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是三级甲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由于肝炎病人在传染病人中占90%左右的比例,建院60年来北京地坛医院在肝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很多知名的专家,肝病的诊疗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收治的范围:急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各型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及酒精和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慢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CMV慢性感染、脂肪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炎;重症肝炎抢救包括:病毒、药物、妊娠等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在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肝硬化合并症处理方面形成了内科、外科、微创相结合的治疗体系;在腹腔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合并症处理方面建立了自己的诊疗规范;为了让早、中、晚各期肝癌病人得到最适宜的治疗,建立了内科、外科、微创相结合的临床诊疗路径;对黄疸待查等各种疑难肝胆疾病的诊断处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各型肝炎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在国内首先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及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调节疗法,对改善肝功能、降低感染率,提高存活率取得较好效果,延用至今,被国内广泛采纳,成为肝炎三大治疗措施之一。在国内首先研究应用白细胞介素-2,制成自身LAK细胞还输治疗乙肝,并取得一定疗效。在国内首先用国产干扰素α1治疗丙型肝炎,发现在急性期治疗抗病毒效果好,治愈率高,提出了应早期治疗的观点。在国内首先对病原学阴性的肝病患者进行庚型肝炎的检测,并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协作研究庚肝基因系列,已入美国基因库。在各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重叠感染方面有较深的研究,能够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及丙型肝炎(HCV)基因分型指导临床治疗及科研,并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肝炎攻关项目。在干扰素治疗乙型、丙型肝炎,拉米夫定等新的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方面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我院是国家指定的肝病新药研究基地,参与各种国内外治疗乙肝和丙肝的新药研究和验证工作,一些治疗肝病的新药,如长效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汰比夫定均在我院进行验证。我院掌握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的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肝炎内科一方面在重症肝炎及其合并症的诊断治疗、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肝炎合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等方面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控制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人提供系列的终身的服务,我们将原来的“疾病治疗”的理念扩展为“疾病管理”的新理念,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门诊乙型肝炎,建立了数据库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终身进行规律的监测、咨询、管理和适宜的治疗,几个肝炎病房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在保证肝病获得一流治疗的前提下,根据病人的需求,还与时俱进地建立了各自的特色,肝炎一科以内窥镜为特色,肝炎二科以脂肪肝为特色,肝炎三科以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肿瘤微创治疗为特色,肝炎四科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管理为特色,综合科以糖尿病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科以中医医结合治疗为特色,医院的ICU病房设有中央监护系统和床单位视频监视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病并发症和肝移植术后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护和抢救,医院透析室对合并肝炎的肾病患者进行透析治疗。
妇产科承担肝炎患者的妇科、产科分娩、计划生育及妇产科手术,尤其是乙肝产妇的新生儿母婴传播阻断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纯熟。
感染一科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原为北京地坛医院三病区,以收治各种传染病杂病为主。2004年地坛医院组建感染中心,三病区改为感染中心一科,简称感染一科。感染一科共有病床40张,医护人员30名,其中正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感染一科收治各种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神经系统传染病及各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各种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发热待查、腹泻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重症传染病,如暴发型流脑、乙脑、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恶性疟疾、SARS等传染病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较高的水平。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感染传染病杂病的人群以民工、农民、学生等弱势人群为主,经济条件较差,感染一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获得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
感染一科在承担着北京市急性传染病收治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教学、实习任务,全国传染病专科医师的进修任务,本医院年轻医师的传染病临床教学任务以及北京市重大传染病的培训任务。该科拥有气管镜诊断中心,在呼吸道传染病诊疗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
作为北京市主要的收治急性传染病的收治医院,感染一科还多次参与了卫生部和北京市重大传染病预案的制定,承担了国家和北京市的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多次圆满完成了北京市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收容任务。
多年来,该科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北京市课题,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目前尚未完成的国家和北京市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了学术专著3部,科普读物5本,传染病教材4本。获中华医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中西医结合学科
