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孩子随男姓

为什么要孩子随男姓,第1张

第一、孩子男方的姓,是我国的风俗习惯。

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随男方的姓,但孩子一生下来就随男方的姓是我国的风俗习惯。

我们所接触的社会大众,周围的人群,左邻右里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孩子生下来就随男方的姓的,一直以来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习惯了。

妻子突然有一天强烈要求孩子随她的姓,会让人一时接受不了,这不合乎常理啊!改姓牵扯到家族的情感问题,孩子的爷爷奶奶,老公是否同意。

所以改姓双方要坐下来好好沟通解决。如果男方同意,那孩子随妻子的姓即可,如果男方强烈反对,那么妻子也得听男方的意见。

因为在孩子改姓这件事上老婆听从老公是顺理成章,要老公听从老婆是有悖常理。

第二、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改姓。

生活中也有孩子改姓的情况出现。比如:上门女婿,孩子随女方的姓,虽然男方不乐意,但也实属无奈。

夫妻离婚,孩子由女方扶养,孩子改归女性。

父妻生有多个孩子,经过商讨后有个别孩子随女方的姓。

特殊情况是可以有特殊处理的。

第三、老婆强烈要求孩子改姓又不听从老公的意见,会影响夫妻感情。

姓名就是一个代号,加上法律也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跟随哪一方,那么老婆既然强烈提出要求孩子跟随她的姓,老公同意了不就解决了。

但是话也得说回来,既然姓名是一个符号而已,那为何老婆不顾风俗习惯,一定强烈要求孩子改归自己的姓呢?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追求时髦呢?

老公要和妻子好好沟通,了解妻子的心理诉求,耐心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家庭的和谐,在孩子改姓这方面妻子还是遵循风俗习惯,多多理解丈夫。

如果妻子实在很想孩子随自己的姓,那夫妻双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至少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男方姓,一个随女方姓,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总之,孩子随男方的姓是风俗习惯和文化决定的,妻子要多多理解丈夫,不能一意孤行,凡事要沟通解决,否则影响夫妻感情

“子为父纲” 的观念的影响下,在中国孩子跟随父姓的传统已经有好几千年了的历史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似乎对于姓氏问题没有过多的争议,子女随父姓那都是理想当然的了。

孩子从父姓其实是为了规定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父系家族。孩子的姓氏标明他具有哪个家族遗产的继承权,对哪个家族的事务有责任和义务。

孩子从父姓,使遗产的流向永远有利于男性的直系亲属,也保证了孩子能永远效忠男系亲属。这就是姓氏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从父姓的根本原因——保证男权社会权利和义务执行的方向。

事实上孩子跟母姓是最自然的。因为母亲从来都不用怀疑孩子是否是亲生的,而父亲就没有这种天然的保证了。跟父姓的传统是社会体制赋予的,既然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都存在。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倒插门的婚姻是从母姓了。因为孩子的父系根本就没有什么遗产可以执行,遗产主要来自母系,为了标明孩子有母系的继承权,孩子必须跟母性。

古代绝大部分家庭的遗产来自父系,因此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从父姓以标明继承权。女儿将来是要从夫姓的,失去姓氏的同时也失去了继承权和义务。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孩子随父姓使男人有一种责任和自豪。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国家,通常姓氏都是随父亲。而且在西方国家,女子结婚后还随丈夫姓。在旧中国,女子也有随丈夫姓的现象。如女子姓钱,嫁给了姓赵的男子,她可能就叫“赵钱氏”。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出嫁改姓的现象几乎绝迹了。但姓氏随父还是占绝大多数。

如果你多读点书,就不会这么问了。

从生物学来看,男性基因是XY.,女性基因是XX,Y基因是只遗传男性的。

假设随母姓,生个儿子,儿子结婚生的孩子又和儿媳妇姓,如果儿子生的是个儿子,那么孙子就和孙儿媳妇姓,一家人三代人三个姓,和你有啥关系?如果有可能,你那点X基因就在你孙子身上一点都没有了。

假设随母姓,生个女儿,女儿生女儿,一直生女儿,x基因按照正常代替,可能三代人没你基因,可能久点,但是只要生了一个儿子,不管哪代人,女儿生儿子,Y基因来自女婿,外孙生下来Y基因是女婿的,和你老公也没关系,外孙娃儿和你啥关系?一样的一家三代人三个Y基因,三代人都不是一家人。

这么整下来过个四五代人,搞不好结婚还整成一家人的近亲繁殖了。

反过来,随父姓,Y基因永远遗传男孩,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女儿的孩子给男方那边延续基因,如果每代人都有儿子,只要不是出轨,怀了别人的娃儿,那么儿子永远带着家族的Y基因遗传下去。

这样一万年,也不怕出现家族近亲问题。

父系 社会 取代母系 社会 是人类 社会 发展进程决定的,所以子女跟男方姓是理所当然的。现在那些闹跟女方姓,其实是跟女方的父亲姓,不是跟女方的母亲姓。

很简单的道理呀,这个孩子是从女方的肚子里出来的,他自然知道这个孩子是自己的,但是他的另一半怎么知道这个孩子是他自己的呢?怎么样对这个孩子产生使命感要抚育这个孩子呢,就是通过姓名

