分成西、南、中三路合力攻击广西。
11月6日、7日,大军西路四野十三兵团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从湖南洞口、武冈向靖县、通道的敌十七兵团发起进攻,揭开广西战役的序幕。国民党第一0三军沿黔桂边西逃,解放军乘胜追击,于15日追敌第十七兵团入桂。第三十八军入桂后兵分两路向黔桂公路的思恩、河池急进,占领河池,并直插南宁以西地区,切断敌西进经贵州退往昆明的通路;第三十九军兵分两路折向柳州,直插广西心腹地区,向柳州进军。南路大军二野第四兵团按广西战役原定作战计划,在广东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追歼敌军直插粤桂边。11月10日,第十三军先行由广东罗定向廉江开进,兵团主力由广东阳江向信宜开进,22日、23日,南路第四兵团的十三、十四、十五军及十五兵团的四十三军共四个军全部进抵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一线,隐蔽集结待命,从南面对白崇禧集团形成包围。中路四野第十二兵团第四十一军于11月14日移驻安东、新宁、全县一线,18日向桂林进攻,于22日下午解放广西省会桂林;第四十五军从湖南尾随第四十一军前进,分两路插入桂东向梧州进军。至此,歼敌主力于粤桂边的三面包围态势已经形成。
在广西战役打响前,粤桂边区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团(陆川)、第三团(博白)和北流县独立大队、兴业县游击大队及玉林、容县的武装工作人员都接到上级的命令,积极主动向敌人进攻,配合南下大军作战。同时,玉林五属和容县党组织也根据粤桂南地委和粤桂南边区人民行政督导处的指示,动员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做好支前迎军、捕捉敌散兵和准备接收国民党各级公共机关等各项工作,迎接玉林的解放。 (市委党史办供稿)
民国时期广西实力派所辖军队的习称。其前身为旧巡防队和广西新军(辖1混成协另2标)。武昌起义爆发不久,新军大部分赴武昌、南京支援革命军作战。广西副都督陆荣廷被推举为都督后,大肆扩充军队。至1913年,将广西陆军扩编为第1、第2师和混成旅及国民军,开始形成桂系军阀集团。1916~1919年,陆先后以广东督军、两广巡阅使等名义,将桂军扩编为7个军,其中在广西的第1军至第3军,由陆裕光、林俊廷、韦荣昌分任军长;在广东的第1军至第4军,改称粤军(后一部投陈炯明,大部仍称桂军),分由马济、林虎、沈鸿英、刘志陆任军长。其间,桂军曾在桂、湘、粤等地同北洋军及依附北洋集团的龙济光等部作战。1920~1923年的两次粤桂战争中,桂军被支持孙中山的粤军、滇军等击败,内部分化,各自为政。1924~1925年,李宗仁的定桂军和黄绍竑的广西讨贼军联合组成定桂讨贼联军,先后击败陆荣廷和沈鸿英部,结束了旧桂系军阀的统治。桂军整编为广西陆军第1、第2军。李任广西绥靖公署督办兼第1军军长,黄任会办兼第2军军长,白崇禧任公署参谋长。共辖12个纵队、1个独立旅和1个支队,约3万人。1926年3月绥靖公署与广州国民政府商定,第1、第 2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李、黄、白分任军长、党代表、参谋长,辖第1步兵旅至第9步兵旅和部分特种兵。北伐战争期间,第7军主力转战湘、鄂等地,战绩显著,自身实力亦得到扩充。至1928年第二期北伐前,陆续发展成为第7、第13、第15、第18,第19军,夏威、白崇禧(兼)、黄绍竑、陶钧、胡宗铎依次任各军长,加上收编唐生智的湘军,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6月桂军战败,第4集团军瓦解,李宗仁逃往香港。 11月,李等回南宁正式组成护党救国军。李、黄分任总司令、副总司令,白任前敌总指挥。桂军共6个师和1个独立旅。12月,救国军向拥蒋(介石)的粤反攻,被击败。1930年蒋冯阎战争爆发,李与阎锡山、冯玉祥组织讨蒋联军。桂军与张发奎部合编为第1方面军(桂张联军),李、黄、白分任总司令、副总司令、参谋长,辖第1路军至第3路军。桂军战败,后经充实调整恢复第7、第15军建制。“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除原有部队外,新建第31、第48、第 84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编为第11、第16、第21集团军。李品仙、夏威、廖磊依次任各集团军总司令。大部曾分别参加淞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和随枣会战等。解放战争期间,桂系部队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大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猛如虎狼的桂军: 有这样一句话在红军战士中口耳相传,“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这句话正式国民党地方军阀战斗力的真是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回忆起长征时也认为,南方诸省中广西兵最能打仗,那么历史上的桂军真有这么强悍吗? 广西地处边陲一隅,自古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向百越用兵,秦军苦战三年,却毫无进展,逼得始皇帝倾尽国力开凿灵渠,才征服了这片“蛮荒之地”。 由于远离帝国的中心,广西成为了流放之地,加上历代王朝与越南的征战,孕育出广西好勇斗狠、强劲剽悍的民风。 近代,广西兵逐渐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席卷中国的太平天国,洪秀全最初靠的就是一支2万多男女老少组成的“民兵”,从广西金田一路杀到江苏南京,几乎推翻清朝统治。但到最后,广西的“老兄弟”们消耗殆尽,太平天国也走向了最终的败亡。 到了现代,桂系军阀 [1] 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力量。此时的桂军,不但武力强大,政治上也是纵横捭阖。老桂系的军阀头目陆荣廷就曾蒙骗排挤孙中山,以狡诈和反复无常著称;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并称“李白”,白崇禧更被誉为“小诸葛”,蒋介石与之明争暗斗多年,最终也没有将其吞并。 然而,保家卫国之际,桂军却历来刚猛无比。从清末名将冯子材领子弟兵镇南关抗法,到抗战之际桂军参加淞沪、徐州、桂柳等会战,并在台儿庄痛歼日军,打出了军威、国威。连美国名将史迪威也承认“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纵观史载,却也并非谬赞。 新旧桂系 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陆荣廷为首的桂军集团。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主要人物有、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等。 辛亥革命后,陆荣廷先后任广西副都督、都督。1913年又兼任民政长,将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打着“桂人治桂”旗号,独揽广西军政大权。 1916年3月乘护国战争之机,宣告广西独立,并向湖南进军。7月派兵入广东,继而任广东督军。次年陆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两广巡阅使,其部属谭浩明分别任广西和广东督军。从此操纵两广军政大权,把桂军扩充到五万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派军事势力。 旧桂军将领刘震寰曾率部参加驱逐陈炯明,留驻广东境内,并把持了一部分军政和税收大权。1925年同滇军首领杨希闵发动推翻广州革命政府的叛乱,6月中旬被广东革命军队消灭。此后,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广西,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派系之一。希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