科室发展历程: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正式成立已经有30多年,响应国家政府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号召,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肺炎、肝炎等多种传染病工作中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传染病专门人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经验。本院传染病专家、国务院传染病专家组成员崔振宇就曾和岳美中、蒲辅舟等老中医合作研究治疗北京、石家庄等地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本院马致义老中医主治小儿呼吸道感染、麻疹肺炎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徐道振教授一直担任全国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并曾是北京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盛等曾研究过cAMP、cGMP与中医阴阳的相关性;石景昱在中药抗肝纤维化方面开展了成功的临床研究;白玉良对中医辨证与肝组织病理表现的关系做过深入探讨;王融冰等对肝病高γ球蛋蛋白血症的微循环障碍与气滞血瘀的关系及活血化瘀治疗,进行了系列研究。2003年当SARS突袭北京时,中西医结合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全部投入到抗击SARS的工作中并做出突出贡献。中西医结合科历经三十多年的磨练,已经成为一支日趋成熟又充满朝气的传染病医疗团队,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时刻准备着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学科建设新里程:2003年由于北京地坛医院在抗击突发重大传染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组论证,批准地坛医院成为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从此地坛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始长足进步。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临床疗效为核心,促进传染病学的学术发展,集院内外中西医传染病专家特长,与协作单位强强联合,培养和建设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科研队伍,形成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平台与救治中心。
学科现状: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西医结合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拥有正主任医师三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广泛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及艾滋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并参加卫生部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的制定。已经初步形成肝病及其并发症的多种特色治疗方案。科室承担的北京市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973”课题1项。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共参与医学著作的编写十余部。在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重要媒体进行了有关肝病的健康知识普及。
医疗工作:
中西医结合科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以治疗肝病为主,呼吸道疾病、艾滋病为次。除肝炎、SARS、艾滋病集中收治,其它各病种是会诊形式参加治疗。现有肝病床位53张,使用率达70%—100%,年收治病人600余人次。每天都有中医,中西医结合门诊。肝病病房收治各种原因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等。以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为特色。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热情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信赖。
科研工作:
中西医结合科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临床。在研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项目8个,自拟课题2个,进行中的新药试验若干,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肝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阻断治疗,慢性肝炎的免疫学特点与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综合症肝病、移植后肝病、药物性肝病等。
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治疗机理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切入点和方案研究,中医药改善艾滋病人生活质量观察等。
3、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预案制定
教学工作:
本科室多年以来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预防医学系学生的见习和实习。1人在北大医学部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优秀奖。2006年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教学基地,负责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传染病教学和实习,多年来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传染病教学工作。常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染病进修医生数十人。接受外院博士生、研究生的轮转学习。先后参与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3人。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工作,为北京市卫生局继续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中医局继续教育委员会编写有关教材,参与或承办各级传染病学习班。2006年11月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修班”。科室有硕士生导师2名。
皮肤性病门诊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是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诊治为专科特色,同时诊疗各种皮肤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相关皮肤病。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治疗性传播疾病的医疗机构,已开设有性病及生殖道感染相关疾病诊疗门诊、艾滋病专科门诊、皮肤病门诊以及性病艾滋病心里咨询门诊,并配有性病实验室。其中艾滋病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艾滋病药物验证基地。在性病艾滋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还承担着国内艾滋病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该专业聘请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专家Mrose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与英国著名的St.Marry医院和ChelseaandWestminsterHospital性病艾滋病中心有长期的学术交流。拥有如徐克沂、伦文辉、杨民和刘彦春等性病艾滋病专家,并有吴焱、闫会文、宋映雪等治疗性病、艾滋病和皮肤病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在普通门诊为病人诊治。门诊还设有艾滋病、性病心理咨询门诊,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广大患者服务,进行心理治疗。
性病门诊专治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生殖器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疥疮等各种性传播疾病以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治疗及婚前检查。承担着北京市各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出入境检疫机构性病艾滋病相关的会诊工作。门诊配有皮肤性病治疗的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治疗设备,设有皮肤、性病的专门药方和实验室,多年来对一些难治性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治疗经验,如反复发作的尖锐湿疣,特别是肛门和尿道内尖锐湿疣以及神经性梅毒、先天梅毒、反复发作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严守性病规范化治疗准则,合理收费,得到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的认可。并可进行性传播疾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健康体检。
除治疗性传播疾病外,还可治疗各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易患的皮肤疾病如慢性肝炎,艾滋病相关的皮肤表现等。特别是对诊断不明确皮肤病的感染相关性因素病因的检查和治疗在不断积累经验和重点研究。
