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就业的前景

中医针灸就业的前景,第1张

我是针灸专业的研究生,其实在我们省来看针灸的就业还可以。本科生一般都进县医院,有关系的可以近市级医院。我们班还有一位进了省中医,当然他有关系。研究生一般进市级医院。针灸在国外也非常吃香。我们学校的40岁左右的针灸老师很多都去了国外。我们学校针灸专业85、86、87级的学生好多都在国外。只要好好学习英语和计算机,针灸就业前景相当不错。强烈推荐学习针灸!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说得很好,只要你技术好,服务好,选址也选得可以,自然而然就赚钱了。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各类的职业病:腰椎,颈椎,坐骨神经等等,这些推拿按摩针灸拔罐做到位都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说,只要技精,选址对,服务好就不用愁没钱赚!

赵彦平 | 母亲

转眼间,母亲去世已二十多年,她和无数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辈们都长眠于脚下的黄土地里。这片土地饱受风雨侵蚀,山连着山,沟接着沟,纵横交错,像一位饱受沧桑的老母亲,脸上布满了道道皱纹。

母亲离开我的这些年,她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恍如昨日。她短暂的一生带给我的不仅是无私伟大的母爱,更是她身上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的品质,就像滋养我们的这片土地,虽然贫瘠,但却厚重。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之初,举步维艰,更不用说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母亲就出生在这个时代里。这个年月出生的人,注定要经历种种艰难和不幸,这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烙印。母亲家境贫寒,姊妹七人,她排行老五。她的母亲早逝,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参加了红军,家庭成员的缺失导致了生活的支离破碎。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爱,几乎没有拥有过一个完整家庭的正常生活。

母亲六岁的那年夏天,天降大雨,那时候的山光秃秃的,雨水裹挟着黄土形成山洪直驱而下,冲进小河。河床被堆积的淤泥抬高,像一头无所阻挡的狮子横冲直撞,蹿进了河岸边的农田里,地里的庄稼、刚长成的小树,被泛着白沫的浪头拦腰砍断,浮在洪水上,浩浩荡荡地向前。每每此时,庄里的男人们都义无反顾地前去捞柴,而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前去围观。我小的时候,也随着大人们去捞柴,只是没想到,母亲曾在那样的大雨中险些失去生命。

当时还年幼的母亲在捞柴过程中,不小心滑进了小河的浪头中,岸边的人们无能为力,眼见着一个小生命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中,都以为她的生命走向了终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贫苦的条件下,孩子的成长都是顺其自然,所以,孩子的离去留给大人们是短暂的悲痛,只在当时的岸边留下声声叹息,转而又生活在那惨白的现实里。只有她那早逝母亲撕心裂肺地连滚带爬追着赶着洪水找寻女儿,在那奔波向前的滚滚洪水中期望奇迹的发生。年幼的母亲被洪水冲到了张川沟口,巧遇上了放炮队的工人,他们捞起了母亲并救活了她,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个神话。人们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对于母亲来说,从她“复活”起,她劳苦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母亲的治家之道

一九六八年,十七岁的母亲,便受媒妁之言,嫁到了我家。母亲是爷爷用赌钱赢的十块银元换来的。自来到我家,受尽苦楚。爷爷和父亲常年嗜赌如命,终年不操持家务,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不到二十岁的母亲身上。因为母亲从小失去父母,当时我的奶奶也去世的缘故,没有婆婆的她只能自己摸索着学做饭、做针线和家务活。父亲和爷爷日复一日的玩赌,游手好闲,她却在凭借一己之力努力改变家里的贫穷现状,一分一角的攒钱,没日没夜的劳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破败不堪的窑洞里有了尘世生活的气息。她因从小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便格外珍惜这个新家。瓶瓶罐罐、铺铺盖盖,在她手里慢慢都置办完备。

一九七零年,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这或许是当时的母亲来说最好的馈赠和希望,也是她在那个破落的家庭里珍贵的一缕微光。可是,随着我的出生,刚满一岁的哥哥因病夭折。母亲从未提过她无缘的孩子,我也从未问过。我现在只希望那时刚出生的我能转移些许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之后,母亲又生了弟弟。自此,我们兄弟两人,父亲、爷爷还有大爹全靠母亲这一个女人操持家务。那时候我家的穷是出了名的,就像发了霉的馒头,人人避而不及。

