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爱》:治愈童年的创伤 重塑全新的自己

《中毒的爱》:治愈童年的创伤 重塑全新的自己,第1张

在这部振聋发聩的心理疗伤经典中,苏珊·福沃德博士指出现在很多的父母已经“中毒”:控制子女、言语虐待、身体虐待等,这些行为无意间深深伤害了子女,甚至很多人至今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苏珊结合自己多年家庭心理治疗经验,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分析了中毒的父母的种种症状,讲述危害,分析原因,指出对策。帮助受过或者仍然在承受中毒的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治愈童年的创伤,重塑全新的自己。

苏珊·福沃德博士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其著作《强迫的爱》和《抑郁的爱》为《纽约时报》第一畅销书,她还著有《对天真的背弃》《金钱魔鬼》《情感讹诈》等书。她是媒体访谈节目的宠儿,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成立了加州第一家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就人类行为问题撰写过文章。

回想起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为什么我们在家庭里却总是感到愤怒、难过、焦虑和悲伤?那么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那份“爱”,真的还能叫作“爱”吗?

不少人都发现自己在两难的境地中挣扎,弄不清是自己受了虐待还是“神经过敏”。 

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经得起变化所造成的一部分的焦躁情绪的,他们会容忍孩子身上展露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且承认“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但是对于中毒的父母来说,当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开始对中毒的父母这种长期的负面行为模式不满,父母对孩子童年时那种上传下达的交流方式不再有效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的反叛和个性当作对自己的攻击和权威的挑战,他们通过强化孩子的无助感和依赖性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

父母中毒越深,对孩子的影响和控制就越深,孩子就不得不先抛下自己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首先去讨好从小就在他们眼里宛如神明般的父母,并且无法把父母拉下“神坛”。

如果父母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打压孩子,未成年的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增加依赖性,相信自己是“没有长大的”或者“不孝顺”的。这样一来,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

诸如此类的否定的话会二次打烂我们的信心,挫败我们重构记忆的尝试,使我们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和认知。这样一来,我们感知事实的能力和信心又会遭到极大的挫败,重建自信心会更加困难。

孩子也有权成为“孩子”。他们有权利贪玩调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虽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确也有权利要求孩子逐渐培养孩子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来适应未来的独立生活,培养他们走向成熟,但这也决不应该以牺牲童年为代价。

一个需要自己去承担维系家庭的责任的孩子,其本身作为孩子的需求被忽略了,所以只能不断去否认自己的需求以应付孤独感和缺乏的感情。

当父母造成的伤害是由于不作为,孩子成年后与这种中毒家长的关系就很难被发现。无论他们是“没有恶意”还是“已经尽了心”,这种推卸责任的父母实际上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积极发展。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尤其有害,这是在逼迫孩子否认自己情感和感知能力的可靠性。如果一个孩子不得不经常在自己所想和所感觉的事情上撒谎,那么培养自信心会显得尤为艰难。

这种孤独感使一家人都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由于家庭规模相对都不会太大,家人之间共守秘密会催生一种极度扭曲的忠诚感,对于父母强烈而不分是非的忠诚会演化成孩子的天性,并为长大后的决策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这种不分是非的忠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束缚性,在孩子离开家后,也时常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亲子关系作为最初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导他们: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伤害自己,也会不断地撒谎和欺骗,所以这类瘾君子家庭的成年子女对接近外人具有恐惧感,那些本来应该存在于正常人际关系之中的毫无防范、彼此信任、开诚布公都早已被破坏得片甲不留。

父母把批评作为控制手段最容易加之于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到批评的理由,孩子成了父母遭遇挫折时的出气筒,替罪羊。

在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这些孩子也经常会感到焦虑不安、担惊受怕,并且永远不可能真正成熟。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许多人还是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操纵,无法脱离被父母引导和控制的需求。

