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个月的婴儿,看见东西便会抓,所以不要在孩子周围放危险品。
3.再稍大些,孩子四肢总要推推拉拉,不停地运动。这些动作都是肌肉群和内脏器官发育的需要,这时切忌不要限制其活动。
4.孩子到了会走的时候,运动项目就会复杂起来:忽而立,忽而坐,只要不睡着就没有安静的时候。这时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有意识地帮他做些简单的体操如握住他的前臂,分别做上举、下放、侧手举、肩绕等发展肩胛肌和胸部肌肉的运动。也可以双手握住孩子的两脚,做举腿、屈腿及伸腿的运动,以增强下肢和腹部的肌肉。
5.孩子2岁以后,可以以床上的被褥做障碍,练习爬行;结合各种游戏和运动锻炼孩子的肌肉,如引导孩子用彩色笔画简单的线条、用手翻书页等。 二、幼儿的体育活动特点:提高婴儿时期的运动技能,做进一步的巩固。 如走,对于3、4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按指定的方向或目标走;跑,可以训练孩子定向跑;跳,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个新高,并且会很有竞争性;让孩子在两条平行杆中间走或跑,练习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它如投掷、钻、爬等运动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但切记安全为主。
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含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是增强其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是增进他们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对儿童身体施加一定的运动刺激(身体运动)的手段来实现的。
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备将来能担负起跨世纪的建设人才的重大任务。
(二)任务
1.积极全面锻炼,增强儿童体质。(心肺功能最能说明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
2.发展基本动作和掌握基本动作的初步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使儿童动作灵敏、协调。(基本动作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也是儿童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技能。)
3.培养儿童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课程教育活动的区别
1.体育活动主要任务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对身体练习来实现其教育任务的,儿童是处在不断地运动状态中,情绪比较活跃。
3.体育活动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4.体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是寓于体育实践中,侧重于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5.体育活动发展 儿童智力的特点是智力活动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在运动中要求儿童的观察、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应该敏捷而灵活,注意力集中,思维的结果要迅速接受实践的检验。
6.体育活动环境比较复杂,一般是在户外进行,干扰的因素多,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也容易受影响。
(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区别
1.让儿童学习基本活动技能和简单的体操动作,不传授专项运动和技术动作。
2.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内容和方式。
3.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的特点是:高密度、低强度、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4.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约束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随机变动。体育课是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此外,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也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因素。
5.不搞考试,不搞达标测验。
6.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阶段性强,关注年龄特点
补充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解析
(一)《指南》的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二)动作发展目标解析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4~5岁
5~6岁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解析:
1.凸显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2.以年龄段来划分动作发展水平。
3.基本动作与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交织在一起。
4.整合的理念,领域间的整合、安全的整合、与生活的整合。
5.充分体现了视体育活动兴趣与习惯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现代保育理念以及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