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需要?儿童有哪些需要?观察儿童行为的实践提示有哪些?

什么是儿童需要?儿童有哪些需要?观察儿童行为的实践提示有哪些?,第1张

儿童的基本需求

1、儿童是依靠感觉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儿童对外界的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用感受来完成的,尤其是心灵感受。因此儿童不会听别人说太多的话,而是用心灵直达对方的内心。在一般情况下,创伤之后的孩子会拒绝成人,对儿童来说,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你是否真的关注他和爱护他。心理志愿者情绪是否稳定,内在是否专注,是否在内心爱孩子,这些状态都会被儿童直接感受到。因此,这决定了儿童是否接纳心理志愿者。

2、儿童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被关注,需要安全感,需要被接纳,需要被认可。儿童的这种需要与成人相比更直接、更当下。

3、儿童需要陪伴者。和成人的不同是,儿童需要陪伴是肯定地和绝对的,而且陪伴的人尽可能是家人,如果在无家人的情况下,陪伴者要相对固定,6岁以前尤其如此。陪伴的时间也要相对稳定,并且秩序化。

4、儿童都是在他们喜欢的事项的不断的重复中获得安全感的,例如:儿童喜欢重复听同一首音乐,重复听同一个童话故事,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重复进行同样的游戏……志愿者要把握这个原则,儿童只有在重复中才能获得安全感。

5、未经儿童允许不要触摸他的身体,尽管触摸是儿童获得爱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必须在儿童允许的情况下,在儿童逐渐接纳的情况下,再靠近儿童。透过逐渐地缩短身体之间的距离,来完成这一过程。

6、儿童需要持续性地关注和爱;心理志愿者与一个孩子的相处必须是持续性的,探望的时间也需要是有规律的,因为儿童是透过重复性的体验和秩序的生活来认识世界的。志愿者调换时,需要提前跟孩子说明,并且,需要下一任的志愿者同前任志愿者有同时陪伴孩子的经历,让孩子有一个预热和过渡的过程。如果孩子坚决拒绝继任者

7、儿童需要慰藉物、玩具;让儿童选择他喜欢的东西,大部分的东西是棉茸茸的小被子,棉茸茸的小毯子,小枕头,奶瓶,小布偶……一般都以手感比较柔软的,色彩比较平静和柔和的为主,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对9岁的孩子,或更大的孩子,他们也对毛茸茸的东西很感兴趣。只不过东西大一些而已。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某些玩具会满足孩子的一些内心需求,一般女孩儿喜欢布娃娃、音乐盒,男孩儿喜欢车、枪等。提供这些东西的时候也不宜一次太多,一股脑地都给了孩子也不好。给予者本身要表现出对东西的喜好,这个东西才会更有意义。

8、儿童需要“好吃的”;“好吃的”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满足口,“好吃的”是把这个世界与孩子连接在一起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所以,成人带着“好吃的”进行自我介绍,更容易接近孩子。不能一次特别多,一股脑地给了孩子,这样意义就不大了,一定要把带去的东西作为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好吃的”才会有意义。为孩子提供的“好吃的”,包装也要好看,这样可以增进亲密关系,同时,这些好吃的好看的东西在提供给孩子的时候,本身就有慰藉和治疗作用。

9、孩子需要“摇篮曲”(柔软的、催眠的歌)。有些孩子是在身体受伤的恢复期间,他们在半睡的时候由于身体的疼痛,仿佛处在噩梦中一样。催眠似的摇篮曲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抚慰孩子的心灵。某一首孩子特别喜欢的摇篮曲,需要接任的志愿者也要学会唱,以便延续这种入睡时的安全感。唱的时候声调要轻柔、舒缓、带着爱意,音调要低。

10、儿童需要拥抱和肌肤的触摸;刚开始,孩子会拒绝身体的接触,但是孩子一旦信任起志愿者,拥抱和身体的触摸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儿童是透过肌肤的触摸获得爱的。