你想想看,一个孩子如果跟他妈妈姓,你说对于他爸爸来说,我知道有些男人是真的不在乎,但是大多数男人是会在乎的,那就感觉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的呀,这个是你生出来的孩子又跟你姓,那等于我就是出了一点力呗。那我凭什么把这个孩子养大,我辛苦赚来的钱凭什么给他花呢?这就是很多男人一个正常的想法,更何况这个男人,他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他自己的呀。

相反的,其实有的时候很多男人也知道这个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只要跟了自己姓,他就有一种义务,有一种责任去把这个孩子养大,也未必是婚内出轨,也可能是重组家庭

要争取男女平等,没有必要在这个方面上使劲,法律上规定的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我觉得他只是把极端的情况给假设出去,实际上生活中最普遍的和母亲姓的就两种情况,第1种上门女婿倒插门,第2种就是父母离异,孩子跟着母亲基本就这两种情况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很容易受到欺负的,因为很简单呀,没有我们那么就用你们来把我们给区分出来,我们大家都跟父亲姓,你跟母亲姓,你和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名义来欺负你,小孩子之间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都玩跳皮筋,你去玩踢皮球,那么我们就要欺负你。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自我保护,为了防止我被欺负,那么我们就先去欺负别人。

孩子跟男方姓是人类 社会 发展的必然结果。

男性的生理构造就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女性的生理构造就是为了养育后代。两种不同分工的生理构造经过演变被逐步强化,同时也确立了男女在族群中的地位,这也是人类 历史 中出现过母系 社会 却最终被父系 社会 替代的根本原因。

人在人类 社会 中生存,同样需要相互帮助,最可靠的就是族群,父系 社会 当中随父姓就这样产生了。同时这样对优化族群(优生优育)、建立 社会 秩序也有好处,于是俗成定约形成了不成文的制度。

因此随父姓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但是它背后牵扯着 社会 道德、 社会 的行为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较大的 社会 混乱。

即使号称世界民主灯塔的欧美国家,女方结婚后还得冠夫姓呢!咱们国家到好,现在都讨论孩子随母姓了!真是可笑

我和老公是“同姓恋”结完婚有了孩子,对孩子的姓名也没在意过,当时公公开玩笑说你们都姓孙,又是家字辈的,还是个小男孩就叫“孙孙家太郎”吧!这个消息传的很快,都知道公公给孙子起了这个看似日本人的名字。我们当然还是按照中国的习俗给孩子起个正常的名字,最后起了三个字的名字。后来有了闺女,老公很大方说,闺女就随你的姓吧!你的姓我的姓不都是孙,虽然都有不一样的辈分,还是一个字呀!上次结孩子去,碰到小学同学,她一听闺女的名字就说“你闺女随你的姓”,听的我都蒙了,我笑了一下。

女孩嫁到男方就要在男方家里过日子,生的孩子也是顺其自然的跟了男方的姓,看似对女方不公平,为什么不能随母亲的姓,有的父母比较较真会给孩子起名带上父母的姓比如王孙**、孔孟**、李文**,四个字的名字不奇怪了。孩子的名字只是一个别称,没必要那么较真,不随母亲的姓一样和母亲亲。除非是男方入赘女方家里,才会随女方的姓,

这是老祖辈留下来的规矩,我们只是遵循传统一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回答只能说些我们知道的和看到能,具体为什么规定让孩子随男方姓,这需要要刨坟问祖了。

只能跟男姓!要不然一家子几世同堂,儿子随媳妇姓,孙子随儿媳姓,重孙随孙媳姓,以此类推,一家子男人姓氏乱七八糟,大杂烩!还知道祖宗是谁不?

我就不明白,现在有的人,为什么非要自己的孩子跟女方姓?跟男方姓不是挺好的吗?

姓氏代表一个家族血缘的符号,考证祖先的唯一标志,让孩子改名换姓,就是忘祖卖宗,混淆血缘关系,根基不稳。

举几个例子。

我堂妹招女婿进门,女婿有弟兄三人,所以,招一个进来,不影响女婿家的香火传承。

招女婿前就讲清楚了,将来所生孩子随女方姓,传承女方家族的姓氏,让叔叔家香火不断,后续有人。

一直以来,家族认可,没有人欺负上门女婿,堂妹一家过的很幸福。

隔壁男主本姓潘,随母再嫁,随父姓陈,多年后,继父早逝,母亲再次带两个儿子落户在我们这里定居。

来之前,仍随继父姓陈,后来陈家家族修家谱,忘掉了这母子三人,母亲一怒之下,将俩儿子改回原姓,姓潘。

孤儿寡母的,与原潘姓家族少有来往,等到原潘姓家族修家谱时,又忘了这母子三人。到现在,隔壁潘姓人家成了无族无谱之人。若干年后,他们的后人无根可寻。

隔壁家是独生女,想通了,不招女婿,也不求女儿将来所生的孩子随女方,只求女儿上丈夫家家谱,后代子孙有根可寻。

先生的同事,本姓程,从小过继给杨姓人作儿子,他便改姓姓杨,其间,受了养父养母家家族人的歧视,等养父母去逝后,他让他的儿女认回祖宗的姓,改姓程,恢复父氏家族的姓氏,回归本真,他自己仍然姓杨,没有改姓。