中毒的父母没有办法应付和面对这种情绪,于是永远不割断父母对子女的那根风筝线——一定要牢牢掌控住孩子才足以安心。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的决心或者意愿,他们便觉得被出卖和遗弃了。

起初我们都在满足父母的小小愿望,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在离他们近的城市工作,认识他们喜欢的人……以为总有机会等到属于自己选择的时刻,然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取悦父母越来越难,这就像一场赛跑,父母是设置终点线的那个人,并且一直不断移动,不断往前推,我们没有办法到达终点。

在一些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面前,孩子的生活仿佛和自己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并成了自己生活的延伸。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想要摆脱这令人窒息的控制,便会耗掉过多的成本——即做一切和父母的意愿不同的事情,包括拒绝自己原本渴望的东西。

这看起来你似乎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反叛的过高愿望压倒了你的自由意志,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反叛,也难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

在这里我们要分开看父母已经造成的伤害和他们的去世这两件事,伤害已经造成,并不随着死亡而结束,如同父母的控制也不随着他们的去世而结束一样。

这种直接而恶毒的辱骂漠视了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不断攻击,影响了他们正在培育中的自我形象。

玩笑话我们也会说,但是出自父母之口,对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它的频繁程度、残酷性都使得这个玩笑具有虐待性。

一个孩子如果连在父母面前说话都感到无法安心而被处处指责不懂幽默、无能,那么成年后的他/她将如何应付形形色色的人的语言呢?

这样追求完美的家长在事业上不一定是个失败者,也有可能是个成功者,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压力的场所,而是把自己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作为出气筒。由于自身的成功抑或失败,他们便喜欢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第二人生”,如果孩子能够十全十美,那么家庭也会十全十美,自己也会更加完美。他们把追求生活安定的重担放在孩子身上,这样便可以回避他们作为父母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

喜欢打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缺少控制冲动的能力,每当他们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年幼而容易犯错的孩子变成了他们发泄的出口,这种打孩子行为几乎就是对压力一触即发的反应。

从身体上喜欢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也是来自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在成年并组建家庭后,大多都是在重现自己小时候的场景。

许多人本身小时候就从未被父母爱过,后来又成为他人的父母,所以他们有巨大的情感缺陷和未被满足的渴望。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依然是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代理父母,因为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满足过他们巨大的情感需求空缺。

他们打孩子,然后又祈求孩子的谅解,甚至希望得到孩子的宽恕。父母对于孩子,既无法传达出自己的迷惘和痛苦,还想从孩子那里得到慰藉,这种角色倒置使得孩子更加无法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是一个脆弱而易受攻击的对象,他们不仅不会还手,还会因为受到恫吓而安静下来。可是父母真正的愤怒根源根本不在此,如果不去解决,下一次发泄仍然会落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这些怯懦的父母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在每一次短暂的发泄中得到安慰,把痛苦整个扔给孩子。

大多数的性骚扰事件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如果你觉得亲生父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中作为帮凶的一方,可能是由于胆小怕事,也有可能是出于对配偶的依附性,或者想“维持”家庭现状,往往会姑息施暴者,或者干脆因旁观受惊表现出消极无能,这样似乎就能抹杀掉自己在虐待中起到的默不作声的帮凶角色。

这种不称职的家长一心想要保住自己家庭的虚假完整,因此就要否定一切破坏家庭安定的事实,尤其是这种无法说出去的丑闻。

受虐待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常常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时断时续的恐怖时光和柔情时光并存。这是因为父母在虐待孩子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出爱的承诺,孩子的天地还很狭小,父母仍然是孩子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每一个童年受到性侵害的孩子都免不了地感到肮脏、受伤和怪异,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成年以后的性欲,因为性行为和童年的性侵害太过于相似;他们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伴侣的性关系,因为童年时那种不健康和扭曲的亲密关系从未给出他们明确的指导和正确的指向。