我现在还记得有一年,母亲辛辛苦苦喂养了一只过年猪,临近年关,爷爷和父亲因为玩赌输钱,将猪偷偷变卖。无奈而又愤怒的母亲,用菜刀在自己的头上砍了两刀,希望爷俩个能记住这血淋淋的教训,能迷途知返、浪子回头。第二年,庄里有人在家中招赌,还提供吃饭和住处。这为玩赌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耍赌之风日甚一日。有一天晚上,聚赌者玩得正兴起之时,母亲悄悄溜到窑门口,用铁锹铲了土扬了进去。十几个赌徒正围着煤油灯,嘴里叼着旱烟,手里摇着宝缸,身前放着一堆毛毛钱,烟雾缭绕,浊气逼人。土飞进去,顿时乱作一团,以为是公安来了。嘴角的烟掉在地上,毛毛钱来不及拾起,便争相下炕,踏着布鞋跑出了窑洞,转眼不见踪影。从此,母亲也被人戏称为“张警察”。庄里招赌生涯就此结束,父亲和爷爷玩赌也从公开转为地下。

那个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住的是破烂不堪的窑洞,眼见着别人家的光景一天天的见好,好强的母亲心里也着急起来。首先商量着和父亲修新庄,在七十年代初,只能利用生产队工作之余的时间,没有推土车,就靠身体把一担一担的土移出去,父亲不怎么干活,就只能靠母亲。用了一年的时间,挖出了窑洞的雏形,算是挖了一个属于我们的新家。它五米宽,六米深,里面摆上几件简单的物件,炕上没有毛毡,只有麦草和两床破旧的被子,陈设简陋。炕的一边连着锅台,锅台上的大铁锅成了家中唯一的值钱物件。我们一家四口就生活在这个窑洞里,后来,又经过十年多的努力又新修了两孔窑洞,扎了土围墙,有了一个小小的院落。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成了砖垒的围墙,安上了铁大门,窑洞刷上了白色的油漆,但是在我的心里,那几孔破旧的窑洞,那土堆的围墙,和凹凸不平的土院子在我的记忆里反而越来越鲜活,越来越眷恋。

在我只有七八岁时,不知道有多少次跟着爷爷背着布搭子向亲戚们乞讨,踩着爷爷在黄土上留下的脚印,在晨光熹微里、在星辰漫天里、在鸟语花开时、在风雪纷飞时,一步步沿着蜿蜒不绝的乡间小路去要吃的,次数多了,亲戚们慢慢避而不见,只能拿着一次比一次少的“战利品”回家。我经常也跟着母亲去挖野菜,剥榆树皮,提着红柳编制而成的筐,漫山遍野去找寻,长此以往,练就了较强的求生技能和意志。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我越加感受到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财富,正是因为经历过讥饿、贫苦以及物质的极其不丰富,更能懂得生活的不易和艰难,也能在遇见风雨和不公面前,做到宠辱不惊。我们家的日子,在母亲日复一日、勤勤恳恳的打理下,一天天变得有模有样。

母亲的育人之道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是她却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之方,也明白读书方可改变贫穷现状的道理。因此,她对我们兄弟两人要求十分严格。自小,母亲便教育我们不能拿别人的一针一线,做人更要有志气、有骨气。

在我七岁的那年夏天,弟弟五岁,我们和几个兄弟姐妹偷偷跑到四哥家的玉米地里,因为饿极的缘故,便把还未成熟的玉米杆折断,吮吸着里面的汁液,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那甜甜的水分好似琼浆玉露。我们几个一时间把玉米地整得狼藉不堪,糟蹋了不少。突然,四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制止,我们一时慌乱,蹬起腿顺着边上的山向上爬,弹起的黄土灰蒙蒙的,不顾四哥的喊叫,慌乱中回到了家。谁知,母亲已经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提早拿着柳条子站在土墙边上“守株待兔”。只见母亲笑着招呼我和弟弟,说:“过来,看我娃乖的,会磨人了。”那时我们还小,沉浸在母亲的温言细语里,没有注意到母亲手里的柳条,便急忙扑进母亲的怀里。刚跑到母亲身边,母亲一手抓住我的胳膊,一手抡起柳条,抽在我的身上,一顿好打,边打边骂道,“你们一天不学好,再敢出去干坏事不了!”柳条打在身上,一下胜似一下,火辣辣的疼。我们哭着告饶,母亲也没有手软。现在想想,母亲的个性好强,不仅希望日子过在人前,也希望我们能堂堂正正的立在人前。她时常教导我们不能占便宜,不要贪图蝇头小利。那时我们家很穷,米面油盐有时都得向别人去借,但只要富余,总会按时归还。她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逢年过节,母亲做点好吃的,总让我们先端给街坊四邻,留下的少之又少,我们经常不够吃也吃不好,那时的心里对母亲总有点儿怨气。