11、儿童需要绘画;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会透过绘画释放创伤。准备纸张和笔放在儿童可看到的地方,让儿童自发地去取用,去画。画完后,让孩子讲给你听,你把孩子的话记录下来,请不要帮孩子理逻辑,不要试图引导孩子,你所做的事情就是询问:“这是什么?”回应孩子“非常特别。”或者重复孩子后面的几个词,以引发孩子继续说下去。如果你能在最后捕捉到儿童绘画后面所表达的情绪,并且试着给他命名,例如:“哦,你想妈妈了。”“你害怕了”,“你很恐惧”,那将是最好的,绘画这一过程也就完成了。

12、儿童需要音乐;儿童需要柔软的、抒情的、配之以动作的音乐。由于儿童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所以,志愿者要予以配合。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起舞,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只需要你跟孩子寻找一样的感觉。你可以怀抱着孩子,来回走动或者旋转,你也可以和孩子手拉着手一起进行。你也可以站在地上,孩子站在床上,你甚至可以让孩子站在你的脚背上起舞。你可以给孩子听你的MP3,只要那音乐是柔软的、快乐的、或者有节奏感的都可以。越小的孩子越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即使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也要以快乐的、柔和的为主。

13、孩子需要看动画片。品质高的动画片可以把孩子从创伤中带出来。

14、孩子需要童话故事。优秀的童话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15、对残疾儿童,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关于伤残的问题需要解答,回答时如果能配以图片或者影像会更好。

16、儿童比成人更关心一些类哲学问题,比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死亡是什么?为什么会地震?等等。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关于死亡的问题的回答,我们将在下一阶段跟您分享

17、儿童需要游戏。修复中的儿童,在获得了足够的爱,满足了当天的生活状态后,多余出来的那部分精力和能量,用于帮助过去造成的创伤,这个过程是自动产生的,自动治疗就开始了。因此,需要设计能让儿童在游戏中大笑的游戏,例如:孩子把球传给你时,你摔了一跤,孩子会大笑,每一次你摔倒,他都会大笑,你需要摔倒很多次,可能你会很辛苦,但是20分钟后,笑后的某一个行为、细节会引发一个事端,倾听就开始了,治疗也就开始了。这个工作可能在灾后平稳的生活开始时才进行。孩子也需要在游戏中重现当时的情形,甚至有的孩子会自发地设计类似的游戏,这实际是儿童内在自我治愈的内驱力。成人要陪伴、关注孩子或是假装对发生的某一事情表现恐惧,根据当时当地所发生的情况,帮助孩子恢复。

摘自李中莹老师主编的《集体创伤辅导讲义》之《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建议书》(作者孙瑞雪)

孩子最需要父母亲的陪伴和前行路上的指引

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 游戏 ,他们需要快乐!他们不需要的是父母强加的一些所谓才艺。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而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强加于他的爱。而是安全感,理解,包容,鼓励,肯定与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批评,恐吓。这种强加的爱,会势得其反,让他产生心理抵触,认识扭曲,是不利于孩子身心 健康 的。

孩子最需要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爱,这本来是对的,可现在无原则的爱,强迫的爱,超限的爱太多了,太泛滥了,甚至造成了伤害。

那么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幼儿园之前,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这个不光孩子需要,父母也需要,亲子爱是相互的。

幼儿园到10岁,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此时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用心教育,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开始,这影响孩子未来整个人生。

10岁以后孩子最需要父母的认可,鼓励,让自己感受到对别人有用。

10岁以后的孩子最需要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

10岁以后的孩子最需要知道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意义,找到学习的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孩子最需要的是按照正常规律成长,不快不慢,不急不躁,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身心需求是不同的。而每一个阶段得到充分满足,是下一阶段得以 健康 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呱呱坠地的婴儿需要父母全方位的呵护,除了喂奶、睡觉、穿衣、洗澡这一系列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外,不要错过最早的智力和 情感 启蒙。和婴幼儿之间要有良好的语言、 情感 交流,多和宝宝说话,刺激宝宝大脑发育;进行轻柔的抚摸, 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建立孩子的幸福和安全感。