小时候,我们的家庭体系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家庭里的气氛直接影响了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的辨别能力也不足够,对父母又给予了过高的信任,于是我们很多观念都直接套用于我们的父母的世界观。

但是也请别忘记,我们的父母也是从自己父母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中毒的家庭体系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连串的汽车相撞,造成的损害如果不能自我消除掉一部分,就会积累并传递给下一代,你的整个家庭上上下下几代甚至十几代积累下来的情感、规则、原则及信念都蕴含于此。

“心理分离”是指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心理。

健康的家庭和中毒的家庭体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分离有多大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即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个性方面有多大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鼓励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鼓励孩子树立起责任心,也鼓励孩子表达。

这种过高的责任感会使得我们所做的每项决定都要围绕着家庭而非自己的利益或偏好进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行为都不再属于自己,而完全成为家庭的附庸。

而在不健康的家庭里,中毒的父母对于每一次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挫折都诚惶诚恐,他们想办法发泄着自己的恐惧和失落,丝毫不忌讳家中有年幼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手法相当拙劣,但是对此他们已经轻车熟路,有着不少的小诡计。

否认是中毒父母的首选和最为娴熟的应对家中情况的方法,他们否认目前的糟糕情况,而且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轻描淡写。

在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的家庭里,中毒父母会忘记孩子本身的角色,而试图将孩子当作武器或者结成同盟来对抗另一方,让孩子变成畸形的同盟关系中的一方。

它们存在于父母的做事方式中,流转在父母之间相互对待的行为里。或者在父母会在对待我们的态度中暗示我们这些规矩。

这些从未真正说出口的规矩和观念的渗透才是最可怕的,如杀人于无形,一点点地切割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为了心里更为坦然一些,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去原谅我们的父母,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点危险的。

原谅有两层含义:放弃复仇的欲望;赦免负罪方的责任。

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报复,我们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但是这只会为以后的矛盾继续埋下种子,我们是无法安心生活的,必须要时时刻刻警惕报复的阴影带给我们的后患,这无疑会消耗掉我们过多的精力和情感。

无条件地赦免一个人的罪行,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其实是很难做到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

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从高空落下的物体,本来是应该像皮球一样重重地弹起,这个时候却一股脑地砸到了地上,我们大地本身就需要承载全部的压力和痛苦。 

在这种中毒的亲子关系中,如果你不再去把自己的悲伤、愤怒宣泄给伤害你的人,那就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来承受,这只会让我们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们对于别人的不幸充满正义,对自己的不幸却忍痛吞咽下苦果,那么何必要对自己过于严苛呢?

我们有权利为自己遭遇的痛苦和不幸而生气,也有权利因为没有得到过自己渴望的父母的爱这一事实而感到悲伤,有权不再对自己遭遇的伤害轻描淡写,我们不需要这种「原谅」,不需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承认这一事实很难,也很痛苦,但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伤痕累累的童年。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原谅」,而是为了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宁静和康复。

如果你一生中的重大决定都是依据父母会如何想的,那么到最后你也会失去自己最后的自由之地。

既然我们在一个家庭里彼此联结,那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和情绪变动就变得很自然也很正常,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需要为这些情绪负责。

错误的观念,也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的情绪。在我们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因为触发了内心深处的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情绪,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这点。

一旦我们厘清了是否是观念以及什么样的观念在影响我们,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究竟来源于哪里,这时候做决定就会清晰得多。

对抗型就不那么容易分辨了,对抗型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和控制,但是由于情绪的激烈程度,对于父母的反应的重复性和期待性,以及行为还是主要针对父母而非出于自己的本愿都表明,对抗型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纠缠关系仍然无法被斩断。

情感上的独立是你真正理解并且接受自己的情绪,忠于自己,成为自己,这样自己不仅独立了,也和家庭有了健康的联结,并且使父母也成为了他们自己。

当你抛开了父母或其他人想强加给你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可以不受约束地选择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时,那你就算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开始「自我界定」。