九岁那年,在兰州工作的三叔回来,还带着堂姐。三叔那时吃的是国库粮,在我们的心里,他回来的意义并不是探亲,而是三叔带回来的好吃的。堂姐回来后,吃不惯家里做的粗粮和通粉(麦子加工之后剩下的黑面),母亲就把家里准备过年才吃的麦子,一大早磨了一盆细白面,烙成饼子,给姐姐、弟弟和我一人一个。姐姐吃完不够,母亲把我的那份又分了过去。我紧紧捏着手里的白面饼子,哭着不给,气急了的母亲把我打了一顿,硬抢了过去。事后,母亲给我说:“咱们吃粗粮习惯了,你姐姐是城里人,回来一次不容易,不能让她饿着肚子,你要听话,再不听话,还要打你。”只吃了几口的白面饼子最后进了别人的嘴里,还挨了顿打,那时候的我心里很委屈,好像自己不是亲生的。

后来,母亲送我们去上学,一学期五元的学费,两个人加起来就是十元,对母亲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她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坚持送我们去学校。她的嘴里时常念叨着我们兄弟二人长大了能出人头地,走出寒门,到供销社去工作。那时候,供销社营业员和社请教师是最受欢迎的职业,能有这份职业就是光宗耀祖了。

我上二年级那年,因为学校离家三里多地,路途遥远,慢慢产生了厌学心理。有一天,我没去学校,去了庄前的大河里耍水,下午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家。一天两天,母亲并没有察觉,我更加有恃无恐。第三天,我仍不打算去学校,吃完早饭,背着书包出了院子,不曾想母亲偷偷跟在身后,我刚到河边脱了鞋子准备下水,脊背上挨了一柳条子。脑子里“嗡”了一声,转身看了一眼母亲撒腿就跑,母亲拿着柳条紧追不舍,我朝着学校的方向跑,母亲追着我一直到了学校,我跑进了教室,母亲也跟着进了教室,还在同学的面前叮嘱老师说:“高老师,我把这娃交给你了,你就放开管,不听话就打,我看他再敢逃学不了!”我灰溜溜地坐在教室,母亲回去了。从此我再也不敢逃学了。

母亲的助人之道

母亲自来到人世,便历尽了苦难。她没有读过书,心里也没有人为何存在的概念,但她却用她短暂的一生让我悟得了这个道理。在当地,提起母亲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说起“张大夫”,大家就都知道。当时医疗条件落后,上了年纪的农村妇女都会自己针灸,母亲在生了孩子之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保养,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她便向会针灸的老人请教求学,小时候的我曾多次见到母亲给自己针灸拔罐,时间长了,她用自己的身体练就了一身的针灸拔罐手艺。但因为拔罐之后忌风,母亲却没有条件重视,日积月累,她最后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夺去生命。

母亲生前,到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都会天不亮踏着露水来回在河边收集大量的艾叶,以保一年所需。然后晒干妥善归置,以防不备。她一生为四五十个小孩子无偿拔罐祛除寒气。

我有个发小,他八九岁的时候得了一种病,右手不停地抖,曾多次去医院就医,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母亲得知后,主动去针灸拔罐治疗,发小不配合,母亲便把我养了一个多月的小白狗送给他,哄着给拔罐,针灸拔罐七天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就恢复了正常。还有一次,正值五月份,正是割麦的季节,从外乡怀安来了个人,惊慌失措地叫母亲去给他家的孩子针灸。母亲听说后,放下手里的麦子,二话不说跟着走了,两天后,母亲才回来,麦子已经割完了。母亲提及此事,说那个人在公社工作,治好孩子后给她十元钱作为报酬,她坚决没拿,最后只带了一双袜子回来。这双袜子在我的记忆中,是母亲唯一一次收的报酬,也是最重的报酬。