孩子从学会站立到行走;从学会说话到自我意识的形成,正渐渐从一个无序期走向有序。孩子有了认知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学龄前期,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

由于对儿童心里的不了解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和老师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学拼音,做算术,练写字。有时,因为数算的不对,字写得不好,惩罚孩子,闹得小孩哭大人骂。如果孩子这么小体会到的都是失败的痛苦经验,对他的未来成长是很不好的。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 他们需要的不是这种填充式的,把知识灌入头脑,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 游戏 中进行。启蒙教育不等于“提前学习”。 我们要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当孩子上了学,我们不再需要像婴幼儿时期那样照顾孩子,给他们留出成长的空间,孩子渐渐学会自我管理,父母只是站在孩子身后,那个永远支持、鼓励他的人。

我想,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为他攒多少钱,因为钱买不来快乐,如果孩子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错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我们创造一个孩子,不仅仅有责任把他养大,更有责任让他幸福。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很多好玩的,好吃的,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其实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与父母的心灵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 情感 受到重视,孩子也同样,我们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有多爱他们,把自己的时间带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声,会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孩子需要的是,看到父母做出“在意我”的行为,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当然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当今时代,生活在物质充足的时代,我想每个家长都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毋庸置疑,但,当今孩子最缺的是精神上的需求。

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为了弄清楚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了调查,抽查十万人次之多,共归纳出四百余条要求,居前10位的要求是:

从这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突出反映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是安全感。

在温饱的物质需求获得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安全感是孩子最需要的

不少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并不是有意不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更多的父母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安全感需求包括哪些内容。

那么,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首先,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的和睦。

父母吵架是孩子最恐惧的事情,孩子在父母敌对、争吵中,会感到极度不安,感到严重的威胁。孩子怕失去父母而变得惊弓之鸟,提心吊胆,小心谨慎,生怕自己有什么过失招惹父母的冲突,更害怕哪一天突然失去父母……

所以,当我们了解孩子的 这个需求,作为我们父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保护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给孩子一个安全感的家庭感受。

了解孩子安全感需求能力弱的父母,完全顾不上孩子,而是只顾自己,在家庭中争吵不休,就想决出一个输赢,孩子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就会失去安全感,内心紧张不安,很难接受家长的教育和期望。

其次,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包容。

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去去同龄的孩子交流,满足孩子获得同伴认可的需要,有利于孩子安全需要满足。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楼上楼下的邻居间也很少有来往,作为家长应给孩子创建一环境,多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同学见一两个走的进的,让他们多玩,发展成好朋友,不要阻碍孩子与同伴间的交往。

最后,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的信心,自信心能够使孩子获得内心的稳定和安全感。

相信自己充满满力量也是内心稳定的主要特征,作为父母我们要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能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锻炼、培养孩子自信,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了解孩子的需求,我们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的发展。

每个问题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未曾被我们发现的成长秘密,遇见问题,遇成长!

嗨!我是时光小兜,在职幼儿教师一枚,多年养娃实践,欢迎关注噢!

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关爱、交流、发现。

勿忘初心,静待花开!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转发。

你好,我是空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孩子需要什么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这里空妈记得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一本书《自卑与超越》里面,作者就明确提到过,一个孩子终身追求的无非就是两样东西:价值感与归属感

归属感代表着爱

这个爱是需要父母,家庭给予孩子的,是能够让他感受到的,原始的、本能的,无条件的爱。这样的爱才能够给予孩子归属感,才能够让他无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了什么挫折、打击,都还能够找到力量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我们有很多家长,其实心里面都很爱孩子,但在行动跟表达上,却让自己的那份“爱”显得没有那么纯粹。