性病艾滋病门诊还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HIV感染和艾滋病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方面的咨询和检测。地坛医院会以一流的技术,优雅的环境,认真负责的精神,向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方便患者就医,每天均开放门诊,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药物及先进仪器治疗的“一条龙”式优质服务。医生、护士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可以匿名检测;对北京的艾滋病患者可实行国产抗艾滋病药物的免费治疗;对外地来京诊治者可以邮寄检测结果;外地患者在经过医生诊治,病情稳定后,可通过电话邮购治疗药物。
医院配备有专门进行皮肤-性病、艾滋病检测的快速诊断,免疫酶标,免疫萤光,PCR,定量PCR,流式细胞仪,病毒载量仪,激光,微波等先进设备,可进行与艾滋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所有检测。
北京肝移植康复中心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肝移植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在合适的肝移植适应症及手术时机,以及良好的供体选择的基础上,重心在于并发症的长期防治,及如何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由此迫切需要对移植肝术后进行专业维护,北京肝移植康复中心应运而生。 北京肝移植康复中心为由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北京市首家以专门服务于全国肝移植术后受者为目的、维护受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专业医疗机构。并进行肝移植术前术后咨询和术后康复指导,及早发现和诊治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术后原发病的复发情况,尤其是肝移植病人的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肝癌复发的防治、肝移植排斥的防治及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等等;进行病人术后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与抗排异药物的剂量调整,抗病毒药物的调整及移植肝的保肝治疗,术后康复营养和生活指导等。
本院开设了肝移植内科病房-肝病合并症治疗中心,收治肝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执行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及个体化的防治肝炎复发治疗方案,运用内科治疗以及辅助介入、外科治疗等手段,预防移植肝原发病的复发,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和肝脏恶性肿瘤的复发;防治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尤其是急慢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药物中毒等,改善并恢复移植肝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乙型肝炎病毒常见的五大类肝病当中,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特别是乙肝(HBL)病毒在我国人群当中约有1.3%人口感染,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对生命无可避免地蒙上了悲哀的色彩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群弱势群体来讲更为重要,他们对于治病、对于健康无所适从到处求医,什么新法从太空到地球应有尽有,到头来都是无奈和失落而告终,广泛地认同“乙肝无治论”。因为是这样,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就是这句话好多患者丧失了治疗时机,但是,受害的都是患者,由于长期来不治疗,工作的繁忙,心理的压力,病毒不断地发展,延误了治疗时间,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形势越来越严重,到了克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人群当中有14%以上人口感染。正因为这两种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在生活当中对亲情,爱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爱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正因为这样让患者病急乱投医,不但没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反而延误了治疗时间,至使病情加重,发展到肝纤维化,肝腹水,肝腹化和肝癌的发生。更有认同(乙肝无治论)之说,因为这句话让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使病毒在体内反复复制,产生病变。这也是转化肝纤维,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原因。至使每年死于肝硬化,肝癌的患者就是就有一百多万的悲剧发生。
在秋冬季节注意自我保健,防止慢性肝炎的复发或发生显得更加重要,在这方面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慢性肝炎的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也是五花八门。但治疗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以适当的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我保健:
一要重视出现黄疸加深时的危害性。肝炎病人一旦出现黄疸,就说明肝脏有明显炎症,甚至有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越明显,黄疸就会越深。因此当肝炎病人出现深度黄疸时,应警惕由于大片肝细胞坏死导致重型肝炎的可能性。就目前的治疗水平,重型肝炎及早接受治疗效果较好;中期治疗效果较差,治愈好转率仅为50%左右;到了晚期,则失去了抢救治疗的机会,其病死率高达90%左右。因此,当肝炎病人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尽快到医院救治。
二要忌酒。因为酒精不但直接损害肝脏,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三是休息和营养要适度。由于过分的休息和营养可导致营养过剩,引发脂肪肝和其他相关疾病,而无所事事可加重心理压力,产生神经衰弱。因此,当肝功能正常时,便可正常学习和生活。
四是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有的病人总以为有病就一定要吃药,吃了药就有安全感,其实不然,大多数乙肝和丙肝病人是不需要用药的。不恰当的用药不但不安全,往往还会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五是服用药物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肝炎病人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影响疗效,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还容易引起耐药现象发生。
六要树立信心,充分认识慢性肝炎治疗的长期性。不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丙肝,治疗时间特别是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对于慢性乙肝来说,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对于疗效不佳或疗效出现较迟的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用药,病情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乙肝五项指标各种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
介绍乙型肝炎有关的知识:20世纪50年代末,Baruch Blumber为了研究具有遗传变异性的血液蛋白成分,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血液样本。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确定了最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即澳抗。此后更多研究相继发现了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抗HBe(乙肝病毒e抗体) 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附:乙肝如何营养康复
由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研制的保肝营养素--保甘维养粉,已受到越来越多肝病患者的肯定,肝病营养康复的时代就像糖尿病的营养康复一样正在悄悄地到来。请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续读下文,参考一下推荐的养肝术。
众所周知,很多糖尿病人过去只想快速治愈,大量用药,结果导致并发症而过早死亡。后来人们终于发现,对付慢性病必须必须高度注意营养,结果,很多糖尿病人合理营养后,健康地活到八、九十岁。那么,慢性肝病营养康复也行吗?