表明立场即表明自己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不可以商量,这样一来,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明白哪些事情对我们才是重要的。

不要小看这一次回溯,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过去太多虚假的事实被内化在了心里,控制了我们的现在,除非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责任进行评估,否则我们将背着耻辱和自怨自艾的包袱继续生活。

我的父母没有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使我的童年承担过多责任而充满痛苦。

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虐待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烦恼、病痛和考虑,但是这是一种假仁假义的暴力,同样也属于情感的冷暴力,作为父母他们不够关心我们,不够体贴我们,无论是有心无力还是根本不关心,这都是标准的不称职。

别对惹你生气的人进行口头攻击和人身攻击,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还会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在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作为后,我们先是愤怒,继而悲伤,再后来是无力和绝望,最后是遗忘和平淡,这如同失恋或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结束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周期。

每次我们不得不「坚强」面对生活,或者去关心其他人,或者假装忘记发生过的坏事,就好像从根部把我们铲掉一点,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最后的一铲子会让我们倒下,让我们的情绪崩溃。

开始会很困难,中间我们也会因为做不到完美而想到放弃。回到旧有的习惯也许看上去会很轻松,但是你内心弱小的孩子是没办法一直等你的,要知道他/她还在等你的解救,你要去解救他/她,相信你自己是有力量的。

这些毒素如果你不主动把它给清除掉的话,就会传给下一代甚至身边的人。

要去这样挑战父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我们好像已经忍让了太久而忘了还要挣扎和自救,我们不敢正视父母,害怕承认很多东西从前未曾从父母身上得到、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的事实。

首先,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父母可能产生的一切反驳、否认、责难和愤怒等各种情绪。

其次,我们自己是无法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的,所以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很有帮助。

再者,你需要好好演练一番,像我们都看过或参加过的辩论赛一样,我们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对方可能的反应都列出来,反复练习。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在认清童年的不幸责任不在于自己后,才能展开行动。

无论父母的反应是沉默的、激烈的甚至最终无法继续下去对峙的,要知道尽力对父母直言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在不伤害到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下,尽力把这次心里话说完,同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中止或结束这次谈话。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咨询你父母的医生,和医生讨论一下情感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父母本身的情况来判定,保证我们的父母不会有健康上的太大问题。

无论如何,要体验到对峙产生的长远益处需要花些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最终你能发现对峙给你带来的不是兴奋也不是失落,而是逐步提高的自信和不断积累的心理能量。

 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你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而这种伴随你的恐惧让你在父母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太久了,说出来就是消灭它的第一步,你已经非常棒了。

爱并不是和折磨还有痛苦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被这样给予了「爱」,只不过我们是这样被教的,「爱」真正的意义是尊重、关爱和接纳。

父母的道歉,以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也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讯息,即犯错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能够承担责任。通过道歉,你和孩子都塑造起了关爱他人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要成为父母,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试测试的,其实这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们也成了父母,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哪个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一方已经在开始向孩子输出毒素,那我们作为另一方,绝对不可以再沉默下去。

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更加强势一点,因为伴随暴力而来的伤害非常具有破坏性。

理智上,我们知道童年都没有得到的爱与关怀现在更难以得到,但是要想真正地放手,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你也可以继续等父母批准你成人,但是这种权利实际上在你的手中,等你放弃斗争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去担心和实践,根本没有时间再花费在与父母的纠葛上。

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需要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方各面中踉跄而行,感受焦虑,经历恐惧,偶尔内疚,偶尔迷茫。

这周阅读的书籍,让我有点压抑:书中讲的许多例子,那凄惨的童年遭遇,实在让人揪心;就连此书作者的人生经历,也让人唏嘘不已。

是什么样的书,引起了我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那就是《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此书的作者贝弗莉·恩格尔,是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著名家庭与婚姻治疗师、知名创伤治愈专家。她著有《道歉的力量》《尊重你的愤怒》等20多本关于情感创伤的图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这本书,便是作者关于情感创伤系列书籍中的一本,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羞耻感所折磨,如何直面自己的羞耻感,并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