一九九七年五月,母亲的风湿病发作,因为家穷没钱的缘故,无法外出就医,我只能带着母亲去悦乐二院做保守治疗。那七天,我一直守在母亲的身边,看着母亲饱受疾病的折磨,枯瘦的手背因为挂水扎满了针眼,吃不进去饭,也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医生让我们出院回家休养。我口袋里装了几百块钱花得剩不了多少,眼见没钱为母亲治病了,心里像针扎了一般的难受。在第七天的早晨,我睡醒来却不见母亲的身影,我心想着母亲的病好转了,便急忙跑到医院走道去找母亲,哪里都找不见,心里更慌了。想着回到病房看母亲是否回来,刚到门口,闻到隔壁病房传出来一股淡淡的烧艾叶味道。心里隐隐有了猜测,果不其然,母亲竟然在隔壁的病房为一个刚满月的婴儿针灸拔罐。在艾叶味道还没散去的病房里,留着短发的母亲就坐在最里头病床上。原来在头天下午她便发现这个孩子在医院住了五天一直没有效果,就让孩子的父亲找到艾叶,又在我睡着后,偷偷溜了过去,折腾了一夜。我找到母亲的那会,她已经针灸完了。我当时很生气,走到母亲跟前斥责道:“在医院有大夫你折腾啥,就不怕人家说你!”孩子的父亲看我有责怪之意,连忙说:“姨昨天转到病房看我娃输液不顶事,就说小孩有风气,昨晚一晚没睡给孩子针灸,这会儿孩子感觉好了一点,我们打算今天就出院。”接着,孩子父亲从衣服内侧掏出一百块递给母亲,坐在病床边上的母亲慢慢站起来说:“我不要钱,你拿回去给孩子买点奶粉,我病成这样了,要钱干啥,我这辈子从来都没有收过别人的钱。”我知道母亲的性子,便也劝着那人收回了钱。那时我身上只剩下十几元钱,一百元还可以给母亲输液三天,但母亲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母亲从来不收别人一毛钱,穷死也不愿欠别人一文钱。“穷也要穷得有志气”,母亲的这句口头禅,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和孩子的父亲扶着病中的母亲走回病房。母亲坐了一会对我说:“我们也收拾出院吧,我的病我知道,回去缓缓就好了,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我这病医院也看不好,回去我自己再针灸拔罐,这是风气么,输液不顶事。”

我偷偷地抹去眼角的泪,既为自己的无能,又心疼母亲的谅解。我捏着被汗水打湿的十几元钱,笑着对母亲说:“妈,那你想吃啥,我买点早餐,吃了咱们就回。”母亲看着我说:“我吃不下去,你自己买的吃去。”“娃,我们还有钱坐车不?”我的内心被母亲的话重重一击,刚憋回去的眼泪又冒了出来。母亲接着又说:“这回给我看病花了好几百吧,给你又折腾下账了,回去拿啥给人还啊?”她重重的叹息了一声,羸弱的身子发出微弱的声音,直直闯进我的内心深处。我想治好我的母亲,但医生说母亲得的是类风湿性心脏病,这个病在当时看不好,有钱人可以去西安做烤电治疗,可以维持一两年的生命。但当时我和弟弟先后成家,早已经负债累累。“妈,你病成这样了,还想钱干啥,回去我们再挣,只要你病好,我们就啥都好了。”冒出的泪水早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抹不尽,擦不完,只能低下头,自以为母亲看不见。瘦弱憔悴的母亲用自己的坚强承担着疾病的折磨,却从未听见呻吟,说过疼。

随后我办好了出院手续,提着行李扶着母亲走出了医院的大门。门口站着那孩子的父母,怀里抱着孩子,送母亲出院,还买来四个包子和一盒饼干,送到我手中。母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转回身看着医院,白色的墙面灰皮掉落斑驳,一片萧瑟。