比如我们好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说:你怎么怎么,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样的话,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对于家庭已经父母的那种归属感,让他们变得很无助,然后觉得父母的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不好,不听话,或者不优秀,他们就不爱我了,不要我了。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以后的性格发展。

价值感代表着自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种价值感的培养更多的是倾向于孩子的自尊培养。让孩子认识并且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

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高了,那么他对自己的约束,他对自己的把控才,能够逐渐的提高。

我们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当中,所要注意的就是帮助维系孩子的价值感,而不是肆意地践踏、破坏它。

比如,我们经常在生活当中批评孩子,这也没有做好,那个没有做好,这个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又输给了谁谁谁。这些都是在否定孩子的价值,一个在这种被长期批评、否定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价值感是很低的,同样他的自尊水平也很低。

也就是他对他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把控是完全缺乏,甚至是丧失信心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上网成瘾,原因就是出在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最后总结一下,孩子需要东西很多,但请家长们在孩子成长的道理上,千万不要忽略了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尊严”。

我是空妈—— 育儿 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下面是青春期孩子的六大需求,了解后你才知道如何教育。

一、合理的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显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我们的社会水平在提高,家长也有攀比心理,装饰家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孩子的生活水平,把他们打扮漂亮,给他们兜里揣上钱。试想,当孩子兜里装着钱的时候,他们上课总是在想如何花钱,势必影响学习。家长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孩子正常需求的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取同班同学物质需求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的中下等。另一个标准是看家里的经济状况。如果您家里的经济状况中等或比较好,应该让孩子的生活水平低一些比较好。如果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那么,您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委屈而硬要让孩子去享受高消费,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自信起来,而且容易使孩子不考虑家长的经济能力而变得变本加厉。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家长们因为担心而要不停地教育孩子,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再有,家长片面听从老师和他人的意见,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友,怕孩子学坏,影响学习,浪费时间。有的家长给孩子制订允许交的朋友、不能交的朋友。孩子们绝对不接受,自然对家长敬而远之,更不与家长交流。

家长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心理的负担。家长听后,找机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首先,我们家长不要促成孩子将错就错地从误会、误解开始“爱情”。家长捕风捉影的批评、不信任的盘查、偷偷地窥探孩子的隐私、忧心忡忡地唠叨提醒,让孩子烦躁,加重其逆反心理。有异性朋友接触的孩子,会很小心,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感情,避免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纸条、一次不期而遇的单独接触被家长发现,使得对方受到伤害,会加紧通风报信和联络,结果,两个人越走越近,越来越相互支持和信任,终于弄假成真。家长在这里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其次,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孩子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只会施压,不会减压,孩子就会对家长逆反。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宽容,无休止的批评唠叨,使得孩子去寻求理解和同情,也是孩子谈恋爱的缘由。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

四、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应该说孩子需要的帮助是方方面面的,是从物质上更多的满足到精神上的引领,他们都需要。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步摆脱幼稚,建立现实的、客观的思想意识,真正走出充满幻想、无拘束、无责任、无忧虑、超现实的青少年时代,步入青年和成年。

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但是,据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大,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经验告诉他们,成人是不可靠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有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具体(不是空话)的帮助。

家长要选择时机。当您不能够给孩子帮助的时候,请您请教老师,或者求助于专家,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五、对自己认知的需求

随着身体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孩子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身体的变化也让他们更加渴望全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