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本人在童年时,不但长期受到母亲的漠视,身心饱受折磨,并且还在童年时期受到了虐待。

在很长的时间里,作者都被因童年遭遇带来的内心羞耻感所折磨,以至于性格完全扭曲。在她终于能从童年阴影中慢慢走出来后,她明确了自己的使命——要探寻一条路,帮助自己和所有曾经遭受过童年虐待的人,走出童年羞耻感的阴影。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书中告诉我们,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折磨,本书将带你踏上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它将教会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等观念蒙蔽的眼睛。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羞耻感与慈悲心、悲悯自愈项目、自我悲悯的五个练习。

1.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人在被虐待时会产生羞耻感,这是一种自然反应 。

书中把童年受虐分为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情感受辱,包括语言虐待。例如孩子不断地被批评、辱骂、贬低、轻视、侮辱、排斥和嘲讽,或者承受不合理的期望。

我们班上的小欣一直对妈妈的态度很疏离,因为妈妈整天对她说:"你是姐姐,怎么天天跟弟弟妹妹吵架呢?一点也不懂事,当初就不应该生下你。”

正因为妈妈的一句“当初就不应该生下你”,让小欣内心充满了羞耻感。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我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另一种是身体受辱,即身体遭受到暴力伤害,如殴打,性侵等。

作者贝弗莉·恩格尔,既遭遇情感的虐待,也遭受了身体的虐待,可谓祸不单行。她小时候,母亲经常对她冷言冷语,十多岁的时候,还遭受性侵。因为从小遭受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虐待,作者曾经自暴自弃,差点毁了自己的一生。

由童年受虐引起的羞耻感具有5个层面:

(1)由虐待本身以及感到自己无助无为带来的羞耻感。

(2)孩子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而产生的羞耻感。

(3)施虐者投射带来的羞耻感。

(4)受虐经历被曝光后带来的羞耻感。

(5)为摆脱羞耻感而酗酒、自残、虐待他人或采取其他破坏性手段造成的羞耻感。

遭受到童年虐待的人在成年后,会有很多负面的反应,例如:自我评价极低;陷入自我责怪的状态中;沮丧、消极、攻击他人;沉迷购物;变成工作狂;酗酒、吸毒等。

只有认清自己的行为和羞耻感之间的关联,才有可能走出童年虐待的阴影。

2.羞耻感为何如此折磨人?

受害者因为遭到虐待而感到丢脸,但是孩子根本无力阻止虐待的发生,他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特别是当自己被虐待的事件在公众面前曝光时,会有体无完肤的暴露感产生。

尤其是遭到性侵的孩子,会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内心支离破碎,感觉自己肮脏堕落,想找人倾诉却又难于启齿。自责,愤怒,恐惧,疼痛,悲伤等心情,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被侵犯的孩子。

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市的老师参加了市公安局、人民法院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的学法普法、增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课。在课堂上,法院的一位法官为我们讲述了近两年以来,我市青少年学生遭受欺凌、性侵等的案例。案例中受害孩子的遭遇,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这些受害的孩子,有的不愿意见人,有的被迫转学,有的搬到其他地方去了,有的再也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了。强烈的羞耻感,让这些孩子连抬头见人都不敢了。

3.受虐者面对羞耻感的反映方式。

受虐者为了抵御羞耻感来袭,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被动地将羞耻感内化。变得自我封闭,自我责怪,以此来逃避和孤立自己;或者变得会伪装取悦他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有人会变得追求完美,希望不再犯错,以摆脱羞耻感。

小冯跟老公是大学的同学,毕业后来到老公的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老公则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