或许,一些人脑洞大开,希望自己的孩子随女方姓,这件事,一定要三思,不能凭意气用事。

随女方姓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跟女方家家族人沟通好,得到全家族人认可,入家谱,进祠堂,代代相传,不再更改姓氏。让子孙有个归宗认祖的地方,不被家族立谱时边缘化,不了了之。

国内才和平了几十年,人类 社会 发展史就是一个战争史,在战争年代保家卫国的大多数都是男性,攀附强者是女性对自己 社会 角色的认知,伴随近20年文化发展上出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女性认为自己也有冠名权,其实过去女性是通过冠名权把孩子强行捆绑到男性身上,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活和地位。从来都不是男性要求的,当下一次战争来临时或者文化发展拨乱反正后,我们部分女性就会发现自己又一次走到了世界第一,男性可以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毒鸡汤和别有用心的势力误导女性,会让女性把自己美好的日子给革命了。

取款机取钱,钱归插卡人所有,不归吐钞机一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757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6
下一篇2023-06-06

随机推荐

  • 珀莱雅高端系列是哪款 珀莱雅高端系列怎么样

    珀莱雅虽说不属于高端品牌,但它也是有高端系列的,那么珀莱雅的高端系列哪款是的呢?珀莱雅的高端系列怎么样?珀莱雅高端系列是哪款珀莱雅目前有水漾芯肌系列、靓白芯肌系列、弹润芯肌系列、海洋防晒系列、面膜系列、水漾肌密系列、靓白肌密系列、紧

    2023-12-14
    32100
  • 想问哪个牌子的隔离霜比较好价格在100左右.主要用来防晒的!而且我是学生,平常不化妆!

    MM还在上学,建议就不要挑有颜色的隔离霜了。如果本身肤色有缺陷的话,告诉你一些挑选的方法。一般有颜色的隔离霜分绿色,粉色,肤色,紫色。绿色适合白皙偏红肤色。粉色适合苍白肤色。肤色适合一般肤色或者偏暗沉肤色。紫色适合偏黄肤色。有的隔离霜还有白

    2023-12-14
    24900
  • 控油散粉哪个好

    第一种是悦诗风吟薄荷控油散粉,从性价比方面来说悦诗风吟薄荷控油散粉,这款控油散粉是非常划算的,而且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薄荷绿色的包装看起来就是非常清爽的,而且使用起来也具有很好的美白遮瑕效果,对于控油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同时粉质是非常细腻的

    2023-12-14
    32900
  • 相宜本草的护肤品怎么大多价格都很便宜是不是产品都很差的啊

    是这样的,首先,相宜本草直接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己研发的,所以它不存在企业费用的问题,另外,相宜本草全都是一些草本成分,所以相对一些化学物比较便宜。产品不能说差,比较温和吧,但不是每款产品都好,红景天系列的还不错,他们家的去死皮霜也是算他们

    2023-12-14
    25800
  • 迪奥豆沙色口红是几号迪奥豆沙色口红试色

    导读:豆沙色那么火,各大口红品牌都推出了豆沙色。那迪奥豆沙色口红是几号?迪奥豆沙色口红试色,赶紧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口红颜色吧。 迪奥豆沙色口红色号dior超模667# 这款唇膏会让我觉得很舒服,有种细腻的奶油色的感觉,而且上

    2023-12-14
    26200
  • Dior新款香水的味道和价格

    08新款香水 100%正品 Dior 迪奥 花漾 甜心 香水50ML时装与香水的关系如同热恋中的情人一般彼此呼应。蝴蝶结元素也在这瓶香水的瓶颈处得到了优雅可爱的体现。晶莹透明的质感、温和的粉色和微妙的花果香味,即使是成熟女性也难挡它的诱惑。

    2023-12-14
    33800
  • 化妆品功效以及分析

    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见的评价方法为体外试验和人体试验两类,体外试验包括理化分析法、生物化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化妆品保湿功效的体外评价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法、细胞生物法(包括三维重组皮

    2023-12-14
    20700
  • 这些热门的美妆、护肤品盘点,人气口碑俱佳,你用过几款喜欢吗

    这些热门的美妆、护肤品盘点,人气口碑俱佳,你用过几款?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 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功效:补水 深层清洁 清爽 提亮肤色 改善痘痘肌 这款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被广大网友评为国货之光,作为洁面卸妆二合一的洗面

    2023-12-14
    24100
  • 2018化妆App排行榜前十名:哪个美妆APP最好用

    ;     Yuz120 { display:none; }      化妆对女生来说是一件日渐重要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会化妆的,有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想要化好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有了化妆APP,化妆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2023-12-13
    31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