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有非常多的名人留下了他们经过的足迹,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让后辈们铭记,当然有这样的长辈也是晚辈们自豪的事情,所谓流芳千古、遗臭万年,那么在金华的历史中有哪些历史人物呢?
骆宾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
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
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东皋心越禅师
出生于金华府兰?县洪塘里村(现属兰溪市柏社乡),是永福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高僧。他东渡扶桑,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兴琴道,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近年来,日本画界、音乐界、宗教界人士纷纷来永福寺寻根访祖。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何炳松
何炳松(1890——1946年),字柏丞,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学教材。他的著述融会古今,学贯中西,曾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他是我国自由诗成就最高的诗人,被誉为和聂鲁达、希克梅特并列的现代世界三位伟大的人民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细数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发言。
如唐代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张志和首创渔歌体,革新了词坛;诗僧贯休“十六罗汉图”为中国古画瑰宝。
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名噪全国,金华被誉为“江南邹鲁”。
元代名医朱丹溪创立滋阴学说,名扬国内外,明代宋濂为文质朴,文学理论观点颇有影响,作品广为流传。
清代戏曲家李渔戏曲理论造诣极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近现代的陈望道、施复亮、曹聚仁、冯雪峰、邵飘萍、吴晗、艾青、黄宾虹、施光南、严济慈等都是世界级名人。
1937年,杭州沦陷,金华一度成为东南抗日前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南京、上海、杭州、延安、武汉等地南来的文化名人云集金华,中共浙江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先后在金华成立,领导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当时金华有13个抗战文化团体、9种报纸、50多种刊物、12个抗战剧团、20家书店,冯雪峰、林默涵、石西民、何家槐、聚绀弩、可是思、柯灵、张乐平等活跃在金华文坛上,当时金华被称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