婚后,小冯生了个女儿,受到重男轻女的婆家人的冷落,连老公也时常对她进行虐待。她的两个大腿上,经常有被老公掐过的瘀青。

我们劝小冯离婚算了,但小冯却宁愿默默忍受,也不敢提出离婚请求。她这是把虐待带来的羞耻感默默地内化掉了。

另一种则是变得具有攻击性。他们会表现得很愤怒,用逞凶斗恶的方式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或者会鄙视他人,渴望权力和掌控感,更有甚者会转移羞耻感,竟然以自己遭受过的同样的方式去虐待别人,以图减轻自己的羞耻感。

书中的约翰,3岁便被祖父虐待,他从此备受家人冷漠。约翰为了逃避受虐带来的羞耻感,竟然也性侵邻居家的孩子。

4..慈悲心可以治愈羞耻感。

因为慈悲心可以让受害者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被人倾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被折磨和伤害过,带给受害者精神上的温暖和慰藉。

作者就通过慈悲心,为不少长期受到虐待的求助者,打开心结,治愈了他们的羞耻感。

悲悯可分为自我悲悯和他人悲悯两种,但无论是自我悲悯还是接受他人悲悯,都有可能会遇到障碍。

1.自我悲悯的障碍

很多受害者认为,自我悲悯就是自我放纵,担心自己会变得软弱,懒惰或自私。有的受害者在内化伤痛后,会将一切责任归咎自己,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有的受害者,甚至不了解自己在承受着痛苦的折磨,对自己的受虐和羞耻感毫无知觉。

上面提到的小冯,就是将被老公虐待的一切责任归咎自己,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2.接受他人悲悯的障碍

对于接受他人的悲悯,很多受害者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他人关爱,不允许自己犯错,他们还会觉得,接受他人悲悯,会让自己显得很脆弱。

3.正念疗法

作者提出了用“正念疗法”来打破以上两种内心的障碍,即不去关注过去和未来,只关注当下,接受情绪上的痛苦而不是忽视它或者试图摆脱它。

正念疗法,跟我们平时练习的冥想,其实是异曲同工。

4.正念疗法与自我悲悯相结合

克里斯托弗·肯·吉莫在《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一书中提到:“ 正念让你感受痛苦,而自我悲悯让你在痛苦中珍爱自己。”

可见,正念疗法与自我悲悯相结合,取得的效果会更佳。

自我悲悯的练习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理解,自我宽恕,自我接纳,自我关爱和自我鼓励。

这五个练习是逐渐递进的,遭受过童年虐待的孩子,通常会不自觉地抗拒痛苦,只有理解了自己遭受的痛苦,对自我行为产生理解,接下来才容易开始进行对自我宽恕、自我接纳和自我关爱的练习。

作者利用这本书的方法,教会很多童年受虐者,通过自我悲悯能力的提升,对他人的悲悯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不再苛责自己,不再为自己设置不合理的期望值;不再挑剔他人,不再忽视自己的痛苦遭遇;他们学会了安抚自己,关心他人;分担痛苦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这是一本治愈心灵创伤的书,为什么引起我的共情呢?

我自己没有遇到多大的心理创伤,可是书中举例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严重的伤害,以至于成年以后也走不出童年的阴影。他们的遭遇,实在让人揪心。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每一个班都有三两个孩子遭受诸如离婚、被打骂、被嘲讽等心灵创伤。如果我们不理解学生真实的心路历程,不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方法,又怎能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呢?