孩子们身体的变化,男孩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男子汉,既然是一个男子汉就要有男子汉的作风。原来可能还跟男孩打打闹闹的女孩,会意识到女孩子不应该再疯疯癫癫,应该有淑女风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是通过身体的变化来进行性别定位的。再后来,他们对人体的结构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需求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这时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如果您不能够给孩子细致地讲解,您可以到书店给孩子挑选一本您认为深浅适宜的书,放在孩子桌上,孩子自己会看。你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谈论关于人身体的问题,只要您认为可以说出来的,就要主动讲给孩子听。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剥夺孩子认识自我的机会。不要把他们当儿童来对待,让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参加一些同学的聚会。不贬低孩子,也不盲目夸奖孩子,让孩子自己睁开眼睛看世界、看自己。家长要支持孩子探索,看着他们摔跟头再接受教训,这样才能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多探讨社会话题,让孩子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六、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孩子感受成功,并肯定自己、体会成长的需要。一个人走向成才、成熟、成功的过程,是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孩子们心灵的需要,是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心理支撑。孩子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自我,想把自己看清楚。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来证实自己,如去打篮球,异想天开地要当科学家,并尝试能不能做到。他们得到的真实的表扬、值得的肯定、真心的接纳、确实的'理解和无私的爱,都是自我实现的凭证。他们也接受批评,很多时候嘴上很硬,但行为在变化。孩子有时隐约地,有时极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很棒,能力在增长,思维更有逻辑性……他们惊喜地发现,越是经历事情,自己越坚定,面对问题越有勇气。承担责任时,沉重感没有让他们趴下,反而觉得自己是勇敢的。孩子们感受自己的力量、存在的价值,这是他们自我实现的另一个渠道。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家长对孩子自我实现需要重视的不多,总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能力在家长眼里被视而不见。家长们也表扬孩子,只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用自己陈旧的观念阻挠孩子体会生活。其实,孩子是受害者,他们会不受大家欢迎,缺少朋友。性格会变得内向,不愿意走向社会。孩子找不到自我,陷入自卑的泥潭。

进入青春期以后,对自己的认识模糊,而且不稳定,他们需要通过各种体验加以验证,才能更有自信。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孩子们经常会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之间徘徊,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些无意识的诱导,都会让他们增加或降低自信。在孩子身边的人,对孩子施加影响很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也是釜底抽薪的,这要求家长在关键时刻,出来点拨孩子,给予帮助和鼓励,孩子会接受的。家长给孩子创造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的条件,让孩子去实践,同时给予诚恳的肯定。

拓展:

孩子青春期的教育

1、秘诀是商讨,商量和讨论。我们要和孩子真正地作朋友,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很多小皇帝,看起来是以孩子的意志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你不要做什么!你要做什么!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空间,孩子自己的权利。父母要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真正和地和孩子做朋友,做一个坦诚交流的朋友,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意见。要静下心来听孩子说什么,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谈话。家长往往会以命令、否定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对孩子是一个伤害,我们应该和孩子进行商讨。

2、吵架是家庭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个事情,尤其是在心理逆反期的青年人,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的。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虽然是在吵架,但是心里都在爱对方,假如没有爱,就没有必要去吵架。跟父母吵架,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吗?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能否坐下来,跟父母好好谈,到底需要对方什么。

东方的文化是一个羞于说爱的文化,很少有父母会说孩子我爱你,孩子也很少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不直接用言语表达我们的爱,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达爱。比如一个动作,一个笑脸,用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是给孩子送一件心爱的礼物,这也是表达爱,传递爱的一个方式。

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现象

“不仅仅是青春期,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其心灵都是十分敏感而脆弱的,如果不能给孩子正常的亲子关爱或者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损伤。”有些家长喜欢沿用上一代人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觉得自己都成长得好好的,这便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尤其是父亲)甚至还存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观念,试图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将其“吓住”。“作为家长,从母亲十月怀胎开始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以科学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郑重地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人的心理发育要经历两次反抗期,一次出现在2~3岁,表现为任性,不听话,爱哭爱闹;一次发生在青春期,大致从12~14岁开始,可能持续三四年。

“人在第二个反抗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从开始发育到逐渐成熟,同时在心理上也逐渐发育成熟,最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叛逆”现象一般出现在青春期的中期阶段,敏感、易怒、任性是他们心理变化过程中很正常的行为表现。