母亲的忠孝之道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需求我自然真。”作为一个农家妇女,她心中的孝就是孝敬公婆父母,让他们吃饱穿暖,安享晚年;她为人的忠体现在对孤儿的无私养育。母亲用她的一生行动践行着她的忠孝观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爷爷八十一岁,前半年他的身体还很硬朗,嘴里没牙还吹笛子逗我们开心,到了后半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行动不便,只能终日睡在炕上。爷爷没有女儿,父亲不管事,只能靠母亲照顾日常起居。爷爷吃饭挑剔,母亲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做,直至他满意,只为了满足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的口腹之欲。我刚上初中,下自习回到家,便见母亲拿着铁勺,在土炕的烟火里给爷爷煎鸡蛋,这在当时来说,算是美味佳肴。到了一九八六年九月,我刚开学,回到家,母亲招呼着我吃她煎好的鸡蛋,说这是爷爷专门留给我的。我转头看着炕上睡着的爷爷,煤油灯晕黄的光暗淡微弱,看不清爷爷面容。我走近去看,爷爷咧着嘴,慢慢说道:“快吃去,爷不想吃,你要孝顺你妈,听你妈的话,咱这个家是你妈过起来的,我对不起你妈。”爷爷话还没说完,母亲已泣不成声。母亲接话说:“大,你说这干啥,我从一进门,你就既当爸又当婆的,教我做饭缝衣干家务。你快好好养病。”炕上还坐着我爸和两个叔叔。爷爷这时候已经睡过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到了一九八九年,临近年关,母亲的哥哥老来得子。但舅舅疾病缠身,又家境贫寒,没有条件抚养孩子。勉强把孩子养到一岁,舅母离家出走,舅舅又病情加剧,外爷就将孩子抱给母亲抚养。在这之前,母亲还收养了我二舅的二女儿。到了一九九零年,我刚上高中的第一个周末,舅舅病入膏肓,母亲带着我去看望舅舅,这次也是我们的最后一面。舅舅再次临终托孤,将孩子托付给了母亲。他支起颤颤巍巍的身子,突然跪在我和母亲的面前,对着母亲说:“我已经不行了,孩子咋办,谁都靠不住,只能靠你了。”他伏在土地上,眼泪刷刷地向下淌着。哭成泪人的母亲说不出来一句话,用袖子擦着泪,舅舅又直起孱弱的身子看向了我,我恍若明白了母亲的难处。我也跪在了地上,扶住了舅舅,说出了母亲的意愿:“妈,咱们一起养!舅舅,你放心,我们一定不让孩子受罪。”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这句话一语成谶,母亲将孩子养到八岁,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从母亲的手里接过了这个担子,做了母亲的接棒者,和妻子一起完成母亲未尽的遗憾。

母亲的最后时光

母亲自从悦乐二院回家,便一直和病魔做着抗争。她或许意识到时间不长,便让我将我两岁的大女儿抱来。大女儿在六个月的时候就留给了母亲,她时常将女儿背在背上,直至两岁。弟弟也有一个女儿,那段时间,两个孙女,一个侄子,终日围在她的身边。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是母亲人生中最为清闲的时候,也可能是她最幸福的时候。母亲一生没有穿过新衣,在母亲生病之后,妻子在镇上扯了布,给母亲做了一身蓝西装,母亲只穿了两个月,这是她穿的第一套新衣服,也是最后一套。

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午时,母亲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这一天,年仅四十七岁。她在紧急送往县医院的路上去世的,她死于类风湿性心脏病,她因为贫穷和劳累早早离开人世,她带着无尽的遗憾永远地埋在了黄土里。

在母亲出殡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清滢的月亮还没有落,即将升起的太阳漏了点点光芒,洒在一行人抬着的棺材上,慢慢走出了大门,孝子们身上穿着白色的孝衣,戴着孝帽,女人们擦拭着眼睛,声声呜咽,唢呐高亢悲壮,伴着阴阳先生起灵念诵声,将母亲从她生活了几十年的窑洞里抬出来,又送出了土墙围起来的院子,送往她将永生憩息的墓地。那天,送行的人出了院子,竟然看见母亲生前栽下的很多棵梨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六月时节,梨树再度开花,让当时在场的人不由停下去往墓地的脚步。白色的花一簇簇,好似成片的白色挽布,晨风吹来,飒飒作响,不时落下的梨花瓣,像是一滴滴泪,砸在树下的黄土里,砸在我的心里。好一会儿,不知道谁“咳”了一声,人们从震惊中恍过神来,唢呐继续吹响,经文继续念了起来,还夹杂着送葬的人群议论梨树开花的絮絮小语,他们顺着那条窄小的土路上蜿蜒着走了下去,跨过一条小河,又缓缓抬上了山。那一片黄色的新土,一个新挖的墓坑,将是母亲永远安息的地方。