这本书,对我还是挺有用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把书中一些合适的方法,都运用起来。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曾经遭受过童年创伤的人,在成年后会受到各种心理或者性格上的问题困扰,出现吸毒、酗酒、暴力、自残等各种极端行为,从而危害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

很多人发现自己心理上出现了这些问题,但是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感到非常痛苦。本书的作者贝弗莉·恩格尔作为童年创伤的受害者,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在创伤领域30多年的从业经验指出,童年创伤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羞耻感”,这也是我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那么,什么是羞耻感呢?我们又该如何摆脱羞耻感?《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将会告诉我们答案。作者贝 弗莉·恩格尔 通过五个方法教会我们摆脱羞耻感,治愈童年创伤。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考试没考好,惹得爸妈生气骂你,于是你心里也一直自责“都怪我学习不好,让爸妈操心了”。这种受到伤害时就归咎于自己并且因此感到丢脸的心理,我们称之为“羞耻感”。

那么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指出,羞耻感是人在遭受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一个人的羞耻感,大多是在童年时期遭受虐待形成的。

在童年时期,很多时候我们都无力反抗别人带给我们的伤害,于是在遭受虐待后,反而会把被虐待的原因归罪于自己。比如,“如果我听话一点,妈妈就不会那么生气了”或者“爸爸打我是因为我是个差生”等等。

一旦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了习惯,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深深影响我们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

很多人觉得小孩子小时候受到点名批评、被打骂是很正常的事,但却不知道这些行为会使孩子被羞耻感所束缚,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那么,羞耻感会带给孩子哪些心理危害呢?

第一:导致孩子出现自我厌恶或自我憎恨心理。

一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一味地开始辱骂、指责和贬低。这种行为不仅不能纠正他们,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羞耻感,让他们开始讨厌自己,认为自己是可恶的、不值得被爱的,进而出现憎恨自己的心理,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美好的事物。

这种自我厌恶或自我憎恨的心理会使孩子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甚至可能走向堕落的深渊,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第二:使他们忽视自我,变得消极沮丧。

受到羞耻感约束的人会长期陷入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中,从而变得消极,甚至对自己感到失望。他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忧自己的表现不好,但是又难以接受别人的赞赏,认为自己并不值得夸赞或者被肯定。这使得他们越来越失去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只能一直困在羞耻感的阴影里感受痛苦。

第三: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

内心充满羞耻感的人通常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他们会用“我都是对的”这种意识来确保自己不再受伤害。这种意识一方面会使他们疏远甚至仇视他人,把他人的批评都挡在门外;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他们把羞耻感投射到他人身上,做出一些极端行为,从“受虐者”变成“施暴者”。

第一: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是治愈创伤阴影的前提,我们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治愈自己。当我们出现自我批判的心理和行为时,可以先停下来想一想:“我为什么这么做?这和我童年受到伤害的经历有哪些关系?”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理解自己的错误行为和出错的原因时,我们就会停止无意义的自我批判了,这时也就迈出了摆脱羞耻感的第一步了。

第二:自我宽恕。

在完成了自我理解这一步后,我们会意识到原来问题不在于我们本身,所以我们不需要总是责备自己。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宽恕自己、原谅自己。

因为遭受过伤害,我们可能会讨厌自己的身体,甚至出现自残行为,而自我宽恕就要求我们要原谅自己曾经被虐待,并提醒自己:“那时候我只是一个无力的孩子,被虐待不是我的错”。自我宽恕能够让人摆脱羞耻感带来的痛苦,开始治愈自己的心灵。

第三:自我接纳。

被羞耻感包围的人总是觉得“我不好”、“我不值得被爱”,他们对自己抱有不合理的期待,也总是把爱自己的人推开。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宽容自己的过错,那我们便会永远生活在被排斥的担忧和恐惧中,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学会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就是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抛开自我批判的声音,对自己说:“我承认自己不完美,我接受这样的自己。”只有我们全盘接纳了自己的好与不好,才能调整期待,对自己设置合理预期,正视自我。

第四:自我关爱。

自我关爱是摆脱羞耻感、治愈自我的核心。曾经遭受过虐待的人,心里都会产生“我不值得被爱”这种想法。但是,我们只有先自己爱自己,才能驱散羞耻感,才能敞开心扉享受爱与美好。

所以,我们需要学着关爱自己。在生活中,关注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这些感受,然后去安抚或者鼓励自己。我们也要学会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要过度自我批判、压抑自己,而是爱自己,多做一些让自己内心快乐平和的事情。

