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是我们大脑的门槛,掌管着信息是否能够顺利进入的权利。在触觉系统为我们铺设好神经通路后,我们大部分的脑功能都需要依靠前庭觉进一步分化和成熟。此外,前庭还要侦测人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感受重力的信息、以及头部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从而保证人体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和平衡感。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些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怕高、写反字,甚至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时,就可能表示其前庭功能失调,需要进行前庭训练。
1、前庭神经过度敏感
(1)怕高:对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高度也无法忍受,从有护栏的阳台往外看会非常害怕;
(2)讨厌双脚悬空:不喜欢坐高脚椅或被高高地抱起;
(3)不喜欢玩游乐场中的大型设施:比如秋千,滑梯,攀爬架和旋转木马等;
(4)警觉性很高,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所以看起来就比较慢,能够耐得住久坐,但不喜欢冒险;
(5)不喜欢参加体能性的活动:比如,跑步,骑脚踏车,滑雪橇和跳舞等;
(6)排斥感觉刺激:对于一般动作所带来的感觉刺激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化的过度反应;
(7)不喜欢头被倒过来:比如洗头的时候需要把头弯下去;
(8)不喜欢爬楼梯:上下楼梯时会觉得不舒服,常常贴着墙走或紧抓扶手;
(9)容易觉得晕眩:不管是乘车,坐船,搭火车还是坐飞机,前庭敏感的孩子都很容易晕眩,严重一点的,可能连搭乘扶梯和电梯也不能忍受;
(10)前庭神经敏感的孩子,常常要被大人牵着才能安心;
(11)看起来比较任性,控制欲强,凡事不愿妥协,或者比较扭捏等;
(12)无法忍受动作上的改变,因而很容易逃避。
2、前庭神经反应能力不足
(1)写反字:比如,把“b”写成“p”,把“6”写成“9”,把“p”写成“q”等;
(2)对于强烈的,加速以及旋转的动作比较喜欢。比如,在有滑轮的椅子上来回摇晃,旋转,在弹跳床上不停地跳,喜欢在转弯处追逐竞速,甚至喜欢坐过山车,坐很多次也不会头晕;
(3)喜欢冒险,喜欢找刺激,比如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越骑越快;
(4)常常喜欢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5)好像总是需要不停地动来动去,不停旋转,抖动身体,摇头,甩手等,没办法安静坐下来;
(6)很喜欢被翻转成倒栽葱的姿势,比如挂在床边晃来晃去,或是趴着被摇来摇去等;
(7)平衡感比较差,经常容易摔倒,也经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家具。
3、前庭神经区辨能力不良
(1)容易失去平衡:爬楼梯,骑自行车,踮起脚尖往上伸展,跳跃或是单脚站着的时候都比较容易失去平衡;
(2)通常动作都不太协调,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笨拙;
(3)老是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紧张兮兮;
(4)肌肉张力比较低,看起来总是一副松松软软的样子;
(5)在做相对运动时,常常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在动还是别人在动;
(6)在方向的辨别上会有困难,总是走错方向,比如你叫他往左走,他可能就会往右走。
1、滑板 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动作不协调等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机能、触觉敏感或迟钝。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与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脚,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至地板上来回滑行数十趟。这种滑板 游戏 有助于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2、吊缆 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视觉协调障碍的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视觉协调等。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于吊缆上,老师将其前后、左右晃动。孩子对这种 游戏 适应之后进行旋转运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而定。
3、蹦蹦床 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身体不协调等。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感、本体感觉、手眼协调机能。 训练方法:训练师或家长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在蹦蹦床上跳跃起来,跳的同时配合着口令.音乐,增加孩子跳跃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跳跃的基础上变换花样,比如,跳跃+接球,跳跃+投球入网。老师或家长应当配合表情或形体奖励,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4、走线 游戏
适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者。 训练目标:调整平衡觉、本体感觉等。 训练方法: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或波浪型曲线,让孩子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跟,双臂向两侧伸直,抬头看前方。
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 娄广军
孩子上课东张西望,一是对课堂内容没有兴趣,如果孩子过早学习认知,就会对学习有抗拒意识;二是感统失调,触觉敏感和前庭失调,导致孩子对环境中的信息没有筛选性的接收,全部都输入大脑,作出回应,出现东张西望的现象。前庭失调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罪魁祸首,前庭系统控制着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这些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找到重点,知道该做什么。这其中的视觉和听觉,都是决定孩子注意力的重要角色,如果前庭失调,这两大器官起不到配合作用,孩子坐在课堂上自然会出现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出现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影响学习成绩。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平时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前庭训练,多运动,进行旋转运动,跳跃运动,都可以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孩子视觉能力,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达到专注的能力。前庭平衡觉在胚胎早期即已出现,所以出生不久的孩子,即使在半睡时也知道抱他的人停止走动了。
这就是神奇的「前庭平衡觉」!
前庭平衡觉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掌握身体运动与平衡的感觉,能避免孩子在移动时跌倒,并自我保护,是孩子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家长朋友一定要重视!
前庭平衡觉功能
1、接受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觉,过滤后传入大脑,以集中注意力。
2、掌管人体平衡和空间方位感。
3、和其他感觉系统有密切联系。
4、与语言发展联系。
孩子前庭平衡觉失调现象
•经常过于兴奋,到处跑满地打滚;
• 出现丢字、漏字、跳行;
•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
• 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 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如何判断孩子前庭觉是否失调呢?