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孩子在通过竞争增强自信心的过程中并不是找自己同龄的“优秀生”,而是喜欢挑战“权威”,在孩子心里,这种权威主要是父母和老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722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2023-05-29

随机推荐

  • 2007仙妮蕾德价格表

    100115 佳莉袋泡茶-原味25克10包 29 98 78 100145 佳莉草本饮料-晚25克10包 42 126 101 101015 欣乐即溶饮品-原味3克10包 29 98 78 101115 欣乐即溶饮品-原味20克10包 14

    2023-12-14
    30500
  • 雅诗兰黛多效智妍面霜价格

    其实现在在市场上有所销售的面霜,大多数都是只起到一些传统的化妆作用,而这款新型的雅诗兰黛多效智妍面霜则在原始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对于面部的一些肌肤问题,可以起到修复作用的一些原素,这样大家不仅可以再化妆的时候使用,另外可以实现一边化妆一边让

    2023-12-14
    30400
  • 希思黎详细资料大全

    1976年,多纳诺伯爵夫妇创立了植物美容品牌Sisley希思黎,以“不计时间,不计成本”的研发理念,结合尖端保养科技与研发室强大的创新力, 成就了一款款“安全、有效、愉悦”的植萃奢护美容臻品,赢得全球无数明星、名媛的青睐与追捧。如今,希思

    2023-12-14
    29000
  • 美肤宝花养素颜系列怎么样

    美肤宝花养素颜水质地滑润,上脸触感水润如丝,滋润保湿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肌肤角质,让肌肤恢复白净透亮,细腻弹滑的质感。美肤宝花养素颜精华液质地丝滑质地,上脸易涂抹易推开,不会搓泥,吸收快,可以有效改善肌肤循环,增强肌肤活力,明亮素颜美肌指日可待

    2023-12-14
    17900
  • 资生堂男士活力均衡水适合多大年龄女生可以用吗

    资生堂男士活力均衡水是一款男士专属护肤品,那么资生堂男士活力均衡水适合多大年龄?资生堂男士活力均衡水女生可以用吗?下面我将为你带来资生堂男士活力均衡水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让你有一个愉快的购物体验,持续关注还有超多的福利和惊喜等你来领取哦~

    2023-12-14
    35100
  • 化妆品用多久才知道有没有效果

    因为皮肤的代谢周期是28天左右,所以看一种护肤品是否有效,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另外给你一个建议:护肤品一定要换着用!身边有朋友抱怨过某某品牌的某某东西很好用,于是一瓶还没用完就又买了一瓶屯起来,但是在用第二瓶的时候就不好用了,于是就再也不

    2023-12-14
    15000
  • 初中青春期男生护肤品推荐,14岁男孩用什么护肤品比较好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青春期男生护肤品推荐,14岁男孩用什么护肤品比较好全部的内容,包括:初中青春期男生护肤品推荐,14岁男孩用什么护肤品比较好、男生可以可以用女生的化妆品吗比如毛孔美白控油黑头粉刺等等之类的、男生需要护肤品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

    2023-12-13
    15500
  • 大家千万不要在MZCCO这家淘宝店买鞋子了 发错颜色 还胡搅蛮缠.... 极不负责任....

    那就让淘宝小二介入处理呗,反正你有当时拍下的订单信息,只要提供实际照片就行了。先不要确认收货和评论,如果签收时间快到而小二还没介入,就先按退款。对了,记得要保留好签收快递的单子。针对商家态度恶劣,当小二介入后除了要求商家重新无条件发货并且还

    2023-12-13
    23600
  • 蘑菇街的海购化妆品是正品吗

    蘑菇街刚开始做海购 暂时不会有假的 以打开市场为主 以后就说不定了 而且 我用汇率换算 感觉比官网价格贵上几十 还要 邮费 被海关查到还要税费 再加上关税的话 比国内也便宜不了多少了 电商一开始会有品质 就想聚美一样 后来都是假的真的掺着卖

    2023-12-13
    223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