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猪丹毒病状分为三型: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
败血型:此型最为常见,在流行初期有一头或数头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2℃以上,稽留不退,躺卧在地上,眼睛清亮,吃食减少或不吃食,有时呕吐。病猪粪便干燥,呈粟状,附有黏液,后期发生下痢,部分病猪发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成暗紫色,用手指压时褪色。极严重的病猪,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寒战。病程一般为3~4天,死亡率高达50%~80%。
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疹块,俗称“打火印”。病初食欲正常,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口渴、便秘、呕吐,经2~3天后,在背、胸侧、颈部及四肢外面等处的皮肤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方形或菱形疹块,稍凸起于皮肤的表面,初期坚硬、充血,后期淤血,呈紫蓝色,压之不退,界限明显,然后形成痂皮,脱落后自愈。
慢性型:体温一般正常或偏高,有的四肢关节炎,肿胀,跛行,喜躺卧;有的发生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心脏衰弱,强迫行走,则举步缓慢,全身摇晃,呼吸急促。此种病猪通常不能自愈。
(2)防制 对猪丹毒的防制,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在仔猪断奶后,结合预防猪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使用方法和剂量按瓶签说明。②发病时,对病猪要立即隔离治疗,猪圈、运动场、饲槽及用具等要认真消毒,粪便和垫草最好烧毁或堆积发酵处理,病猪尸体深埋或化制。对急性败血型病例,青霉素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3万~4万单位注射,每天2~3次,连续注射2~3天。因为停药过早,会复发或转为慢性。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需继续用药2~3次。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12月龄架子猪,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病猪、临床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都是传染源。猪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而感染,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较多发,冬、春季节只有散发。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7天,平均为3~5天,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型 急性型猪丹毒又称败血型,本型特点是猪突然发病,经过迅速,少数病例未呈现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病势稍缓的猪,体温上升到42℃以上,稽留不退,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初便秘后腹泻,常寒颤而离群独卧,强迫行走,步态僵硬,严重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通常在发病1~2天后,在耳、胸、腹、腋下等处皮肤出现红斑,按压褪色,病猪多在1~3天内死亡。
(2)亚急性型 亚急性猪丹毒又称疹块型,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经1~2天后,在胸侧、背部、腹部、颈部等处皮肤发生界限明显、圆形、方形、菱形等热感的疹块。形如烙印,故称“打烙印”,疹块大小不等,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多为扁平凸起,触诊感硬,疹块边缘颜色深而中心浅。
(3)慢性型 本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主要特征为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以腕关节、跗关节多见,其次是膝关节、髂关节。病初患病关节肿胀,行走困难,后期出现腿部僵硬和跛行。
当病猪发生心内膜炎时,出现呼吸困难,此时,体温一般正常或略高,食欲时好时坏,精神不佳,后期可见贫血、腹泻等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