最准确的方法是让孩子头前倾30度左右,然后原地快速转15圈,停止之后观察孩子眼睛的震颤,如果停止得极快或极慢,都代表了前庭的失调。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前庭平衡觉训练?
其实,一点都不难!
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 尽早给予前庭平衡觉多种不同程度却充足的刺激, 如旋转、摇晃、平衡、跳跃等,就能预防和改善孩子的前庭平衡觉失调。
前庭家庭训练方式介绍
•旋转运动:人体大陀螺、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跳跳球、骑大马等。
•摇晃运动: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吊床、秋千等 游戏 。
•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姿势反应运动:踩踏车、三级跳、特别是小孩子的爬行。
•加速度运动:滑板车;接、投球的 游戏 。
1.旋转运动
•孩子们喜欢不停地转圈,直到把自己转晕了,觉得很好玩,其实这就是属于前庭平衡觉得一种训练。
•当孩子头部以颈部为支点,做各个方向、角度的旋转运动时,前庭觉得到刺激和按摩,从而帮助前庭神经发育成熟。
•大陀螺
让孩子盘腿坐在大陀螺内,由家长或老师通过摆动大陀螺进行旋转,或者是让孩子盘腿坐在大陀螺中,孩子靠扭动自己的身体使大陀螺旋转起来。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原地转圈、转椅 游戏 进行训练。
2.平衡运动
在感统训练中,经常通过走平衡木、平衡板、平衡脚踏车、跳跳球、骑大马等训练前庭平衡觉。
•独脚凳
让孩子用手扶住独脚凳,坐在上面,双手叉腰,抬起左脚或右脚,保持身体平衡,也可以让孩子闭眼抬起左脚或右脚。
• 单脚站立
除了在感统教室里的这些训练,平时带孩子去户外玩耍的时候, 也可以让孩子张开双臂多走一下,或者单脚站立,这些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前庭平衡觉的方式之一。
3.摇晃运动
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度地将摇晃的感觉输入,可以促使其前庭系统正常化。
• 在感统训练中,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前翻滚、侧滚翻、吊床等都是训练前庭平衡的项目。
•秋千
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度地将摇晃的感觉输入,让孩子坐在秋千上,老师协助做前后左右方位的旋转摇晃摆动。
4.跳跃运动
弹跳运动是上下性质的直线加速运动,对前庭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在感统训练中,经常通过让孩子蹦床、翻滚、垫上运动、袋鼠跳等训练前庭平衡觉。
• 蹦床
让孩子自由地在蹦床上跳跃,也可以与老师抛接球。另外,也可以指定跳跃高度,让孩子尽量跳高。
• 跳跳球
让孩子双脚踩实跳板并夹紧圆球,同时用力向地面踩下,借助球的反弹力量把身体弹起来,身体保持直立,抬头挺胸。
平时让孩子多做跳跃的运动,如跳绳、打篮球和打羽毛球,也是很好的训练跳跃的方式。
5.姿势反应运动
通过踩脚踏车、三级跳、爬行等训练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
• 平衡脚踏车
孩子脚踩低的踏板,手伸直,双手握住把柄,保持身体平衡,用脚的力量踩踏,向前或向后移动。
• 加速度运动
通过大滑板、溜冰、接投球等带来速度、位置、距离感觉变化的的运动训练前庭平衡觉。
• 大滑板
让孩子的身体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手向两侧伸平,头颈部抬高。两脚向后伸直并拢,身体呈飞机起飞状,用手抓住滑梯的两侧用力往后拉,借助反弹力向前滑行。
大滑板是训练前庭平衡的必备器材,由大滑梯的高处向下滑行,这对前庭系统的刺激较强烈,亦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
另外,对于低龄的孩子,父母只需准备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尽情随地地爬行,爬行不仅是能进行的最大活动,也是最安全的活动。 孩子爬行所获得的颈背部肌肉张力,也正面反馈作用着前庭觉和平衡觉。
这比任何玩具都重要!
扩展:认识前庭
前庭觉(vestibular)亦称平衡觉,静觉。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是脸的正前方,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
前庭是内耳的一部分,在半规管和耳蜗之间,外侧和下侧都有孔,内部有两个囊状物,囊内有听神经。可维持身体平衡。在内耳骨迷路中部,为近似椭圆形的腔隙。它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内侧壁为内耳道底(蜗底的所在处),后上方有五个孔与三个骨半规管相通。前下方有一较大的孔通耳蜗。
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3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都称为毛细胞。毛细胞所在的位置和附属结构不同,使不同形式的变速运动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的倾倒,使相应的神经纤维的冲动发放频率发生改变,把机体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信息传送到中枢.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各种躯体的内脏功能的反射性改变。
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出现的眼球的特殊运动,称为眼震颤,常被用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的刺激引起,而且眼震颤的方向也由于受刺激半规管的不同而不同。
临床和特殊从业人员常进行眼震颤试验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在同样条件下震颤时间过长或过短,说明前庭功能有过敏或减弱,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刺激,或刺激未过量而前庭功能过敏时,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称为前庭植物神经性反应,具体表现为晕船、晕车和航空病。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 体育 锻炼中,必须保持正常的姿势,这是进行各种活动的必须条件。而正常姿势的维持依赖于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来完成。
由于前庭平衡的关系,前庭觉得成熟与否和平衡感关系密切。平衡感不良,造成身体操作不稳定,会形成好动不安的现象。多动的孩子,前庭觉得发展普遍不佳。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遭到障碍。前庭觉是大脑功能分化的守护神,特别在3岁前后的左右脑功能分化,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对于这些功能也会形成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