梨花泪目,草木皆悲。

母亲永远离开了,世间再无一丝她的痕迹,就像是一束烟花,经历了空中艰难阻力向上冲,在饱经风霜之后,须臾之间消失地无影无踪。母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不易但却无愧坦荡。她生时,将她的生命完完全全地献给了她的丈夫、孩子和她的家,她的真诚善良感染了方圆几十里的远亲近邻,当长眠在那片黄土地里,她的生命才真正的属于她自己。每当午夜梦回,总能清晰地看到母亲跪坐在土院子里,手里拨拉着正在晾晒的东西。虽然她的一生是艰难困苦,但她的灵魂却是挺立的,就像一棵万古长青的松柏,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滋润着我及其儿女们。

(作者赵彦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654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2023-05-12

随机推荐

  • 为什么拼多多的玫琳凯很便宜,而且很多人又感觉是真的

    采用拼单购买。是厂家直销。在拼多多上玫琳凯便宜是因为拼多多采用的是拼单购买的形式,卖的是数量,价格就相对便宜。而拼多多里玫琳凯是厂家直销的,并没有中间商供货,所以拼多多的玫琳凯是真的。玫琳凯是全球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创办于1963年

    2023-12-14
    25600
  • 美肤宝花养素颜系列怎么样

    美肤宝花养素颜水质地滑润,上脸触感水润如丝,滋润保湿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肌肤角质,让肌肤恢复白净透亮,细腻弹滑的质感。美肤宝花养素颜精华液质地丝滑质地,上脸易涂抹易推开,不会搓泥,吸收快,可以有效改善肌肤循环,增强肌肤活力,明亮素颜美肌指日可待

    2023-12-14
    17500
  • 防掉发洗发水哪个好 掉头发用哪种洗发水好

    我们都知道,掉头发的原因有很多种,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掉头发,掉头发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防掉发洗发水一直深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那么防掉发洗发水哪个好?掉头发用哪种洗发水好?防掉发洗发水哪个好霸王BAWAMG 霸

    2023-12-14
    25000
  • 莉蒂娅化妆品怎么样

    “莉蒂娅”系列护肤品是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浓度、高纯度、无防腐剂、无添加剂的纯天然有机药用植物原液,并在高于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的状态下,使用世界先进设备研制出的护肤品,可通过皮肤渗透到各个层面吸收水分,促进皮肤微循环,具有延缓衰老、美白、祛

    2023-12-14
    24900
  • 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哪个好,珀莱雅粉底液遮瑕效果怎么样

    卡姿兰和珀莱雅地位差不多,它们生产的产品许多都“撞款”了,比如粉底液,两个品牌都有生产,那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哪个好?有些人买了粉底液后,发现遮瑕能力比较弱,脸部瑕疵问题比较多就不适合用,珀莱雅粉底液遮瑕效果怎么样?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其实

    2023-12-14
    24900
  • 法国天芮化妆品怎么样法国天芮适合什么年龄呢

    法国天芮化妆品怎么样SPA护肤一直是被认为是高端且价格昂贵的全面护肤理疗,而法国Terraké天芮却把它搬到了具体的产品中,给予了肌肤最深层最全面的SPA体验,而且将高大上的SPA体验变成家庭化简单化,但效果却一点也没打折扣。系列多样化目前

    2023-12-14
    16600
  • 珀莱雅的护肤品好吗

    不错。从价格到用后效果和感受上比,更倾向用后者,信价比比较高。日常基础护肤品,如化妆水、乳液、面霜等等。1、珀莱雅zd的护肤顺序是先从化妆水这类质地稀薄的护肤品开始轻拍脸上,调整肌肤的酸碱值,后续浓度高的护肤品就更好吸收。2、眼霜在精华之后

    2023-12-14
    24700
  • 郁美净鲜奶霜是什么

    提到郁美净,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郁美净是国内的一个比较知名的护肤品牌,它的产品不仅包括婴儿护肤品,还包括适合大人们使用的护肤品以及其他的一些护肤产品。郁美净鲜奶霜就是其中的一款比较知名的护肤产品之一。郁美净鲜奶霜内含鲜奶、保溼因子及丰

    2023-12-14
    14400
  • 化妆品能经常换牌子用吗

    如果你现在用的护肤品没有让你的肌肤感觉不适,就不需要经常更换。反而是不一定要坚持用某个品牌的功鼎哆刮馨钙鹅水珐惊一系列产品。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做些选择,比如化妆水可以选高丝的补水效果好的,乳液可以选资生堂的美白产品,眼霜可以用雅诗兰黛的等等

    2023-12-13
    14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