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逐步渗入中国内地,大肆修筑教堂、兴办学校、创办医院。清·光绪14年(1888年)秋,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张悟道来阆传教,随带西药金鸡钠霜、山道年为人治病,从而开启了“西医”在阆中的治病历程。公元1895年(清·光绪21年),英国基督教会会督盖士礼(W.W.Cassels)(英国剑桥七杰之一)由陕西汉中传教来阆。会见了川东教区中华圣公会四川辖境会督公署基督教会督古鹤龄先生(阆中保宁镇人),洽商在阆建立医院一事。同年11月,上海基督教会会督华弗兰之妻(盖士利三女儿)来阆为筹建医院捐赠400英磅,由盖士利牵头,古鹤龄作中人,在中华圣公会处(今郎家拐街)先开设一诊所,并同时在临济堂街购置房屋数间,土地两亩。不久,该诊所搬迁至临济堂街三号正式办起了医院,挂有黑底红字木质吊牌,镌刻“仁济医院”四字。1897年初,上海内地会派遣英人潘维廉携眷来阆,出任“仁济医院”第一任院长,设置病床十余张,住院及门诊不分科,开展一般疾病诊治。1897年底,英人白尔茅来阆任第二任院长,购土地十余亩,建西式楼房2幢及门诊部(原老外科楼,五官科住院楼),因系白尔茅主持修建,故名为“白尔茅医院”,在来往书信笺上写有“白尔茅哈什鄙特”(医院译音),对中国则称“仁济医院”。
从1917年起,先后有英人李广仁,赖医生(姓名不详)、张爱甫 、郭建侯、裴存德、童礼明、马德启等任“仁济医院院长”一职。民国35年10月21日国民党中央卫生署对阆中仁济医院进行了调查统计,在院先后有上百名中国籍员工供职,开设病床65张、有房屋205间、增设了手术室,并配有小型发电机2 部,救护车一辆,煤油冰箱一台、无影灯一台、八百倍和一千二百倍显微境各一台等,能开展中、小型手术,如:兰尾切除、 疝修补、肠切除肠吻合、骨折复位、石膏固定、清创缝合、脓肿切开引流等,1949年由马德启诊断一患者为硬脑膜出血,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成功。其医院声誉广播,规模比南充、达县、遂宁、三台等教会医院还大,每年实现业务收入三十万元。 民国32 年(1943年),日本飞机轰炸阆中后,仁济医院为抢救重危病人,收治伤残居民,做出了一点成绩,国民党阆中县政府代表民众,赠送一镀金挂匾,悬挂在门诊部内庭上,嘉字“惠此创痍”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为提高人员来质,1944年马德启院长应内地会的要求,在仁济医院内开设了建院以来第一个药科班,培训药剂人员5名。1945年秋,马德启又接受内地会委托,筹办了专门培训护士人才的学校,并以“德启”两字命名,曰“德启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李绍秀任第一任校长,继任校长先后有苟荣珍、戚荣光。学校共举办6期,培训学员60余人,第七期正值毕业时,仁济医院被政府接管,其学员全部迁往南充,并入川北医士学校。
1951年1月底,川北行署卫生厅派出袁炜等4人来阆,为接管医院做准备,同年2月初,经中共西南局批准予以接管,改名为“川北第二医院”,接管当日,全院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由川北行署卫生厅副厅长杨正泉为第一任院长,在院工作 的中国籍员工全部留用。至此,古老的仁济医院在解放的春雷声中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