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缕玉衣,满城汉墓里还有哪些稀世珍宝?

除了金缕玉衣,满城汉墓里还有哪些稀世珍宝?,第1张

   满城汉墓有两座墓,其中在两座墓中都发现了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其中还有其他稀世珍宝,两件刻字的铜器,一根长约两寸的金针,发现四十枚金饼,每枚半两左右,在这座墓地里发现的珍宝,有人粗略计算了一下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约有五千多件,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后来经过具体统计共有万余件,包括完整的金缕玉衣,风华绝代的长信宫灯等四件令世界倾倒的国宝级文物。据准确数据统计:两座汉墓共出土文物10633件,其中精品文物4000多件,在全国已发掘的汉墓中是罕见的,发现的宝物年代久远,很有收藏价值,也极为罕见,所以这满城汉墓被列为了“三大汉代文物考古成就之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洞是个石灰岩洞,满城汉墓就在陵山的山腰中。墓穴至少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经过考古学家坚定有两千年之久的历史。也许是因为墓地在山上的原因在一九九几年才被发掘,满城汉墓因还是一次国防施工中的意外被发现,再现了两千年之前的中国历史。随着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闻名世界的稀世文物被发掘,随后赶到现场的考古专家又陆续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结合前后发现的其它细小文物,专家们凑齐了一套西汉时期的医疗器具,包括4枚金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这直接给考古学家非常的兴奋,也促进了对古代历史的考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这其中的稀世珍宝让人大开眼界也感慨古代祖先的聪明才智。

故宫博物院推出“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工艺的盛况。“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特从中遴选158件(套),力求全面反映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本展览旨在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呈现一柄柄精美的如意,期待观众通过观赏富有吉祥含义的如意,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

如意,又名“握君”“谈柄”,由古代搔杖演变而来,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长柄指爪状,用于搔挠解痒,尽如人意,故称“如意”。汉晋之际,如意被赋予更多文化涵义和功能;宋代之后,如意发展为室内陈设品;至明、清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被赋予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灾美好愿望的贵重之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工艺的盛况。本次展览从中遴选158件(套)予以展示,力求全面反映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和众多题材。

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玉石如意”,包括芝草、贺寿、铭文、祥瑞等四类题材,突出玉石材质如意在清代如意制作中的主流地位。第二单元“竹木如意”,分为竹制、木制和木柄镶嵌等三类,展示明清时期用作文人雅士案头清玩如意的素雅韵致。第三单元“金属如意”,展示宫廷用如意的精湛工艺。第四单元“九九如意”,通过成套如意的集中展示,反映宫廷节庆与皇帝、皇后寿诞之际所用如意。第五单元“其他材质如意”,展示上述门类之外以牙骨、珊瑚、琥珀等珍稀材质以及大漆、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的精品如意。

故宫博物院在永和宫正殿和后殿推出“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医药文物是故宫博物院众多收藏中富有特色的门类,是清代宫廷医事活动重要的实物遗存。本展览遴选的文物,既有道地的中药药材,又有精心炮制的中成药,还有来自异域的外国药物,以及种类多样的医疗保健器具和各种名目的档案簿册。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揭示清宫医疗的历史状况,进而窥见清代宫廷生活之一斑。此次展览是故宫医药文物首次走出库房、面向大众的大规模展览。

据介绍,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按照限流、错峰原则实行预约参观。全天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上午3000人,下午2000人)进行预约,额满为止。展览期间入场时间为8:30,停止入场时间为15:40。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开幕。此次展览是国博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以孙机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展出文物近130件(套),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并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不仅生动描绘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并且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此次展览展出的展品中有数十件馆藏一级品,包含极少展出的宋《中兴四将图》、明益庄王妃首饰、定陵出土首饰,清《皇朝礼器图》、康熙帝朝服等。其中5件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孝亲曹国长公主像》《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佑像》《太保袭临淮侯李言恭像》和《临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饰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均为首次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遴选与牛有关的文物和艺术品160余件(套),其中既有融汇牛角形象的商周青铜礼器、颇具特色的古滇国青铜器,也有不同历史时期与牛有关的雕塑、绘画作品。依据老子出关、牛郎织女、吴牛喘月等历史典故绘制的图像让传奇故事更加形象生动;描绘渔樵耕读的书画、瓷器承载着农耕社会最朴实的夙愿和期待;盘车图、豳风时序歌图、嫁娶图等将牛与世俗社会紧密相连;牧笛图、秋郊归牧图等绘画作品则在虚实之间抒发着古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情怀。

国家博物馆还推出古代钱币展览。展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十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二百余件,分“序厅”“泉林漫步”与“圜宇方圆”三部分进行展示,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钱币发展体系及其所承载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与西学相关的科技文物约二千多件,其中属中国传统的主要有石制日晷、铜壶滴漏、时辰香、升、斗、权等度量衡仪器及中医器具和人体解剖模型。

与西学相关的品种较为繁杂,大致可分为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机械钟表及医学等六大类,具体有天体仪、地球仪、浑仪、晷仪、望远镜、指南针、计算工具、度量仪器、绘图仪器、牙医用具、血压计、蒸馏器、医用反光镜、眼科手术器械、显微镜等。

扩展资料

重点文物包括铜镀金矩度全圆仪、银镀金南怀仁款浑天仪、铜镀金星盘插屏、康熙皇帝御用铁枪、铁制机轮带风雨寒暑表、乾隆皇帝谕令宫廷画家绘画以宏扬清朝威德的《万国来朝图》、末代皇帝溥仪和婉容皇后曾使用的英国三枪牌自行车等,从多个层面反映了清代宫廷西洋科技文物的应用情况。

201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其中在香港科学馆举办清代宫廷科学技术的专题展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希望通过这次精选珍藏文物的“清宫科技展”,使香港观众对清宫西洋科学仪器和器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藉此对清宫中的中西科技交流史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698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3
下一篇2023-05-23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