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前面的词语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前面的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结构形式: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2、“地”: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前面的词语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后面跟的通常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结构方式: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3、“得”:用在谓语后面。前面多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扩展资料:
“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
1、如“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大多数情况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如:好吃的食物、晴朗的天空、美丽的女孩、可爱的小朋友、温暖的阳光、颤巍巍的双手、饱经风霜的面庞。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如:迅速地奔跑、紧张地注视着前方、淡定地往前走、哗啦啦地下着雨、快乐地笑、疯狂地摇摆。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如:跑德慢、吃得很饱、安静得连根针都能听得建、打呼噜打得很很响、笑得弯了腰、吓得直哆嗦。
扩展资料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