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球菌,无鞭毛和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直径0.4~1.2微米,常呈葡萄串状排列,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有些呈双球状或短链状排列。葡萄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含10%~1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不透明的、边缘整齐的、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能产生脂溶性色素,使菌落呈
金黄色或土黄色。在血液琼脂上,有的菌株形成β型溶血。一般认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有的白细胞可因此而发生变性崩溃,形成细胞碎片或变性的物质。淋巴结内的血管也扩张充血,生发中心增生,窦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
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如为链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较稀薄的草绿色液体,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 若病史比较典型,腹部压痛范围比较广泛,无腹肌紧张,可先行非手术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加重又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并将阑尾切除。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也称“金葡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代表,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该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pH为7.4,耐高盐,可在盐浓度接近10%的环境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肠胃、痈、化脓疮口中,空气、污水等环境中也无处不在。
扩展资料
限量标准:
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3年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在国标中制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标准:
规定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熟制粮食制品等 8大类食品中,同批次采集 5 份样品,每份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均不得超出 100 CFU/g,仅允许其中1份样品在 100~1000 CFU/g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