肝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在我国患者极其广泛。市面上既没有特效药,传统的药品也不能彻底地根治它。长期以来,广大的肝病患者朋友忍受着心理和躯体的双重折磨。养肝术的使用,给我们提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乙肝患者的常见心理及护理
一、抑郁
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着丧失,所以多数病人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不过,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或哭叫连天;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严重的抑郁又往往导致失助感和绝望情绪。这是一种无路可走、无可奈何、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多发生在患有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身上。Seligman认为,当一个人对情境失去了控制力,并深知无力改变它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助感和绝望情绪。这种情绪状态多数是不稳定的,因而只要病情略见好转,或外界环境稍加改善就能烟消云散。不过,这种情绪状态在少数人身上也可以持续存在,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有的还可诱发继发性疾病。
二、焦虑
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难免因故焦虑。病人患病,当然更避免不了焦虑情绪。焦虑乃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这种威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对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病人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
引起病人焦虑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初期对病因及疾病转归,尤其是预后不明确,可导致与疾病无关的焦虑,或是对病因、疾病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忧。这时,如果医生、护士不及时向病人讲清楚,就会出现夸大病情严重性的倾向。正如Fletcher讲的:“无可奉告,并非好事,它会诱发病人的恐惧。”某些病人对带有机体威胁性的检查和治疗,对诸如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均可引起强烈的焦虑反应。例如,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入院之后就盼尽快手术,一旦通知他明天作手术,他反而焦虑恐慌起来。在对住院病人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多数病人进入医院有焦虑反应,他们看到重病人的情况,听到病友的介绍,看到为抢救危重病人而来回奔忙的医生护士,不禁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怖感,好像自己也面临巨大的威胁,因而产生焦虑。他们希望对疾病做深入的调查,但又怕出现可怕的后果;他们反复询问病情,但又对诊断结果半信半疑,忧心忡忡,也可以产生焦虑。总之,病人生了病,是桩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会事事处处不顺眼,总感到心烦意乱,基于这种心境,就容易出现焦虑或消沉的情绪反应。在男性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在女性则多表现为抑郁哭泣。尤其,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惹,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动辄生气,甚至任性。也有的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有的人突然梳洗打扮、理发刮脸,有的挥笔大量写信,有的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也有的长时间向窗外眺望,还有的蒙头大睡等。
完全消除病人的焦虑是不容易的,何况轻度的焦虑状态对治疗疾病还有益处。但是,医生与护士对极端焦虑和长期处在焦虑之中的病人要格外重视,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以免妨碍对疾病的治疗和诱发其它疾病。
三、怀疑
病人的怀疑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患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如果严重偏执,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妄想。
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往往以封建迷信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当病程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医护人员需在和病人交谈中,或从其病友的反映中发现病人的种种疑虑,努力予以解决。给药打针时,在病人面前要表现出严谨的态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护人员之间在病人面前交谈,尽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减少病人的猜疑。对那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病人更要作耐心的讲解,并要劝告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的亲友不要在病人面前乱作解释。
四、孤独感
病人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这样,病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希望尽快结识病友,还希望亲友的陪伴。长期住院的病人由于感到生活无聊,乏味,希望病友之间多交谈,希望有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活跃病房生活。
有的病人夜间不易入睡,烦躁不安,有的起来踱步,有的多次按信号灯借故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医护人员应当理解病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使他安静入睡。
