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念佛念咒,舌根念,耳根听。
2:可以参话头,意根锁定在疑情上。
3:可以运气脉,觉受气脉的流动,同时配合观想。
4:可以用意与呼吸结合,用可以控制的呼吸去调节意念的强弱。
5:可以练习动功(非打坐),身意结合。
6:没有杂念时,可以通过作意去提起正念,不让正念因变弱而昏沉。
7:正念与杂念本该正常流动运动,如果不流动运动了,就容易昏沉。气机是运动的动力,不动是因为气机不足了,所以昏沉要想办法催旺气机。
8:阳为动阴为静,昏沉是阳气与阴气失调了,阴气太过造成的。
9:清气使神明朗,浊气使神昏昧。昏沉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造成的。
等等。。。。。。
(仅供参考)
气虚的表现。犯困一般多见于身体虚弱,贫血,血压异常,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引起,可以做一下血常规和血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如果熬夜、生活压力大、过度劳累,正常人都会坐下就想睡觉,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正常生理反应。老年人有时候并不劳累,也经常在坐下时打瞌睡,这一方面是大脑衰老、精力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另一方面也和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脑梗死、心衰、肾衰等多种慢性病有关系。这些疾病都会使大脑缺血缺氧、损害脑功能,使其坐下就想睡觉。
每次打坐都睡着,这个昏沉是来源于我们平时对佛法的恳切心不足,你只是打坐,是在打坐,但是没有把生死这件大事情十分放在心头上。要说没放在心头上这冤枉我们了,确实为了生死才去打坐的。但是心里还是不着急,认为了生死还有时间,还有很多事要做。如果明天可能不在这个世间了,叫你睡你也睡不着,是不是?我们之所以能够昏沉,能睡着,就是我们的生死心不切,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包括掉举呀,这些主要一个就是我们在修行中,有个上道的过程。比如说,起来自己迷糊糊就打坐去了,或是处在一种迷糊的状态去打坐,而且你不知道这种迷糊和那个打坐是两个概念。打坐不是迷糊,而迷糊不是禅定,所以你这个得分清楚。
1.如果出现了昏沉和掉举这种现象怎么办?
你应该是振作一下精神,提一下话头或佛号。比如参话头,你就提一下“念佛是谁”?再反复地提,反复提。念佛呢,你就反复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紧一下,把这个掉举克服。
如果再克服不了,你就可以下坐,下坐经行,经行就是走,绕圈走。如果这个走克服不了,就跑香啊,跑得呼呼直喘的时候突然站住,马上这个困意、睡意就都不在了。这时候身体的放松和肌肉的运动,都达到了一定的热乎程度,往下一坐,很快地心里就平静下来了。因为一跑,这个妄想呢,它也就不去想了。原先你是慢慢走啊,或坐那儿,妄想就自己不断地相续啊,想完这个再接着想那个。这一跑,哪个你也想不成。这就是说呢,很快就能得到定力,这是一个办法。(摘自上妙下祥法师开示·《参禅》)
2.打坐确实会出现昏沉,我们应该用各种方法来调解。说用尽方法,其实还是没用尽,
你不信,如果一个警察在后面拿枪指着你,看你还昏沉,敢吗你说?不敢!你看弄个挺厉害的狗搁你那儿趴着,或一条蛇在跟前,我看你昏沉?绝对不会昏沉。
就是说昏沉其中有一个什么呢?就是生死心不切,你看警察搁那儿,说:“你要动一下我就给你毙了!”你看说什么他也不动,他再也不昏沉了。要是狗在后面咬怎么办?他也不敢动;怕蛇咬——“这要是钻到我衣服袖里,你说多难受啊!”所以说,他说什么也不敢动,因为它涉及到生死问题,所以他就不敢动。为什么我们老昏沉,就是生死心不切,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方法用得不得当,这就是说有时搁那儿一坐,第一个念头“我得休息休息”,他把打坐当成休息了,心里没有想克服昏沉的意念,所以他一下就昏沉了,这是一个。
有的也采取了很多方法,还昏沉,这时可以坐高一点,把身子勒住。因为把座儿稍微垫高一点,把身子先从头部开始勒,用意念勒,头正梗直,下颌微收,稍微收一点。然后手这么一放,把腰固定住,就像板儿固定住了,最后腿这块儿把它盘好,像个石头坐那块儿,把它勒成一个圈。最后把身心放下,就不容易倒,也不容易昏沉了,这也是很好一个办法,最起码能维持很长时间。
3.关于昏沉还有一种说法,说少吃可以减少昏沉
这也确实存在,少吃食物。因为食物里特别是面食,面食面包含有5-羟色胺,这个5-羟色胺本身就像一种催眠剂、镇静剂似的,所以吃完了容易昏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