第五:自我鼓励。

当我们学会了接纳自己、关爱自己后,我们还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自我鼓励是我们治愈自己的最关键的一步。

要知道,摆脱羞耻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反复陷入之前的自我批判情绪中。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通过自我鼓励来提醒自己,防止自己重复之前的错误。

自我鼓励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关注自己的优点,关注自己取得的进步。羞耻感的对立面就是自豪感,所以我们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给自己增加这种自豪感,用积极的暗示代替消极的批判,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摆脱羞耻感的阴影。

好了,讲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与其追求外界的认可,不如从内心珍视自己。只有学会坦然接纳自己、真诚的关爱自己,才能活出精彩美丽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652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2023-05-12

随机推荐

  • 保湿爽肤水哪种好用吗

    悦诗风吟旗下的绿茶平衡爽肤水,在这款爽肤水当中,萃取了绿茶精华成分,能够对于调理肌肤让皮肤的清爽控油能力取得更好的改进,做出了改变。这款爽肤水虽说在状态上看起来非常的浓稠的,但是就保湿效果来看绝对到位,并且涂抹在脸上不会出现油腻的功效,让很

    2023-12-14
    48500
  • 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功效-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使用方法

    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贵妇级面霜,那么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功效有哪些?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使用方法是什么?下面我将为你带来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使你拥有愉悦的购物体验,继续关注此站点,并有许

    2023-12-14
    49700
  • 雅诗兰黛的精华怎么样值不值得买

    雅诗兰黛的精华可加强肌肤自然修护能力,是值得购买的。雅诗兰黛精华可持续修复肌肤日积月累因紫外线、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各项问题,持续使用会预防衰老,预防细纹和皱纹。雅诗兰黛精华首创细胞DNA修护概念,与肌肤自身修护机制和生理代谢周期

    2023-12-14
    34600
  • 悦诗风吟怎么样,大家觉得呢

    悦诗风吟非常好用,它家的东东成分比较天然,价位不高,如果诉求只是补水保湿之类的就不错。比较适合25以下的吧,我最近在用的绿茶籽精华,反正我觉得特别好,完全不刺激也没有负担。还有化妆品类,我用的悦家的这款睫毛膏是黑色的防水的 它家还有普通款的

    2023-12-14
    34900
  • 古代人的化妆品有哪些

    1、螺子黛螺子黛亦省作“螺黛”。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制作精致。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像回回青需要研磨,因此螺子黛受到当时女性的喜爱,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2、

    2023-12-14
    29200
  • 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 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方法

    现在很多女生都很注重皮肤的护理,而现在市面上护肤品的品牌也是越来越多,我们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要选择好的且适合自己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就要先了解一下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方法?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一、珀莱雅水动力

    2023-12-14
    23800
  • 十大抗皱护肤品排行榜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想抚平岁月的痕迹,那么看这个就没错了。Olay紧致小白瓶是抗皱界的一把好手,常年活跃于各大美妆论坛和美容帖子中。它的主要成分是B3(烟酰胺)、胜肽组合、米肌醇等,这些都是能够有效抗皱的得力干将。主要是通过促进肌肤胶原蛋白产

    2023-12-14
    22500
  • 千禧日化怎么样

    千禧日化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等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化妆品公司,它的产品都以优质的原料和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高度赞赏。千禧日化产品价格实惠,性价比很高,值得消费者选购。1、经营范围不同:日化店:日化店经营产品包括化妆品

    2023-12-14
    32300
  • 化妆品旅行套装怎么采购

    1、确定采购目的:确定自己的需求,例如是为了自用还是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等。2、查看商品细节:在选购时,需要仔细查看商品的细节,如成分、规格、保质期等信息,并注意是否有任何损坏或问题。3、查看商品细节:在选购时,需要仔细查看商品的细节,如成分、

    2023-12-13
    20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