社会信息剥夺和对亲人依恋的需要不能满足是病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备和管理水平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允许亲友经常探视或昼夜陪护。
五、被动依赖
病人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去;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这时他们的爱和归属感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坚强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医院、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旦他们觉得失去同情,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时,就会变得心情沮丧,以至加重病情。
当前护理学新的理论观点认为,病人患病后所产生的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故提出“健康自控”说,主张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当中的积极主动性。他们认为,医院都喜欢病人照医嘱办事,唯命是从,并以为这就是好病人,而坚持“自理权”者往往受批评。实际上,后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复快、效果好。因此,他们主张不应迁就姑息病人的依赖心理,而应尽量鼓舞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理。
六、否认
在临床上还可以看到有的病人怀疑或否认自己患病。尤其是对癌瘤等预后不痕的疾病,否认心理更为常见。例如,有位主任医师,明知自己患有癌症,却矢口否认,当她看到病历上写的诊断时,还说经治医生写错了。有的医护人员对这种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正是某些病人应付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卫方式。大量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否认,对缓解心理应激是可取的。否认犹如瞳孔对光的反射,一旦遇到外界的强光刺激,瞳孔就自行收缩,以此来防视网膜免受过分的刺激。病人的否认也有类似作用,当难以承受的恶劣病情袭来时,自我否认可以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严重烧伤病人,急性小儿麻痹病人以及癌症病人易于出现否认反应。在一项对冠心病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有明显的否认反应者,死亡率较无此反应者要低。
否认虽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却矢口否认,拒绝治疗,半年时间就因脑转移而死亡。有人对乳腺癌的女患者进行调查,发现那些延误诊治的人,大都是带有否认倾向的人。
七、同情相怜
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亲和的需要。国外有位心理学家以女大学生做被试,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发现人越在危难之时,具有共同命运的人亲和力越强。这一实验结果也可以在病人身上得到验证。医务人员都能看到,病人一旦住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他们很容易团结,而且这种团结大都不讲究职位高低、年龄大小等,只要是病人,就能一律平等、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他们关心病友的病情变化,乐于向医务人员介绍病友的痛苦症状,并乐于帮助病友克服困难。例如,有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因冠心病住进了一个有七位病友的病室。其中有工人、农民、干部,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仅有21岁,他们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一个病友出院,他们都依依惜别,相互嘱咐、安慰并留下地址,愿保持永久联系。病友之间这种相互怜悯与亲和,可以免除大家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还有助于活跃病房空气,调节病人心境,对治疗疾病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同病相怜有时也起消极作用。例如,一个病友的病情恶化了,全病室立即变得死寂可怕,人人心头上笼罩着一片乌云。一旦有的病友因抢救无效而去世,他们就更加恐怖和伤感。另外,病友之间的消极暗示也往往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互相介绍治病的偏方和所谓经验,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等。
八、侥幸
病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侥幸心理。例如,疾病初期不少人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总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尤其那些对病感不敏感的人,侥幸心理尤为严重。有些已经明确诊断的人。也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疾病的诊断仍在半信半疑,因而,有时不按医嘱行事;二是缺乏医学知识又缺乏科学态度的人,说什么“别听大夫吓唬人,上帝不一定和我过不去”。其实,这样贻误病情和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人是经常有的。因此,医务人员应当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仔细解释,耐心说服,尽量使病人树立对疾病的科学态度,克服侥幸心理
乙肝治疗骗局的三板斧
中国人数高达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成了庸医和“假郎中”们大肆攫取不义之财的“富矿”
从40年前乙型肝炎病毒�HBV 被发现之后,人类就一直被这个恶魔困扰着。
