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传染病有很多在病程中会出现皮疹,按照皮疹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斑丘疹(斑疹、丘疹、玫瑰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又称风团)。
按照传染病发热出疹的一般规律,谐音记忆为:“水仙花,莫悲伤”,即:发热第1日出疹的是水痘,第2日猩红热,第3日天花,第4日麻疹,第5天斑疹伤寒,第6日伤寒。
按照出疹的起始部位及分布:麻疹始自耳后、发缘,继而面部,再躯干四肢;猩红热从颈部上胸部开始,蔓延至全身;水痘由躯干开始可以波及到发际、口腔黏膜;手足口病手、足、臀部,口腔黏膜;风疹、幼儿急疹主要分布在躯干。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用直观的图片来简单认识一下几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
1.水痘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接触,5-9岁儿童多见,病后免疫力持久,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
症状:低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即:“四世同堂”)。
主要并发症:肺炎、水痘脑炎。
治疗:隔离(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休息,对症治疗(如炉甘石外用);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
水痘形态
2.猩红热
病原体: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5-15岁儿童多见。
症状: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疹(疹后脱屑或脱皮),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
并发症:病程2-3周并发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全心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隔离一般不少于病后1周;休息、对症治疗;病原学治疗首选青霉素G。
3.麻疹
病原体:麻疹病毒。
传播途径:飞沫气溶胶、密切接触,儿童发病多,病后免疫力持久
症状:发热,眼部症状(畏光、流泪、结合膜充血),呼吸道症状,皮疹(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麻疹粘膜斑(Koplik’s斑),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
并发症:肺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
治疗: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日;卧床休息、空气流通;对症治疗(退热、止咳、免疫支持等),防治并发症;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该病。
4.手足口病
病原体: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61型和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接触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症状:口痛、厌食、低热,口腔疱疹,手、足、臀、膝部出现斑丘疹至疱疹。
并发症:脑炎、肺水肿、心肌炎。
治疗:隔离、休息;对症治疗(口腔护理、皮疹);抗病毒治疗,清热解毒治疗,补充维生素B、C。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按照我国传染病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因此传染病一经诊断,需及时传报、隔离,家长们在保护自己孩子的同时,切记要做好隔离措施,共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播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