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隔离采用黄色标识,主要针对于甲类或传染性强的乙类传染病。
呼吸道隔离采用蓝色标识,主要用于各种呼吸道飞沫传染病。
消化道隔离采用棕色标识,主要用于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传染病。
接触隔离采用橙色标识,主要用于经皮肤伤口传播疾病的隔离。
接触隔离标识的颜色是橙色。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而本科教材上严密隔离(黄)、呼吸道隔离(蓝)、消化道隔离(棕)、接触隔离(橙)、血液/体液隔离(红)。严密隔离标识是黄色的,接触隔离标识是橙色,呼吸道隔离标识是蓝色,结核菌隔离标识是灰色,肠道隔离标识是棕色,引流分泌物隔离标识是绿色,血液体液隔离标识是红色。隔离标识分类: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将隔离标识分为下列几种颜色。空气传播疾病为黄色,飞沫传播为粉色,通过血液传播为红色,引流液传播为绿色。根据隔离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严重隔离为黄色,接触性隔离为橙色。进行探视患者时要注意隔离标识,做好防护措施,穿好隔离衣,带好帽子口罩,探视完毕后,要进行双手严格消毒,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乙类甲管”的意思是对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级管理措施。截至2023年1月17日,在我国“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等。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目前,我国共有报告传染病三类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报告时限。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2、隔离措施。“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区域管理。对已经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4、交通卫生检疫。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