“我们找不到治疗它的有效方式。”一位患乙肝17年的中国病人说,“它侵蚀你的肌体、折磨你的精神,并把你逼到一个羞于见人的阴暗角落。”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今天共有3.5亿人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阴影下;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HBVER——约有1.2亿人,其中3000多万人已成为乙肝患者。
“乙肝,包括其他肝炎每年会为中国带来300亿—500亿元的经济损失。”一位专家称,“而我们每年也会投入同量的资金对其进行防治。”
在著名的HBVER网站“肝胆相照”上,你可以这样的调查:治乙肝你花了多少钱?而回答“在1万元以下”的几乎没有。
据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调查:在1984年,一个慢性乙肝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大约为980元;1998年升至7600元,升幅达770%。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北大人民医院魏来教授称:用进口干扰素治疗乙肝,每年需2万—3万元;即使口服“比较便宜”的“拉米夫定”,一年的花费也在6000元以上。
如此庞大的HBVER人群,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令那些庸医和“假郎中”们,发现了一个大肆攫取不义之财的“富矿”。
谎言:从“祖传秘方”到“基因疗法”
“1997年2月,在杭州的一家区级医院,我们找到了那个宣称治疗大小三阳转阴率颇高的‘ZY疗法’诊室。这里门庭若市,医生很自信地给排成长队的病人诊断着,而后把他们交给护士处理。看病的流程,就像机械化生产中熟练工人的操作。”
赵玉泓,《中国第一病——以1.2亿HBVER的名义》的作者,这样描述6年前她陪伴丈夫去治疗乙肝的情景。
“治疗共持续了20个月,每周一次。”她说,“每次扎7针,先抽血,把血浆加入药液后再输回体内。然后,再炙6个穴位——他们把膏药贴在他的前胸和后背的穴位上。24小时之后,再用针将那里鼓起来的水疱挑破。”
这种治疗方式每月需要1000元。但最后却起到了反作用。“当这些庸医被赶出杭州时,我终于明白了:我的丈夫,还有那些排队等候诊治的人,走上了一条歧路。”赵玉泓说。
20世纪90年代,宣称“可根治乙肝”的“医生”们,大多打着“祖传秘方、中草药”的幌子。之所以如此,权威人士分析认为:一是因为中药人人可开——无论是正规医生还是江湖游医;二是多种多样的中草药,经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可演变成无穷无尽的方剂;三是大众对中草药的信赖——相当多的国人依然认为中草药可去病根,安全性高;四是中草药成本低、利润大。
“这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北京地坛医院副主任医师、著名肝病专家蔡皓东说,“乙肝病毒是在1964年才被发现的,我们的老祖宗怎么会先知先觉地搞出治疗它的秘方来?”
今天,不少医疗机构又发布了“基因治疗”乙肝的信息。对此,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指出:乙肝的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室和临床前期阶段,基因的制备、载体的选择、导入技术等等都须在高技术条件、精密实验室中进行和完成,这是一般诊所和个体医院根本无法实现的。
“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少数几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庄辉教授介绍说,“但这两类药物也只能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杀死它们。而且,在治疗中都还有一些副作用。”
“捕鸟”:从“软硬广告”到“专家坐堂”
一名多年从事乙肝“治疗”的江湖游医透露:他们吸引患者的第一步,是在正规的医院里承包科室。按照医院的等级及租赁面积的大小,承包者需要交纳一笔租金。另外,他们每年还得向医院上交一定的提成,数额大约是其利润的10%—30%。
“这就好比你获得了一个捕鸟儿的笼子,”他说,“而满天飞的医疗广告,就像捕鸟的诱饵。”
今年1月,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规定9种疾病不能做广告——乙肝被列入其中。但有目共睹的是:当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时,“肝病克星”、“转阴率90%”等宣传广告,依然会充斥着你的耳目。
一位广告界资深人士说,按照规定,医疗广告的审批权属地市级卫生局的医政处,而后再报省卫生厅复核。在标志着获得批准的《医疗广告证明》上,应该标明:服务机构名称、专业技术内容、从业医师姓名及技术职称等。
“容易做手脚的地方是‘专业技术内容’。经过审批的可能只有十几个字,但到了广告上,就变成了几百字——你会看到各种国家严禁使用的推广用语,如‘药到病除’、‘一盒见效’、‘无效退款’、‘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或者利用医疗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以及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为证明。”他说,“因为某些人会以回扣的方式买通审批者;有些媒体,只要给钱,它们可以不负责任地刊出任何内容。”
业内人士透露:在花费巨大成本投入硬广告的同时,一些“医生”也会利用其他手段包装自己。例如一些“义诊”,不过是他们推销药品的载体。另外,他们还会拉拢某些政府机构为自己做宣传。一位女专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单位办健康讲座时,却让她借机推广一种保肝的新药。“国家机关根本无权推荐任何药品,治疗疾病是医生的工作。”这位女专家气愤地说。
本报记者就亲眼见证了一位“名医”受到高级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内幕:在SARS结束后的一次庆功会上,坐在听众席的“名医”走到某位领导人身边说:“久仰您的大名。”而他的助手则不失时机地拍下一张两人的合影。10天后,这张巨幅合影便挂到了该“名医”的诊所里。
没有人可以统计出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像这样的“名医”的医疗收入是多少,但据上述自揭家丑的江湖郎中说,他曾有过一天收入6万元的记录,而成本不过是价值数百元的、类似于“五味子”这样的常见草药。而某省一家靠“专家坐堂”起家的所谓肝病专科医院,3年来已将其省内分支机构迅速扩张到了100多个。
“他们走的是巨额广告—虚假宣传—暴利—巨额广告的道路。”302医院的一位专家总结说,“而成本全部加在了患者头上。我就见过很多为治疗乙肝而倾家荡产的人。”
点开“肝胆相照”网站,那些用血泪凝成的文字就会扑面而来。“你无法想象他们经受的痛苦。”赵玉泓说,“我的丈夫已经被病痛折磨了16年,乙肝不愈又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焦虑症发作时,他哭着对我说,他的头好像裂成了三瓣,缝隙里又像插进了两个鸡蛋!”
