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需要根据包子的类型和大小,需要约10-20分钟时间。
1、小笼包,上气后蒸10分钟。
2、中号的素馅包子,上气后蒸12分钟;中号的肉包子,上气后蒸15分钟。
3、大号的素馅包子,上气后蒸15分钟;大号的肉包子,上气后蒸20分钟。
不管是蒸制包子还是馒头,我们计算时间的方法都是以上气后开始计时,关火后焖3-5分钟。如果包子蒸制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包子出现塌陷、回缩等情况,还会影响包子的口感。
蒸包子的诀窍:
1、和面:很多朋友做包子或者馒头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下手,酵母粉,小苏打,碱面该选择那一个,三者之中用酵母粉是最好的选择。小苏打和碱面虽然可以起到蓬松的作用,但是它释放的气体并没有那么多,因为自身缺少酸性,是经过化学过程,让面起到蓬松,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发面后的松软度并不是那么的完美,并且不能放太多,否则就会吃到很明显的碱味,吃起来有苦涩的味道。食用酵母粉也是有一定技巧的,酵母粉先用30度左右的温水化开,这个温度可以促进酵母粉的发酵,并且在碗中放入一勺白糖,白糖也可以促进酵母粉的发酵,和好面团之后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至两倍大,酵母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是天然的发酵剂,对面本身没有什么影响,用酵母粉和的面醒发好之后蜂窝状特别的好,并且没有任何的异味。
2、如何蒸:很多朋友包完包子之后都是直接上锅的,这样也是不对的,包完包子之后还是有两步重要的步骤。
(1)将包子坯进行二次醒发,做好的包子坯经过人工的干预已经变得比较硬了,这个时候就要放在案板上,二次醒发十分钟,并且包子坯上面要放上笼布,否则蒸出来的包子皮容易发硬,等包子变成“白胖子”,拿在手上轻飘飘的感觉就可以了。
(2)将包子凉水上锅,很多朋友都是等锅上汽之后再放入包子坯,这个时候热胀冷缩的原因将会让包子生坯突然遇热,表面会快速变硬,里面也会出现夹生的状况,吃的时候包子皮容易一个疙瘩一个疙瘩的。所以蒸包子的时候一定要凉水上锅,这样也可以让包子在锅里进一步的发酵完全,均匀受热。
3、不要立刻揭开锅盖:包子蒸好之后,不要立刻揭开锅盖,蒸好的包子突然遇冷,会瞬间蔫掉,不仅影响外观,包子皮也变得非常的硬,正确的做法是包子蒸好之后,先关火,让包子在锅中焖五分钟达到定型的作用。
家常包子的做法:
1、南瓜肉包子:
食材:自制包子皮800克、南瓜700克、猪瘦肉200克、葱50克、酱油30克、黄酒5克、食盐适量、味精少许、稻米50克、淀粉10克、植物油50克、小苏打适量。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瓢、洗净,擦成丝状,再切成碎丁状,加食盐适量搅拌均匀,放置20-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包起,挤去水分后备用。
(2)葱去除黄叶和根,洗净、沥干,切成碎丁状备用。
(3)瘦肉洗净沥干,切成约0.5厘米大小的方丁状,放入大碗中,加酱油30克、黄酒5克、葱丁50克、味精少许以及足量食盐,充分搅拌,加入植物油50克,混合均匀,腌1-2小时,备用。
(4)将南瓜丁放入盛放瘦肉丁的碗中,充分搅拌,即成包子肉馅儿。
(5)包子皮中包入适量地肉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自左向右依次捏出约20道皱褶花纹,包顶留指头大小的口,即成包子生坯。
(6)将包子生坯放入蒸笼中蒸熟即可。
2、牛肉包子:
食材:自制包子皮800克、牛肉350克、葱100克、酱油80克、豆油35克、香油10克、味精少许、黄酒少许、淀粉10克、老面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葱洗净、沥干,切成碎丁状姜刮去外皮,切成碎末状备用。牛肉洗净、沥干,切碎剁细成泥状备用。
(2)调馅取大盘一只,将牛肉碎泥放入盘中,加入酱油80克姜末10克食盐适量,味精、黄酒各少许,搅拌调匀,使食盐溶化后,逐步加入共250克水,边倒边搅,呈稀糊状时,加入10克淀粉搅拌均匀,再加入葱花100克、香油10克、豆油35克,反复搅拌均匀,即成馅心。
蒸包子一般蒸20分钟左右即熟。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是否发酵到位来进行下锅水温和时间的调整:
1、如二次发酵未到位,包子需冷水下锅,先静置15分钟发酵,然后大火蒸20分钟即可。因为包子需要又白又大,如未二发到位直接水开蒸会死面,包子无法蒸大,需要先冷水下锅不开火让包子与锅内水汽充分接触二发到位,之后再猛火蒸20分钟即可蒸的又白又大;
2、如二次发酵已到位,包子可热水下锅,直接猛火蒸15分钟,关火再焖3分钟即可。由于包子已经静置发酵到位,所以可直接热水下锅进行猛蒸,包子可以更快的被蒸熟,不过这样蒸好的包子不能马上出锅,关火后再焖3分钟再出锅会更香软。
包子如何判断二次发酵是否到位:
用手摁压一下包子,如果可以回弹即算发好,否则需继续静置让其发酵至可回弹为止,建议二发时间15分钟左右再尝试摁压为佳。
包子一般蒸十七八分钟就可以了,蒸肉馅的包子的时间往往要长一点,20来分钟就可以了。
包子,本称馒头,别称笼饼,传为诸葛亮所发明,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主食,是中国传统食品,并且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包子”一词最早出现自宋代,此前主要被称为”馒头“。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
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宋代出现“包子”之名后,“馒头”之称一直并行不衰。
直到清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
包子是由面粉(小麦粉)和馅包起来的,由荤馅或者是由素馅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馅多,松软好吃。还可以做各种花样。憨态可掬的,动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种各样的花样,供人们品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