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被称为除夕,除夕的来历其实跟一只叫做夕的怪兽有关系。
传说中有一只怪兽,头上的触角非常的长,而且非常的凶猛,经常会在民间吞食动物并且伤害老百姓的性命。所以如果遇到夕出没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跑到深山中躲避。有一年除夕的时候,当时村民们为了躲难就全部跑到山上去了,而且把家门全部都锁起来了,家畜也全部关起来了。
这个时候有一个外村来的孩子很好奇就拉着一个老婆婆询问,老婆婆就告诉他关于夕的事情。这个小孩子就笑着跟老婆婆说,他的名字叫做年,只要让他在家里呆一晚上,夕就会被赶走的。本来老奶奶是不相信的,但是这个小孩子气质非凡,而且非常自信坚定,于是老婆婆就把他留在家里,自己去山上躲避去了。
结果晚上夕进入村子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同,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而且贴满了红色的纸片,并且在门口还放起了炮竹,劈里啪啦的。夕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惊呆了,因为夕特别害怕声响和红色和火焰。就在这个时候年打开老婆婆家的门,身穿红袍,彻底吓走了夕。
第二天村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安然无恙,夕就像没有出现过一样。这个时候老婆婆才想起来那个小孩子。然后发现家里的装饰,灯火通明以及门口还没有放完的炮竹,瞬间就想通了。所以每年除夕的时候村民们都开始仿照这样的做法,热热闹闹的过除夕。
这就是除夕的来历,虽然有传说的部分,但是也反应了人们对于除夕这一天的重视。
除夕,是阴历历法中一年里最后一天,所以除夕又有大年三十的称呼。
除夕的意思,指的是旧的一年,将随着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夜幕逝去翻开新的篇章,开始新的一年。
所以,除夕有两层含义: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即将到来。
1、除夕节的来历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对应的故事,除夕也不例外。
传言,古时候有一只怪兽,它的名字叫做“夕”。
夕可能大家很陌生,它的别称“年”,大家就很熟悉了。
夕这个怪兽很有意思,它不是随时都出现,而是每到除夕、春节的时候,才会跑出来袭击人类的村落,寻找食物。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夕束手无策,只能算准日子,在夕要跑出来找食物的时候,举村逃往深山避难。
夕见这附近都讨不到吃食,便换了一处没去过的村落。
结果,这个村落的村民并不认识这种怪兽,更没有防备,很多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年兽弄伤了。
事后,村民们发现,只有一位家门前带着红布的家庭,才没有受到伤害。
为了庆祝大家找到了祛除夕的方法,于是,村民们便把这一天命名为“除夕”。
2、除夕节的习俗
古往今来,过节的方式不断在变化,但其寓意一直很朴素:趋吉避凶、祈求幸福。
由此,我们把庆祝除夕的习俗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趋吉,一类是避凶。
首先是趋吉:
一、贴年画;
二、贴福字;
三、剪窗花;
四、祭祖;
五、吃年夜饭;
六、全家大扫除。
其次是避凶:
七、放爆竹;
八、贴门神;
九、装门神。
唐宋时期,每到除夕夜的时候,皇城内就会忙碌起来: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鍜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馀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东京梦华录》
到了晚上的时候,皇城内就会燃放起爆竹,爆竹的亮光照耀了黑夜,其声响,城外都可以听到。
士大夫的家里,往往会升起炉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瓜子,通宵聊天,这叫做“守岁”。
待到天明,除夕的热闹尚未彻底淡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一家子顾不上休息,立马就要准备迎接新的大日子——新年。
这就是除夕,对旧的一年画上句号的同时,又为新的一年给出了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