在这种状况下,病人被骗后的心情可想而知。“把那些庸医扔到火里,全部烧死!”有人在网上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庄辉回忆说,2000年全国肝病专家聚集西安开会时,曾联合发出公开信,对骗人者进行严厉谴责。但时隔3年,丑陋之事仍有增无减。
他分析说,“最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对乙肝病人及HBVER的歧视,科学的声音被淹没在毫无根据的说法里。”
“舆论歧视和政策歧视是乙肝歧视的主要原因。”赵玉泓说,“在这种压力下,乙肝患者谁不想早日摆脱病毒的折磨?所以,他们开始拼命寻求治疗的途径——哪怕只有一线希望。而那些骗人者,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胡说:“保证大小三阳全部转阴”
中国药品价格虚高,尽人皆知。同样,治疗乙肝的药品,其售价与成本之间也有着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特别是那些进口药、新药——干扰素1支150-450元;胸腺五肽1支500元;胸腺素�日达仙 1支900元……
“医生吃药品中的回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药厂医药代表说,“按照行规,给主任医生的回扣比率大约是药品价格的10%—15%;药材科负责人的回扣比率大约是10%—20%。有时候,我们还要‘打点’住院部的管床大夫或普通医生。”
在利益驱动下,医生们更愿意给病人开回扣多或者价格高的药品。“3年前,当一种治疗乙肝的新药面市后,在我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有医生给我开处方多次让我服用它。”一位乙肝患者说,“我为此3年花了10万元。而这种药不能停,一旦停止,病情就会反弹。”
科学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本身不会致病,而当它侵入人体之后,会寄生在肝细胞里。
“我们称之为暗藏的特务。”北京地坛医院副主任医师、著名肝病专家蔡皓东说,“病毒如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会刺激人体产生不完全免疫,与病毒交锋。”
据他介绍,这种免疫反应的标志物是3对抗原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体(抗HBc,HBcAb)——的出现。HBsAg、HBeAg及抗HBc三者同为阳性,俗称“大三阳”;当HBeAg转阴、抗HBe转阳以后,同时检测HBsAg、抗HBe、抗HBc三者均为阳性,称为“小三阳”。
如果人体免疫功能健全、免疫反应良好,感染少量的乙肝病毒刺激机体就会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果人体一次感染到较多的病毒,机体的抵抗力又较差,就会发生乙型肝炎甚至重症肝炎。
患了乙肝的人如果能被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体内还会产生抗HBs。但现实是,不少人感染HBV之后没有什么症状与反应,因而就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HBV就会在肝细胞核内不断复制,造成肝脏的病变与损害。这就是现今临床见到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也就是“大三阳”患者。
“这个比例大约是1/3,而乙肝转为肝癌的比率也只有1/3。”蔡皓东说,“所以,今天被很多人宣扬的‘携带者—乙肝病人—肝癌患者’这个‘三部曲’,是站不住脚的。”
有权威专家同时指出:乙肝病毒感染呈阳性的人分为4种类型——乙肝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患者、处于乙型肝炎恢复期的人、乙肝病毒携带者。除第二种外,另外三种人群在正常环境下与他人接触,并不会传染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