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通常由二至三枚白粉质鳞片组成,较少由多枚鳞片及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前者鳞茎近卵形或球形,后者常多少呈莲座状。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
其花较大或略小,通常钟形,俯垂,辐射对称,少有稍两侧对称,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具叶状苞片。
扩展资料:
贝母的分类:
1、平贝母
平贝母主产于我国东北。。本种在东北广泛栽培,有一定产量。植株较高大,叶多轮生或对生;花柱具乳突等是平贝母的主要鉴别特征。
2、川贝母
川贝母是中药贝母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代表性种类有川贝母、甘肃贝母和暗紫贝母。
3、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比较广泛的一种贝母。产量很大。湖北贝母以叶较宽,通常3–7枚轮生,苞片先端卷曲。
1.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2.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3.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三种贝母的区别是:
1.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2.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3.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4.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土贝母长于散结消肿。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贝母有6种,分别是浙贝母、湖北贝母、皖贝母、川贝母、伊贝母以及平贝母,其中浙贝母的产量较大,居商品贝母首位,它主要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而湖北贝母的叶片较宽,多生长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区。
贝母有多少种1、6种
贝母有6个品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浙贝母,浙贝母是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为半球形,直径约为6厘米,且浙贝母会在每年的3-4月份时开花,其花朵为淡黄色,主要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树林间。
2、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度可达50厘米,且湖北贝母的鳞茎上具有2枚鳞片,其叶片为矩圆状披针形,会在每年的4月份开花,并且湖北贝母的花朵为紫色,其花瓣上具有黄色的方形斑点。
3、皖贝母
皖贝母的株形较矮,其高度为10-40厘米,且皖贝母的叶片较为宽阔,其鳞茎为卵球形,直径约为2厘米,并且皖贝母会在每年的3-4月份时开花,其果期在每年的5月份,而且皖贝母多生长在海拔300-1500米的地区。
4、川贝母
川贝母的高度可达50厘米,其叶片呈现长条形或者披针形,会在每年的5-7月份时开花,且川贝母的花朵为紫色或者黄绿色,其果期在每年的8-10月份,而且川贝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云南、青海以及四川等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